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文化研究共返回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沈剛伯教授退休前談「禮」與「刑」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28期  出版时间:1973-07-10
    关键字: 沈刚伯 名人言论 文化研究

    台灣大學歷史系敎授沈剛伯先生本(七)月八日早上十點鐘,在大專學生活動中心,發表退休前的公開演說。掌聲方歇,他用濃濃的湖北口音緩緩地說:「各位先生,各位女士,各位老朋友,靑年朋友」就這様,他開始退休前最後的一次公開演講。沈剛伯七十八歲了。他在講台上站了半個世紀。如今他將退而家居,卸下傳道、授業、解惑的擔子。昨天的演講會,是他的學生們安排的。他們選擇這種聆聽敎益的方式和老師惜別,替代世俗的「歡送會」。台上,沈老敎授正滔滔不絕的闡述他的觀點。飃逸的白髮不住的晃...

  • 文章湖北省當代大哲學家熊十力對中國歷史文化析論精闢(四)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68期  作者:李霜青  出版时间:2008-07-10
    关键字: 历史文化 文化研究 思想文化 熊十力

    自從我國第一位大史學家司馬遷,由於「通經致用」,據經書的義理寫成偉大的《史記》一書後,二千年來,我國歷史學界即以博通經史為風尚。西方人直到近代,始有索羅金等人提出「哲學家寫歷史,歷史家寫哲學」的主張。因為哲學家寫歷史,足以憑哲學智慧,衡論歷史的得失,這種看法,正與我國自古「博通經史」「通經致用」的主張相符合。熊十力先生雖然並不是專門的史學家,但他的博學多識,與精鑑古今的學養,不僅表現在哲學的本體論上,尤其表現在他衡論中外古今歷史文化與各家學派的評論上。我...

  • 文章人類學家與他的博物館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27期  作者:李亦園 出版时间:1986-11-01
    关键字: 人类文化研究 物质文化 社群文化 精神文化

    標本室之存在,已不只是客觀地展示各民族的文化内容,更是在主觀上表達出人類學家對文化現象的基本看法及其研究旨趣。對人類學家而言,標本不是看的,而是想的……

共3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