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海州文献》共返回1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悼念徐繼泰將軍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0卷 第4期  作者:張文長  出版时间:1988-12-01
    关键字: 徐继泰 悼念组诗 海州文献

    一、大敌围城脱兔逃,将军枉负读兵韬,偸生纵说能长寿,那及徐公义节高。二、时穷节见是英雄,报国毁家百战功,敢掷头胪人几许,成仁只有一菱公。三、忠孝家声正义彰,贤能昆仲誉流芳,英名永列凌烟阁,众口碑传在故鄕。四、英雄无地可封侯,勋业难成志未酬,血泪全为家国洒,永和响水向东流。注:响水口为徐公就义地,故未用「灌水向东流」。题海州文献「冠首诗」海属人才积善献,州中名士尽风流,文章笔下生珠玉,献颂诗题事业收。

  • 文章懷念公璵先生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9期  作者:劉昭详  出版时间:1985-02-01
    关键字: 王公璵 丰县 海州文献 人物交往

    就很感慨的说,海属几县也想创办一个文献性质的刋物,可惜没有人出面去做,远不如你们丰县多了。以后在王公的倡导下,「海州文献」特刋,终于在六十八年出刋了,他寄赠我一本,当我收到之后,我想王公的心愿得偿了,我也为王公感到无限的喜悦。以后这本刋物,就以季刋的方式,继续按期出刋,未曾间断,我们更深为王公慰。及至六十九年夏,我退休之后,见面的机会,渐渐的多了起来,七十年同鄕春节团拜,喜逢王公与少兰先生八秩双寿,我们在年前就邀请他参与餐会,同鄕会中准备了一座百寿图大理石

  • 文章慶祝本刊發行第一百號專輯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6卷 第1期  出版时间:2004-03-01
    关键字: 庆祝专刊 海州文献 周年活动 往事回忆

    民国六十八年(西元一九七九年),本刊在海属旅台乡亲的一致关注下诞生了!然而,不幸的,她却诞生在一个极度艰窘的逆境中,非但「抚育」乏人,「三餐」亦常不继,最后终因难以支撑,而在煎熬五年后宣告停刊。民国七十三年(西元一九八四年),多位热心乡长,鉴于本刊对全体海州人的重要性,当即挺身而出,展开复刊行动,就在他们锲而不舍的奔走努力下浴火重生了。岁月匆匆,转眼二十五个年头,一路走来,虽是步履蹒跚,跌跌撞撞,但在坎坷的路途上,乡亲们总是不断地伸出援手,除捐助最基本

  • 文章庆祝文献百集 端赖三柱扛鼎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6卷 第1期  作者:湯宜諧  出版时间:2004-03-01
    关键字: 祝词 海州文献 周年纪念 成功之道

    和谁有仇,叫他办杂志。」这是文化出版界流传已久的「千古伤心读书人」的悲哀与无奈。海州文献季刊,既无资金,也无有力背景,甚至连一位专职人员都没有,居然能够昻然挺进二十五年的一百期,能说不是杂志界的「奇葩」?此一奇蹟,是「三柱扛鼎」的力量共同缔造的。所谓三柱:首柱是历任热心的义工,锲而不舍地在艰辛中咬牙苦撑,薪火相传。二柱为执著的投稿人,不断地奉献智力,只知付出,不求回报。第三柱则是广大热心的读者群了。有如许可敬的鄕贤,才能孕育出如此可贵的「奇葩」。在可

  • 文章驚喜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31卷 第3、4期  作者:汪能華  出版时间:2009-12-01
    关键字:海州文献 返乡探亲 人物回忆 惊喜

    十月十四日,我去教育局,同事小张对我说:「有你一本书,台湾寄来的。」我随即回到办公室,拆开一看,原来是本我熟悉的〈海州文献〉期刊。这本在两岸交流、鄕亲联系、历史与文化传承工作,扮演重要角色的期刊,我曾经在上面发表过诗词作品,后因眼疾,已搁笔多年,按〈文献〉稿约规定,要有文章发表才能获赠当期〈文献〉一本。而今未有投稿,竟获赠书,于是迫不急待打开书本,一边开会,一边翻阅目录,当我看到「海州同鄕会」第八届理监事选举的报导时,心中万般惊喜,因为我的叔叔汪遂先生

  • 文章春哲詩稿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34卷 第1、2期  作者:朱春哲  出版时间:2012-07-01
    关键字: 龙年颂 咏《海州文献 四季歌 八八抒怀 南海三沙市

    ●龙年颂自古东方有巨龙,目如闪电气如虹。四时行雨民生惠,一旦腾飞遨九重。展爪舒鳞扬正气,昂头抖鬣振雄风。百年圆梦兴华夏,誉满环球耸亚东。●咏《海州文献》一、海州文献梓情深,仁爱王公励后昆。两岸连心桥共架,铺开海峡艳阳春。二、海州文化赖传扬,由水钟灵名最香。歴代精英多建树,人文荟萃耀家鄕。三、知音文献一奇葩,艺苑雄文处处佳。益友良师无价宝,广闻博识惠千家。四、期刊创业费辛艰,白手起家非等闲。感谢义工多奉献,融融暖意在人间。●四季歌春夏秋冬四季天,应时淑景各

  • 文章恭讀辛社長著『懷念』有感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7卷 第3期  作者:陳兆爽  出版时间:1995-09-01
    关键字: 读后感 海州文献 人物事迹 海州文献社社长

    近承海州文献社辛社长寄赠「怀念」大著一册,拜读之余,深感其鹣鲽情深,两位女公子,学有所成,且得佳婿,又均从事传道、授业、解惑、百年树人,有意义工作,眞是令人钦羨,此皆贤伉俪敎导有方之功劳,将来培植后进,对国家社会之贡献,不可以道里计,此乃吾海属同鄕与有荣焉。从居家生活与郊游运动中,所蒐集之照片以观,诚如作者序言所云:「四十多年夫妻生活,在家鄕……在台湾,有甜蜜,也有苦难,有欢笑,也有悲哀……当此乱世,能合家团聚,共同克服困难,创造幸福生活。恐怕少之又少

  • 文章海州文献」与我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1卷 第1期  作者:辛子方  出版时间:1989-03-01
    关键字: 海州文献 同乡会与文献 社务委员议会 同乡捐赠 扩大文献社工作层面

    海州文献的诞生我记得清清楚楚,在十年前的某一天,杨永瑎老师打电话通知我,谓海州文献发行特刊,要我写一篇短文,以广篇幅,当时我很高兴,也很惶恐,老师之命我只有遵照办理了,因为时间匆促,于是祇写了五百字极简短的拙作,题为:「祝海州文献诞生」,(详特刊号)抄录最后一小段献词:「海州文献在前辈同鄕,千辛万苦,任劳任怨,义务服务,总算是培育成功,誔生出世,活跃在诸同鄕面前,相互微笑。这份属于我们海州同鄕自己的刊物,希望我海州地区在台全体同鄕,无分男女老幼,群策群力

  • 文章大地風雲今昔談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1卷 第3期  作者:张鐵民  出版时间:1989-09-01
    关键字: 王公玙 台湾政治 官派县长 春联 民选县长 三大案件 海州文献 筹办大学

    最好劝他办杂志」,因为办杂志是很困难的,这是赔钱的事业,所以杂志的资源,首先要有人才,更要有财力,有了人才和财力,必须有不断的稿源,这些稿件,必须有可读性,最后必须有读者,就是订户;以上四要件,缺一不可,尤其是「同鄕通讯」的这一类杂志,更是难办;例如:「海州文献」这本杂志,能维持至今而继续办下去,眞是难能可贵。因读「海州文献」第十一卷,第一期,第五页,辛子方先生所著「海州文献与我」的大作,得知海州先贤公璵先生创办「海州文献」时,只愿出钱,不愿挂名;并有海州

  • 文章读〈聊斋〉·说海州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31卷 第3、4期  作者:唐為松  出版时间:2009-12-01
    关键字: 蒲松龄 《聊斋志异》 海州见闻 文献资料 学者观点

    留给我们极丰富的精神财富。除《聊斋志异》一部,另外,还有文集十三卷,诗、词集计十三卷,杂着五种、戏三出、曲十四种。他是我国十七世纪伟大的作家,在世界文学史上,也是一流的作家,他的作品已译成十八种文字,风行天下,万口传诵。这些空前绝后之作,文笔绝佳,独有千古,经历了三百多年来,曾多次出现「聊斋热」。郭沫若为蒲松龄故居题联:「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今天,我们仍需要聊斋来刺贪刺虐,今后大概也离不开聊斋。蒲松龄与海州非亲非故,至今查不出他来海州的有关

共11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