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共返回1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佛山“姓姐妹”

    来源期刊:《嶺南特訊》 第399期  出版时间:2017-03-01
    关键字: 姓姐妹 佛山土著姓氏 婆婆

    据报导,原来真有人姓“”。广东佛山有对“姓姐妹”,1月29日,农历年大年初二,按照习俗,大年初二或初四等双数日,70岁的姓妹妹会和相隔不远的85岁姐姐拜年团聚。这对“姓姐妹”,祖籍应为防城(今属广西),原本很小就跟父母到越南谋生。据史书记载“、田、布、老”是佛山的四大“土著”姓氏。但事实上,以上“姓姐妹”都不是佛山“土著”。唐朝时,姓最为兴盛;田、布、老三个姓氏至今仍然在佛山广为流传,但姓从清朝以后逐渐稀少,而她们亦苦于姓会没落。只要

  • 文章寿光的大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0卷 第3期  作者:俎鴻才  出版时间:1984-12-20
    关键字: 寿光 大鸡蛋 特产名物 人物回忆

    山东莱阳县的梨,肥城县的桃,寿光县的大蛋,这三种好吃的东西,都是地理上名闻中外的。由于莱阳在胶东,距离靑岛很近,肥城在鲁西,相隔济南不远,每届水果季节,莱阳梨大宗销靑岛,肥城桃必须运往济南。一般旅客,如果从靑岛搭船或坐车启程之前,非买数篓莱阳梨不可。同样,津浦铁路来往的旅客,车刚到济南,非买几篓肥城桃不可。旅客们都知道莱阳梨,品质淸脆而甘甜,吃在嘴里,甜在心里。肥城桃也是一样,只要吃一口,在喉头末端,久久回味无穷。所谓甘与甜,两种程度是不同的,那种甘比

  • 文章客家话的「公」出自中原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鄉會會刊》 第18期  作者:張維耿 出版时间:2004-01-31
    关键字: 鸡公山 客家方言 语音来源

    有一回,我到河南省信阳市参加修辞学学术研讨会。会议期间,东道主安排我们去当地名胜「公山」观光。我一听「公山」这名称,就感到有点儿怪。我们客家人才把「公」叫「公」呢,怎么中原地区的河南省也会起个「公山」的名称啊?我问当地的一位教授:「这『公山』的名称有多长历史了?」他说:「千百年来人们就是这么叫的。要说公山名称的历史,谁也说不准有多长。」一般地说,地名具有更多的保守性质。某个地方原先没有名称,后来有人给它起了个名儿,大家跟着叫开了,再要

  • 文章台·凤栖窝二王庙·索桥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63期  作者:王元輝 出版时间:1977-04-01
    关键字: 斗鸡台 岷江 木材 二郎神 索桥

    灌县城逼临内江(岷江分出的内江)北岸,城墙半跨玉叠山。循西街上坡,傍城垜有一个小坪,显然是一座亭台的遗址,相传三国时蜀汉后主刘禅曾斗于此,故名「斗台」。这是宝瓶口东岸绝壁上的岩顶,常有孩子们到这裏来「看筏子」。「斗台上看筏子」与一般人常说的「黄鹤楼上看船翻」几乎是同一意义。岷江上游的木材,顺水漂流到白沙河口以后,扎成筏子转运到成都平原各地,河流都很湍急;尤其是宝瓶口,筏伕们称做「鬼门关」。筏子到达虎头崖下,进入斗台上孩子们的眼睛,一溜就坠到他

  • 文章酥脆仔饼·神奇福泉井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3卷 第2期  作者:紫君  出版时间:1993-03-31
    关键字: 鸡仔饼 成珠茶楼 福泉井

    驰名中外的仔饼广州巿成珠茶楼的历史悠久,至今已有二百五十多年,它始创的「成珠仔饼」(又名小凤饼),香脆可口,别具风味,深受消费者欢迎,在国内外久负盛名。成珠茶楼是两层高的木楼建筑,座落在广州巿河南区内,业务十分发达。自从鸦片战争之后,河南区域有「潘、卢、伍、叶」等四大家富豪,这些富豪的家,与成珠茶楼紧密相连,可以说是距离不远。附近还有很多名胜古蹟,游客川流不息,这使成珠茶楼在地理上,具有得天独厚的发展条件。成珠茶楼的地厅前部摆设玻璃柜,有龙凤礼饼

  • 文章經典故事一則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35期  作者:王鼎 出版时间:2014-05-15
    关键字: 王蓝田吃鸡蛋 王羲之大笑 出处释义 不足为训

    王蓝田吃蛋王蓝田性急。尝食子,以筯刺之不得,便大怒,举以掷地。子于地圆转未止,仍下地以屐齿蹍之,又不得。瞋甚,复于地取内口中,齧破即吐之。王右军闻而大笑曰:「使安期有此性,犹当无一豪可论,况蓝田邪。」一、出处:本文引自《世说·忿狷》二、解释:子:蛋。筯:㞢ㄨ丶同箸,筷子。刺:ㄘ丶戳彳ㄨㄛ。屐:ㄐ一木屐,前有两齿止滑。蹍:ㄓㄢˇ蹈,践踏。瞋:彳ㄣ怒。内:ㄋㄚ丶同纳。齧:ㄋ一ㄝ丶咬。王右军:即羲之。豪:古通毫。安期:述父也,有政绩。述:即王蓝田。三

  • 文章客家名菜二道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鄉會會刋》 第5期  作者:商玉  出版时间:1991-02-24
    关键字: 客家名菜 红曲及第汤 古法盐焗鸡 地方特产 方志谱乘

    营养好,其味无穷,为故鄕名菜,客家子弟不妨一试。㈡古法盐焗盐焗,现在是客家名菜之一,时下厨师的做法,是将放在滚水内煮熟,再以盐巴用手楂使其入味。甜是甜,但没有香味。古法的盐焗,是将整只宰干净,除去内脏后吊乾,再用卫生纸将整只包起来(如吊得过乾,则卫生纸要浸湿)。然后菜锅裏放约五斤盐,将整只包埋在盐巴里,下面用文火烧约四十分钟即熟,开盖将盐除去,眞是香味四溢。但通常餐馆不能等四十分钟,另一法是将盐炒热,再将如前法埋在盐堆内,约五分钟即可。但这方

  • 文章金陵散記(續)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2卷 第4期  作者:潘萬慶  出版时间:1990-12-01
    关键字: 鸡鸣寺 金陵古迹 人物事迹 历史典故

    编按:上期披露之「金陵散记」一文,为一、二两节:94页起至95页下栏10行为一节;此下为第二节,手民漏植一、二两字,特为说明。本期续刊第三节。(三)鸣寺、台城、胭脂井,这三个地点,紧密相连,到这一带地方,让人很自然的会想到历史上南北朝。今前约千五百七十年,恭帝手里结束了东晋百年多点他们的司马王朝,刘宋起,又不到二十年,亡北燕灭北凉,拓拔魏统一了北方,南北朝时代序幕就拉开了,北朝与此地话题无关,专讲南朝。南朝,是指刘宋,即刘裕篡东晋所称之宋:其后近六十年

  • 文章南齋雜俎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5卷 第3期  作者:明硯香  出版时间:1993-09-01
    关键字: 《南斋杂俎》 和平饭店 黄浦江 桂花酒 叫花 王四酒家 地方小吃

    的桂花酒与叫化滞沪两日,虽去过一些风景地区,但大多走马看花,身不由己,时光在嘈嘈嚷嚷中流去,殊觉可惜。大凡游览胜迹,或是参观展品,最好一人独往,如有亲友同行,亦以一二人为宜,人多则无从领略其中眞趣。所谓「千山我独行」,如纯为攀奇揽胜的话,独行才能猎尽千山之美。万物必由静观始可自得,也是同理。所以,平时一人独处,并不等于寂寞,在独处的境界里,有时倒是益多损少,趣味无穷哩。抵沪第三天清早,启程赴沭,中午在常熟虞山下车用餐,我们一行九人走进一家叫做「王四酒家」的饭店

  • 文章南宋杭州官民慣用的飮食名目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7卷 第7期  作者:陳祖隆 出版时间:1975-07-30
    关键字: 南宋 杭州官民 饮食名目 酒类 羹类 汤类 蔬菜类 肉类 鸡鸭野味类 余下海鲜类 从食类 糖果类 饮料类

    五软羹。四软羹。集脆羹。双脆羹。蚶子辣羹。灌爊粉羹。细粉小素羹。石髓羹。羣鲜羹。三鲜大爊骨羹。石肚羹。杂辣羹。杂羹。大小羹。撺肉粉羹。糊羹。双峯羹。三峯羹。四峯羹。笋辣羹。猪大骨淸羹。撺肉羹。骨头羹。杂合羹。南北羹。蹄子淸羹。鱼辣羹。二色茧儿羹。要鱼辣羹。小二色莲子羹。三色肚丝羹。李婆婆羹。辣羹。粉羹。瓮羹(宠面)石首玉儿羹。海鲜头羹。杂药羹。光家羹。宋五嫂鱼羹。血脏羹。羊血羹。香辣素粉羹。淸汁田螺羹。鹌子羹。螃蟹淸羹。豆腐羹。锦丝头羹。十色头羹。间

共10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