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史记》共返回1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談「不白之寃」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5卷 第3期  作者:鄭經生 出版时间:1989-08-10
    关键字: 史记 冤案 人物回忆

    历史上有许多「疑案」,有的在当事人生前得以昭雪,还他淸白,有的永远说不淸楚,一直寃沉海底,啣恨九泉,眞是史不胜书。史记直不疑列传:不疑、南阳人、为郞、事文帝,其同舍有告归,误持同舍郎金去,已而金主觉,妄意不疑,不疑谢有之,买金偿。而告归者来而归金,而前郞亡金者大惭,以此称为长者,后升任大中大夫,人或毁之曰:「不疑状貌甚美,然独无奈其善盗嫂,何也?」不疑闻之曰:「我乃无兄。」然终不自明。前汉书于定国传:父于公为吏,东海有孝媳,少寡无子,养姑甚谨,姑欲嫁之

  • 文章與我豐縣最有密切關係的外鄉人物——司馬遷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10期  作者:王善之  出版时间:1986-02-01
    关键字: 司马迁 刘邦 史记

    本(豐)縣在民國前。歷代都是隸屬徐州府管轄。也是江蘇省最西北邊陲的一個偏僻小縣,境內沒有名山秀水,是一望無垠的廣大平原。在景觀上,雖比不上江南的柔美,但在地理形勢的顯示,與歷史人物的觀點上來看,以人傑而地靈,確顯有烜赫的聲譽,和崇高無上的人望。因爲本縣是一個古老的舊城,由於炎漢四百年的基業發祥於此,所以無論是在縣城或鄕間,由先民留下來的古蹟與傳說爲數頗多。其間有一位與我豐縣最有密切關係的外鄕人物—司馬遷,多爲人所不注意,我認爲不應漠視這位鼎鼎有名的史學家...

  • 文章「剪桐封弟」再辨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53期  作者:邱文選 出版时间:1999-01-01
    关键字: 剪桐封弟 史料考证 史记 剪唐封弟

    剪桐封弟”这一典故是以西周时成王姬诵剪桐叶当成封侯赐爵的圭(颁布诰命的笏版),封他的母弟叔虞为唐侯题材的古代故事,且渊远流长。汉代史学家司马迁著的《史记。晋世家》即说:“成王与叔虞戏,削桐叶为圭,以与叔虞曰:‘以此封若(你)!’史佚因请择日立叔虞”…。从此,“剪桐封弟”即被视为眞实史事,历代史书亦多有记载,而有的文人墨客也谱曲编戏,若元代四大家之一郑光所著《周成王剪桐封弟》,数千年来,当作史话,广为流传,历来少有特异议者。至清代同治年间,太原知县贺澍恩

  • 文章徐福與東沙的歷史淵源

    来源期刊:《舟山鄕訊》 第164期  作者:翁志峰 出版时间:2014-06-30
    关键字: 徐福 东沙 史记 秦始皇 岱山

    徐福到底到过东沙没有?作为后人,谁也没有亲眼看见过。我们只能根据历史遗迹和史书记载,以及民间传说进行推断。徐福同东沙历史渊源并不是随便杜撰出来的,我县徐福研究会的成员旁征博引,已从多方面加以论证。本文笔者试图从新的角度,论证徐福同东沙的历史渊源。据《史记》记载,徐福是秦始皇看中的一个方土,公元前二一〇年左右,秦始皇命他带三千童男童女到「三神山」(瀛洲、蓬莱、方丈)去寻找长生不老药。《史记》的作者司马迁生于公元前约一四五年,他在四十多岁的时候开始写《史记

  • 文章談談司馬遷

    来源期刊:《青田會刊》 第86期  作者:徐百勝 出版时间:2002-10-01
    关键字: 司马迁 史记 历史

    司马迁的史记是一部永垂不朽的伟大史著,清代赵翼评曰:司马迁参酌古今,发凡起例。读史书首先必需注意作者的历史,一个伟大的史家必能超越自己所处的时代,其观点会受时代环境的影响,创为全史。本纪以序帝王、世家以迄候国,十表以系时事,八书以详制度,列传以志人物,然后一代君臣政事贤否得失,总汇一编,不能出其范围。二十二箚记,司马迁给中国的「正史」立下了完整的规模。史记在文学上具有不凡的价値,曾国藩说,自汉以来,为文者莫善于司马迁。这样一个伟大的史家兼诗人,必定有其

  • 文章讀書種子的萌芽——追念錢穆先生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15期  作者:逯耀東  出版时间:1991-01-01
    关键字: 钱穆 唐宋古文 史记 《墨子》 严复

    「中國文化傳統是不易搖動的,祇要有書在,祇要中國讀書人還沒有死絕,中國文化的根是不會斷的!」——錢賓四

  • 文章學生與我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8卷 第4期  作者:楊崇幹 出版时间:2006-10-01
    关键字: 教师 史记 口音 学校辅导室

    分的入学考试成绩进北一女,是我任导帅班座位一号的宠儿。我认为自己在教师阵营里只是没有偷懒,竭尽棉薄,关注其生活,及读书环境不如意的学生;却意外地有学生以亲属长辈呼我;有人呼我为「妈」,也有学生呼我为「爸」。我是既骄傲又惭愧;骄傲的「我是男人也能作妈。」惭愧的是「我有妈妈的爱心」吗。记得是在民国六十几至七十年间,市教育局三令五申:「教师不得向学生介绍有关升学用的参考书籍。」我却一时心血来潮:想向学生介绍几种和升学无关的学术论著,如:「史记」、「古文观止新编

  • 文章讓太史公魂歸故里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5期  作者:周敬飛 出版时间:2005-01-01
    关键字: 《资治通鉴》 司马光 史记 司马迁

    在中国的文化典籍中,有两颗璀璨的明珠,一颗是被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一颗是与《史记》齐名青史的《资治通鉴》。前者是司马迁编纂,后者是司马光编著。司马迁与司马光,都崇尙名节、光明磊落、忍辱负重、忠君爱国,都为丰富和充实中华民族的精神传统和文化宝库,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被后人尊称为华夏「两司马」。小时读书,就读过「司马光砸缸」的故事,是讲司马光从小就聪慧过人。但司马光不承认自己是神童,他的成名完全靠的是勤奋攻读、博览群书。据说,司马光睡觉

  • 文章司马迁是古代伟大的“记者”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7卷 第10期  作者:繆天舜 出版时间:2005-10-10
    关键字:史记与新闻学》 往事 追忆 缪雨

    书。然而,压轴的巨著还在后头,这十年间,他专注于史学家、文学家,应当说也是中国最早的新闻家司马迁的研究。把中国古代文化巨匠与现代新闻学的思考连接起来,这一选题新颖、独到,让一些行家拍案叫绝。于是缪雨就在这片丰厚但几近荒芜的土地上辛勤耕耘,心甘情愿地付出他的精力、时间、智慧、能量,如同无倦无悔的春蚕,默默地吐丝,将自己的心血耗尽。缪雨以他深厚的新闻学理论功底,用十年时间通读了《史记》,他认为《史记》里蕴涵着丰富的新闻学。对这部「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进行了

  • 文章读《报任安书》后僭述司马迁公生平及忍辱苟活的情怀

    来源期刊:《魯泗會訊》 第6期  作者:張鎮東 出版时间:2001-06-01
    关键字: 读后感 司马迁 李陵 史记

    的受刑与李陵全家被杀,事后证明代匈奴练兵者是李緖,受腐刑实在冤枉,所以他受腐刑后四年,又任他为中书令(闺阁之臣)就当官来说,不但不是「尊宠」,实在大大的侮辱形残的他,因他对于政治官位,不再有丝毫的留恋,他在答任安说:若仆大质已亏缺矣,虽才怀随和,行若由夷,终不可为荣,适足以见笑而自点耳,又说:仆又随从上雍到了东海烟台东北及西北的甘肃等地,他唯一的目的,是完成他的继往事,思来者的著作。他经过了十六七年,在身心受尽侮辱与委屈的情形下,完成了史记这部巨著,共一百卅篇

共19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