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中国公学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默默耕耘的報人黃遹霈先生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3卷 第3期  作者:王洪鈞 出版时间:1987-12-20
    关键字: 黃遹霈 中國公學

    黃遹霈先生史料編者案:英文中國郵報(China Post)董事長,卽墨黃遹霈先生本年十月十四日以心臟病突發過世。二十九日於新生南路懷恩堂擧行安息禮拜,卽安葬金山銘恩孝園。十九世紀以來在華外文報率由洋人經營。黃先生伉儷之英文中國郵報用英文爲中國說話,自屬中國之大事,尤爲山東之榮光。故選王洪鈞敎授所撰事略,及黃夫人余夢燕女士之追思語刋出,以誌黃先生之爲人及其與夫人共同對報業之貢獻。兩文標題乃參考中國時報及臺灣日報所刋而成。

  • 文章愁絶黄昏坐對時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增刊  作者:楊亮功  出版时间:1974-11-10
    关键字: 中國公學 逝世十週年 門生

    三原于先生逝世十週年,先生之門生故舊相約刋行紀念册,以資悼念。予以民國十七年夏識先生於滬上,時先生爲中國公學校董,予任該校副校長。民國二十二年先生遴選予爲監察院監察委員。自此以後,追隨先生左右凡三十年。今先生己歸道山又十年矣。追懷往事,欲爲一文以述之,但不知從何說起。至於先生道德、文章和勳業,久爲世人所共仰,又無待個人之贅述。本篇所記,乃是先生在病重前夕與予最後一次之坐談。此種淒涼情景,實爲予畢生所不能忘。先生體素健,常自許必能壽至髦齡,甚至可達百年。但...

  • 文章马君武与中国公学

    来源期刊:《江蘇文物》第1卷 第10期  作者:江厚塏 出版时间:1978-04-10
    关键字: 中国公学 理想校长 学校活动 返校复课 学问

    设在上海的中国公学是我国最早高等学府,由蔡元培、胡适之,等名流学者主持,后胡适之先生辞职,但没有正式宣布辞职原因。曾引起揣测。据我所知,他的辞去校长职务,纯系基于专心硏究学问,出于爱护母校的观点。好在继任校长的马君武先生,也与母校有深切的关系,对国家有极大的贡献, 国父孙中山先生在东京成立同盟会,会章即出自马氏手笔,旋中山先生被推为总理,马先生被选为书记,但未就职。辛亥革命成功,囘国赴南京任临时政府第一届参议员, 国父返粤护法,组织政府,次年正式成立

  • 文章吴淞中国公学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5卷 第48期  作者:繆天華  出版时间:1988-11-15
    关键字: 中国公学 马君武 往事回忆

    吴淞中国公学,濒临黄浦江与长江汇合处,当涨潮的时刻,浪花拍击着江畔的堤防,人在上面散步,飞沫轻轻地溅着你,使你感到无限的淸凉,难得的悠闲。我相信,凡是到这所大学来念书的,几乎没有人不是被这江畔的胜景所引诱来的。那时候,我只是一个儍小子,除了爱好文学外,一无所知。开学的那一天上午,我闯进大礼堂。早已座无虚席,我只好站在后面。一会儿,台上出现一位老先生,前面的头发已秃,只留下后面的一撮。穿了一件黑色的布长袍,足下布鞋,两只裤管都扎起来。我正在怀疑,这个老者

  • 文章我的靑年時代(續第廿九期)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卷 第10期  作者:阮毅成 出版时间:1971-10-30
    关键字: 青年时代 求学经历 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 中国公学 学校教育

    的课室,却还是李先生在校时的老敎室。尤其是音乐敎室,是一座独立的西式洋房。四围花木,一尘不染。敎室的四周,皆为走廊,廊上有椭圆形的墙圈。金姜两先生常常提到李先生,说他如何善于敎学,如何得学生与校工的爱戴。说敎室中的一桌一椅,如何曾为李先生抚摩过。敎室外的一花一木,如何曾为李先生栽培过。遗范犹存,余韵不绝。民国十一年春,我在一师已经旁听了一年半。袁新产先生来拜访先父说:「世兄既志不在师范,而旁听生又无学籍。现在有舒新城先生新应吴淞中国公学附属中学之聘,往担任主任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