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马巷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简介马巷池王宫兼谈两岸交流

    来源期刊:《同安》 第54期  作者:許培坤  出版时间:1996-01-01
    关键字: 马巷池王宫 地理环境 历史渊源 《同安县志》 马巷厅志》 池王宫发展

    一、马巷的简史与地理环境马巷旧名马家巷、马厝巷,别称舫山,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鎭,历史上原属泉州府辖,现属厦门市同安县。宋朱熹簿同时就指出:「五百年后必有通利之所」,里人因此建庙于四甲大街,名曰「通利庙」。随着历史的推移,马巷逐渐发展,到了明代中叶以后,逐步形成贸易市集,迨至清朝乾隆年间,马巷设置厅治时,就已店舖栉比,烟火万家而成为村落巨鎭。马巷三面环山,一面临海,它东有鸿渐,峰峦高突;西有笔架,秀气天成;两山遥遥相对,左右环抱。北有群峰绵亘,为我马巷之屛

  • 文章沧海桑田话马巷

    来源期刊:《同安》 第76期  作者:洪樹勛  出版时间:2001-07-01
    关键字: 马巷 朱熹 集散交易中心 交通枢纽

    一、马巷原名叫踏石马巷早时原是一遍荒芜,杂草丛生的小土岗,名舫寿山,其形如一条大木船,据传马巷是船穴,故称「舫山」。马巷又如一块染布用来「过光」的踏石,西边新街仔内一带又都是家庭染布作坊,到处是「青学」(装染料的地窖)和踏石,因此人们就根据地形命其名曰「踏石」。另一传说是,古时从唐厝港的帆船可直航至现马巷中心小学附近西边的一个叫坝仔下的古渡口,现因泥土淤塞,已变成为小沟道。五十年代建汀溪水库的翁墓渡桥时曾出土木船板,同时岸上遍地都是地基和瓦砾,证明这里

  • 文章高山仰止——悼念老宗長洪學桂君

    来源期刊:《同安》 第93期  作者:湖蓮 洪得強 出版时间:2006-01-01
    关键字: 悼念洪学桂 翔安区马巷镇人 享年一百周岁 洪氏望族 生平简介

    洪公学桂,翔安区马巷镇窗东村人,一九〇六年出生于窗东村。二〇〇五九月七日(农历八月初四) 寿终正寝,享寿一百周岁,为嶝山派洪氏望族十六世孙。洪学桂宗长德高望邵;为人谦和,心地善良,处事干练,事业有成,他的离世西归,使我们痛失一位好乡贤,悼念爱国爱乡之堂亲前辈,哀恸奚似,无奈两岸阻隔,天各一方,亲克恭临执绋,歉仄良深。洪公幼年正值清末列强入侵,清廷腐败,农村经济凋蔽破产,民不聊生。公随祖父三昆仲洪培圆、培达、培岳及父亲、叔父全家族大小三代人泛槎桴海远渡

  • 文章马巷四忠祠

    来源期刊:《同安》 第56期  作者:洪樹勛  出版时间:1996-08-01
    关键字: 马巷四忠祠 抗夷名将 李长庚 陈化成 邱良功 邱联恩

    同安城及马巷各有一所四忠祠,均奉祀四位抗夷爱国的名将——李长庚、陈化成、邱良功、邱联恩。马巷四忠祠于清光绪年间由马巷厅通判黄家鼎倡建,黄通判为该祠撰碑文,碑文阐明倡建四忠祠的原由:「官马巷者,于春露秋霜,旱干水潦,转不得躬奠椒浆,一伸其凭吊祷祈之意,为之歉然抱憾者久之,屡拟就厅治附近为四公合建一祠,俾彰忠烈而资观感」。四忠祠地址在原马巷厅三府衙之侧,紧靠泰心堂(即现同安二中西北部),该祠因年久失修,况又世事沧桑,早已夷为平地(同安城亦同),可是四公韬略冠

  • 文章马巷集鎭变迁史

    来源期刊:《同安》 第24期  作者:陳延庭  出版时间:1988-09-01
    关键字: 马巷集镇简介 交易场所 通判驻地 移民迁居 抢劫械斗 手工业衰退 焕然一新 日趋繁荣

    马巷鎭地处漳、泉、厦这个号称闽南“金三角”的中心地带,是福、厦、漳、泉的交通要道,也是本省著名的侨鄕集鎭,周围三百六十多个农村,有许多居住海内外的侨胞、侨属。传说南宋绍兴二十三年(一一五三年)朱熹任同安县主簿,路过此地,曾挥笔在路旁的茅店写下“五百年后通利地,五百年前利不通”的题词,表示对此地将来可成为交通便利的集鎭的希望。因此,后人曾于此建立了一座供奉保生大帝(即名医吴本)的通利庙,庙址就在现在地处全鎭中心的供销社大楼。但马巷成为贸易集鎭,却是明代中叶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