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风景诗共返回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沧桑西湖风景知多少(下)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5卷 第8期  作者:鄭競 出版时间:1973-08-30
    关键字: 西湖 风景 杭州 十八景 诗词

    梵呗之音,出自林杪,洵敻绝之境。淸雍正间总督李衞建亭,因以「来凤」颜之,故曰来凤亭。当秋高气爽,登亭俯望,平湖水天,滉漾湖南;诸山蜿蜒,岩石瘦削,起伏若在掌上,风景特异;北望平畴万亩,沟塍连接,原隰纵横,鸡太桑麻,屋庐人物,皆可指数;东则烟火万家,覩市廛之盛;西则林峦千叠,揽灵竺之奇。九日登临,履棋交错,虽龙山戯马,未足方斯之盛。后因年久失修,塔身稍斜,赵志游掌市政时,曾集款重建,至今完全吿竣,不仅与原毫无差异,且予每层四周及其顶端加以电矩,至晚放光时

  • 文章虞姬廟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5卷 第4期  作者:鴻徽  出版时间:1983-12-01
    关键字: 虞姬庙 风景名胜 文物古迹 名人诗词

    康熙沭阳县志载:「治西四十里颜家集,有虞姬庙,其西十里,今尙有虞姓者居,相传为姬族。」又嘉庆海州志亦云:「沭阳县治西有虞家宅,乾隆时尙有虞姓居之……。」虞家宅,相传为楚虞姬之故鄕,惟正史无考,而颜家集西,虞姬沟南岸,有虞姬庙,前后两殿,正殿供虞姬愬像,庙甚古,建筑年代,亦不可考,近阅旧籍,钱塘袁子才知沭,江阴朱画堂任沭阳敎谕,各作咏虞姬庙一首,乃嘉庆海州志,道光海州文献录等,均未收录,敬祈 卓予刊布,以供鄕长之参考回忆。袁枚 重游虞姬庙乾隆戊申姬 故沭

  • 文章光山三台八景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2卷 第3期  作者:萬壽永 出版时间:1990-07-01
    关键字: 光山县 三台 八景 诗文 风景名胜

    百步,方能到台顶,远眺及俯览古刹与集市。凭台漫步,「卧龙」欲卧欲腾,若静若动,颇有意趣。卧龙台往东十里,至刘店附近,便可登临「戏珠台」。戏珠台势若墩阜,岧峣横亘,紧靠靑龙河(又叫淸流河)畔。台之顶端,建有神祠,环植树木,俯视枕流籍阻,开势淸旷。河曲在两台间野北流,若登临卧龙台东瞰,靑龙河宛如一条长龙,游在水边戏弄珍珠。河水淸澈透底,波文荡漾,景色宜人。三台之中,风景最优美的数钓鱼台。位于泼陂河西石龙山的双河口畔。上有一座偌大的石崖,崖顶宽阔,宛如平台,下有

  • 文章山川風物的回憶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3期  作者:郭壽華 出版时间:1966-06-10
    关键字: 回忆大埔 山川风景 历史沿革 名人诗作

    拔伟大,洵为岭东最高峯。姑山—在赤水,为大埔丰顺交界处,亦颇秀丽。木寨岃—登其巓,则铜鼓阴那桃花西岩双髻诸山,皆在眼底。魁岩—有大岩三,深广二丈余;故名。崐仑山—山下为大麻甲之崐仑村,有天门岃高原,殊壮丽。严子岭—多产硎石,在银溪口之北,益以银溪之淸流,风景秀美。阴那山—又名英雅山,古蹟甚多,山有煤、铁、鵭等矿,惜未开采,高四千五百尺,位县境三河之西,为埔梅交界,五峰高峙,状如五指插天,故又名五指峯。左香炉,右白虎,二峰相抱,有奇气。登山一望无际,山上时有

  • 文章漫談徐水縣八景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24期  作者:李克遶 出版时间:1998-01-28
    关键字: 徐水八景 风景名胜 史料记载 诗文

    是以当地风光为据。明嘉靖三十一年创修安肃县志,所采集的「鸡泽春澄」、「瀑河秋涨」等均以当地风景胜地而定,以及顺治三年修志时所采集县西八十里处,夕阳西下,山色苍翠,可观的狼牙山之景为:「郎山晩翠」;选瀑河,每到冬季水不结冰,并且水流潺潺,发出悦耳的声响之处为「瀑派寒流」,以及之后嘉庆十三年所选「风岭钟灵」、「萍泉流润」、「西沼新荷」等均是以风景而定。其三是以奇闻异事为据。明嘉靖三十一年所集「白村麟冢」,而在嘉庆十三年撰修新志时又将其以「麟亭纪瑞」写於志内,并有清人

  • 文章(参、绵江苑)慈恩亭记

    来源期刊:《瑞金文獻》 第13期  作者:楊世煥 出版时间:2004-02-01
    关键字: 慈恩亭 中国文化 孝道 关西杨氏 风景名胜 诗词作品

    灯。家山白云常入梦,世上沧桑变幻中。犹忆每在横逆之中,蒙祖德荫庇,得以化险为夷。乃思积德修身,广植福田,曾在邑之罗汉岩名山胜景中,先建「望龟亭」一座,气势宏伟,典雅美观,屹立于山明水秀之间,散发肃穆庄严之气氛,确为观景憩息之最佳场所。佳誉频传,颇慰平生。为永怀亲恩,特选在陈石山巅,续建「慈恩亭」,飮水思源,倘能启发人子之孝道,端正社会之风气,或亦聊报慈恩于万一之道也。其庶几乎!特为序,并赋志胜。梅园居士杨世焕敬撰于台湾梅园别墅时维公元二〇〇二年岁次壬午

  • 文章绵江

    来源期刊:《瑞金文獻》 第8期  作者:曾守湯 出版时间:1993-12-31
    关键字: 先贤 周年纪念 青史 绵江 风景名胜 人物回忆 诗词作品

    文伤怀抱,几番诵忆泪仍流。其四撚髭兀坐久忘疲,又是灯残漏尽时。千古骚人同一癖,不裁衣着但裁。其五文无价倩谁评?灯火年年费笔耕。早著辞章获青眼,晚耽吟弄博浮名。[2]其六几番废寝复忘餐,墨已干时泪未干。字字原从心血铸,推敲始信作难。其七吟笺敲字久难成,空负虚文老凤名。坐晚不知更已尽,寒蛩独听促声。其八羡他奋笔走风雷,雨梦昏灯午夜回。出语不惊徒扼腕,少陵去后几人来?其九由来煮字不疗饥,为遣幽愁每自欺。最是移情情不了,几番和泪又题。其十丽句清辞不易寻,千修

  • 文章阁皀山与历代名人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04期  作者:萬榮保 出版时间:2006-05-01
    关键字: 阁皂山 地理位置 历史沿革 道教圣地 诗词作品 风景名胜

    阁皂山座落在江西樟树市境东南二十八里的地方,周围绵亘二百余里,史称「清江王嶂」因山形如阁,色如皂,故称阁皂山。宋陶弼云:「万仞天然闺阁行,阴阳不似众山青」。隋以前,阁皂山称作「神仙之馆」,唐仪凤年间,赐封为天下第三十三福地。据《环宇记》称:阁皂山与南京的茅山,贵溪的龙虎山并称为江南道教三大名山。山不在高,有仙则名。自汉葛玄在卧云庵得道成仙,白日飞升后,阁皂山不但成了历代道教圣地(据称,第一代天师张道陵和晋丁令威相继炼丹制药于此)也成了历代名人必游之地

  • 文章丘處機與雲臺山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8卷 第1期  作者:朱炳旭  出版时间:1996-03-01
    关键字: 风景名胜 历史人物 丘处机 云台山 西游记 云台导游诗钞

    近来翻阅《云台导游钞》,发现我们海州境内的这座云台山,是座非比寻常的山,是座仙山。从古至今几乎每朝每代都有名人到云台山来游历,女眞族统治北方时,道敎全眞派北七眞之一的丘处机也曾到过云台山,《钞》中记录他的两处遗迹,就是长春庵和七十一福地。丘处机,又作邱处机,金代登州栖霞(今属山东)人。十九岁时在宁海昆仑山(今山东牟平东南)出家,拜王重阳为师。金世宗大定十四年(一一七四年)丘处机入磻溪(今陕西宝鸡市东南)穴居,乞食度日,行携一蓑,人称「蓑衣先生

共9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