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书法家共返回7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敬佩书法家王轶猛先生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52期  作者:宋楷清  出版时间:1979-07-10
    关键字: 王轶猛 书法家

    永久的纪念。本年五月二十五月中国时报第七版所载:「书法家王轶猛应中国电视公司之请,为三台联播之『大时代的故事』中所书唐代崔颢黄鹤楼诗一首:『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鄕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藉以石破天惊武昌首义的历史地理作一槪括的介绍,此剧已定六月二十五日下午九时播出」,轶猛兄选择崔颢这首诗的意义,即知其有怀鄕之感,我见到这首诗,对思鄕之念更为殷切,我在敬佩轶猛兄待人诚笃

  • 文章勁挺渾厚勢如虹論胡豈凡敎授書法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80期  作者:黃麗元 出版时间:1986-07-10
    关键字: 胡岂凡 书法家 书法

    籍隸湖北的胡豈凡敎授,號濟塵,出生兩歲而孤。由他的母親高太夫人,守節撫育,並嚴加督敎,從不因係遺孤,而稍假詞色。對他童稚玩劣行爲,立卽從嚴糾正,甚至予以鞭笞,也絕不寬貸。因此濟塵在幼年時期,卽能勤學儉約,立志上進,蓋肇因於此。他的祖父萬信公,爲經學大師,曾在遜濟翰林院任過編修,故博通經史。當濟塵年屆五歲時,卽課以詩文,兼及書畫。民國十八年的七月,天大旱,苦懊熱,人皆祈雨水。濟塵的詩課,頗有哲理,詩如下:「人間少信愛,懊旱凌天宇,何能揮彩毫,化作及時雨。」...

  • 文章春雷一動起蛟龍筆力千鈞驚萬國論胡豈凡敎授之書法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81期  作者:黃元麗  出版时间:1986-10-10
    关键字: 胡岂凡 书法家 书法

    胡豈凡敎授,號濟塵,吾鄂沔陽縣人。自束髮受書以還,不僅勤敏好學,長年一卷在手。更於詩詞、書法、寫文章等,三致其力。因此對國家傳統文學,均普遍涉及,且均有較高成就。例如:他出版過㈠詩聯文集,計詩聯文等,達四十餘萬字。㈡題現代名畫詩,計各種詩詞,達一千四百餘首(闋)。㈢近現代書畫名家選介,計七十餘萬字。㈣整理蘇東坡書豐樂亭記,並爲之作序。㈤參加中日書畫聯展,於東京展出時,獲日本文部大臣首奬等是。早年,當濟塵正奮力求學階段,日寇發動對華侵略,民族神聖抗暴戰起,...

  • 文章一筆寫過萬重山 論李光唐的書法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81期  作者:胡豈凡  出版时间:1986-10-10
    关键字: 李光唐 书法 书法家

    李光唐鄕賢,吾鄂黃梅縣人,出身書香門第,其祖父淡如公,早遊泮水,以才華過人名鄂東,飮譽漢皋。父春梅公,亦明經通史,尤長於韻文文學,爲閭里所稱道。光唐生長於文學、詩學、經學、史學等薈萃的家庭,日夕涵泳於其中。眼所見,耳所聞者,皆爲:「四時最好風雅誦,萬古不磨天地人」。「吟情瀟灑詩無敵,醉墨淋漓筆有神」。「洗硯新添三尺水,藏書深入萬重山」。「胸羅萬卷身如玉,心醉六經墨似金」。「下筆千言,蘇海韓潮歸眼底;讀書萬卷,石渠天祿在胸中」。因之涵泳浴沂,身與心,很自然...

  • 文章百岁书法家张鹏翼先生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8卷 第1期  作者:傅汕旭  出版时间:2012-02-01
    关键字: 平阳 书法家 张鹏翼

    張鵬翼先生(一八九八—一九九六)字自怡,號忍默居士,生前是浙江省文史館館員,中國書協會員,溫州書協名譽主席,平陽書協名譽主席,溫州詩詞學會顧問,中華詩詞學會會員。先生一八九八年生于平陽縣橫陽鎮,白石河街。先生十三歲時從平陽著名詩人王鼎銘先生學詩,廿一歲從著名教育家學者劉厚莊先生專攻古文。先生出自王、劉兩位名師門下,學業日精。先生一九二五至一九二九年任橫陽鎮樂群小學校長,一九四二年在浙南中學教國文,一九四五年在平陽中學教書,一九五七年起在平陽圖書館工作,直...

  • 文章(懷念鄕賢)懷念詩詞大師曾焜先生

    来源期刊:《寧鄉文獻》 第27期  作者:葉繼業 出版时间:2018-01-20
    关键字: 曾焜 诗人 书法家

    鄉賢曾焜月前仙逝,享壽九八,生平雅好文藝。焜公天賦高逸,於詩、於詞、於聯、於書法,意境崇高、藝文奇美,詞藻出口成章,故名楚痴者、楚天雲者,皆筆名也。早在二十年前他出版「心韻」詩集,讀來膾炙人口;近年又有「客窗晚晴」詩集問世,兩集詩篇共約千首,誠乃詩作大家緊追蘇軾創作。詩:不僅表達意境,且反應正直與正義,古詩「風、雅、頌」三大範圍,孔子謂「思無邪」,便是思想純正的要件。以後屈原的楚辭「離騷」、「九歌」、「九章」等,都是正義之聲,焜公詩作吸取傳統精神,由是焜...

  • 文章书法家林志良鄕贤带动故鄕观光发展

    来源期刊:《同安》 第116期  作者:康大可 出版时间:2011-12-01
    关键字: 林志良 书法家 同安

    今(一百)年八月二十一日,中国时报记者林克伦专题报导:今年六月,厦门出现一起「捐山」活动、在当地颇富盛名的书法家林志良,将已开发数年的同安罗汉山风景区,免费开放供民众游憩,成为当地著名景点,在大陆慈善捐款迭遭质疑背景下,「免费开放」在厦门蔚为佳话。「林志良」三字乍听很台味,其实他本人是道地厦门同安人,但打从出生就开始与台湾结缘。林志良父亲是集美中学毕业,算是同安才子,在日据时代曾被聘请到台湾担任茶庄管家,并以双手左右开弓大算盘绝活而小有名气。据林志良透露

  • 文章(述往)鄕賢王 澍論書

    来源期刊:《金壇鄉訊》 第21期  作者:張永忠 出版时间:1976-01-01
    关键字: 王澍 进士 书法家 乡贤

    王澍、字若霖、亦自書篛林,別號虛舟。生於戊申(淸康熙七年),卒於癸亥(乾隆八年)年七十有六。壬辰進士(康熙五十一年),官至吏部員外郞,多所建白,書法獨步一時,其著作有禹貢譜、學庸本義、學庸困學錄、程朱格物法;朱子讀書法、白鹿洞規條目、淳化閣帖考正、虛舟題跋等書。余嘗從弓師學書,每讀鄕賢論書賸語愛之不釋,兹鈔數節以饗讀者:一、論篆:「篆須圓中規,方中矩,直中繩。」「篆書用筆須如綿裹鐵,行筆須如蠶吐絲。」「篆書有三要:一曰圓,二曰瘦,三曰參差。圓乃勁,瘦乃腴...

  • 文章大歷年,我和魯公聯句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3卷 第6期  作者:嵇發根 出版时间:2001-06-10
    关键字: 鲁公 颜真卿 书法家 联句

    一向晚时分,我伫立在唐颜鲁公颜眞卿特别垂爱过的放生池侧。轻微的秋风掠过萧瑟的梧桐枯枝和沉重的广玉兰树冠,轻抚我的脸庞。我朝清波粼粼的池面上凝望,夕阳的反照将本来充满绿藻的死水涂得光亮,池水似乎变得清洌。池四周的树,在临冬挣扎着萧瑟和沉重,默默地倒在水中。像是一幅秋水怡人的图画,心便微微地波澜了起来。恍愡间,一个宽脸剑眉浓须、著青衫戴儒巾的矮壮汉子从长方形池边的树篷边时或隐或现。我便忆起鲁公当年的风范。这位无限忠于大唐皇上的大书法家,竟然在安史之乱

  • 文章墨韵书香——访书法家王轶猛先生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72期  作者:黃雍廉 出版时间:1984-07-10
    关键字: 王轶猛 书法家 书法

    王氏名片上拥有数家大公司董事长头衔,言语爽朗,性格豪迈,臆忖,此盖一成功企业家之典型人物。及与谈,始悉为一名书法家。台湾自称书法家者多矣,初亦不在意,在我的想像中,王氏乃一成功企业家,不过附庸风雅罢了。后来在几处文艺活动地点集会,壁间悬挂王氏所题中堂,睹其作,则行云流水,卓然成家,而文艺同好有识王氏者,辄称其贤,誉其为书中翘楚,贾中陶朱,名敎中之君子。在文坛上,大抵都不愿阳光落在一家院子里,王氏能获得这么多称誉,想必绝非偶然,笔者和中华文艺月刊主编夏楚、张默

共75条记录 1/8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