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陶渊明共返回1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再论陶渊明原籍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11期  作者:劉師舜  出版时间:1983-01-02
    关键字: 历史资料 陶渊明 文献记载 学者观点

    若干年前曾作一短文,敍述陶渊明的故鄕,不忆投登何种刋物,亦未存底。因语焉不详,未能引起注意。及今思之,陶公为我国一伟大诗人,一般正史多称其为浔阳柴桑人,此或为陶公逝世时所居之地。但其由何处迁去,则未详细说明。以陶公在我国历史上之崇高地位,而我又获有可信之资料,如果柴桑确可证明为非其原籍,我人自应加以论列,求其查考明白,以正视听。一、正史纪载先说正史的纪载:查「宋书」隐逸传云:「陶潜字渊明,或云渊明字元亮,浔阳柴桑人也。」「晋书」隐逸传则未指明其籍贯

  • 文章歷代鄉賢事蹟摭述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77期  作者:馮際春 出版时间:1974-07-02
    关键字: 徐樨 陶侃 陶渊明 乡贤名士 历史资料

    前言江西在禹貢屬揚州之域,春秋時爲吳、越、楚三國之界,迨秦屬九江郡,漢初置豫章郡,因位長江流域之南,又有江南西道及江右之稱,淸始稱江西省,民國仍之。居民先因趨避歷代變亂,與水、旱、災異,尤其如王莾篡漢,五胡亂華等大禍害,紛紛由中原陸續南徙而來者,此觀吾人各家族譜,卽可知所自來。堪輿家常主張地方民性,與當地之地理風水,有密切關係說,此或言之有據。然江西實得山水之淸,氣候之正,風土之醇,故誕生之民族,勤樸純眞,堅毅厚重,儒林中尤多高潔岸介,正氣凛然者,一若匡...

  • 文章翰苑筆劄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34卷 第1、2期  作者:吳洽民  出版时间:2012-07-01
    关键字: 地方志 历史资料 陶渊明 虞姬 翰苑笔札

    艰深,其中尚有湖南省之敝县方志一部,倍感亲切,我翻阅数页,多不能领会。」余对曰:「阁下研习豆芽菜(指俄文),为何去鉴定古书?」彼告曰:「现服务于史政编译局,同时研习中外文,编译人员甚众,因而派我去鉴定。」余听后,不觉莞尔。彼又谓此项老旧方志,国防部因不易保管,业经送由故宫博物院收藏,而国防部获得交换影印四库全书一套。国史、方志、族谱三者,为我国研究历史之重要资料,余获悉此批地方志能由故宫珍藏,以供众览,可谓适得其所,颇感庆幸与欣慰矣。读陶渊明责子诗有感陶潜

  • 文章野無遺才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49期  作者:朱學瓊 出版时间:1992-07-01
    关键字: 台湾省文献会 延聘委员 督编省志 陶渊明 杜牧

    谚云:「山蕴玉而草木荣,渊藏珠而崖岸润。」盖宝货不能自掩其光芒,匠人寻其迹,入山而据,潜渊而采,未有不遂其愿者。八十一年元月廿三日,台湾省文献委员会主任委员简荣聪,率编纂组长唐淑芬,联袂寻访曾穆华(守汤)先生。曾延客入书斋,分宾主坐定。案前置诗稿一帙,诗有序。乃索而读之,赞赏不迭,谓有中晚唐风格,其七绝尤高古,神秀隽逸,酷以杜牧之;而序文雅洁朴厚,似陶渊明。客稍事沈吟,曰:「若不弃,肯屈就本会委员乎?」简氏接篆主委,裁周晬。偶阅档案,至通志编纂名册,注目

  • 文章江西人文史話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25期  作者:蔡愛仁 出版时间:1986-07-01
    关键字: 历史人物 地理环境 徐孺子 陶侃 陶渊明 欧阳修

    的成就便可明白。尤其陆象山崛起于赣东、王阳明讲学于赣南,使陆、王学派,在江西更普遍而深入,这一时期的人物,可以说是江西黄金时代。与其说「人杰地灵」,不如说「学术明而人文盛」。其次,关于学术性而又合乎科学的著述,如马端临的「文献通考」,宋应星的「天工开物」,俱在丧乱之时写成,对学术界作巨大贡献。至于欧阳修的文,黄山谷的诗,姜白石的词,汤若士、蒋心余的曲,在文学史上也是杰出的,眞有如陶渊明与从弟敬远诗所谓:「历览千载书,时时见遗烈」者。因此,将史籍所载,父老所传

  • 文章晋朝的大文豪陶渊明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50期  作者:曾步雲 出版时间:1970-05-02
    关键字: 陶渊明 中国文学史 命子诗 归去来兮辞 彭责令

    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我江西浔阳人,公元三六五年生,四二七年殁,据梁启超考证于公元三七二年生四二七年殁。他不但是魏晋时代的第一流诗人,而且是中国文学史上数一数二的大文学家,他的散文辞赋和诗歌都是第一流的。他的曾祖陶侃做过大司马,祖茂,父逸都做过太守,外祖孟嘉做过征西大将军,照理他家应该是有钱的。但他却是一贫如洗,不得不躬耕养母,这就是因为他的祖先亲戚都是淸贫自守的好人。他在命子诗中赞扬他的曾祖说:「功遂辞归,临宠不忒。孰谓斯心,近而可得

  • 文章陶渊明的人品与复兴中华文化的关系(八)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55期  作者:熊邦彥 出版时间:1970-10-02
    关键字: 陶渊明 学术思想 儒家思想 道教 东晋 文学作品

    陶渊明时代的学术思想所称之为学术思想,是人类精神创造的结晶,具有历史性的,非可骤至。其次,学术思想,与当代的政治,是有最密切的关系。因此,吾人欲知渊明时代的学术思想为何?首先对晋代的政治背景,必须认淸,然后始能了解其时思想界变态之所由来。我国的学术思想,源头久远。到了春秋、战国之际,才勃然兴盛。因那时,封建制度破坏,平民皆有受高深教育的机会。在这种言论、思想自由的气氛中,百家竞秀,诸子争鸣,所以对学术前途,大放异彩。当时学说派别林立,其中最关重要的,而

  • 文章古海州人乳名種種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0卷 第1期  作者:葛智昌  出版时间:1989-03-01
    关键字: 乳名 孔子 司马相如 陶渊明 唐玄宗 寿安公主 宋孝宗 郭沫若 地方风俗

    乳名又称奶名或小名,是父母对子女的昵称,也是双亲对下一代眞挚之爱的写照。中国人上自显贵,下至百姓,几乎人人都有。孔子出生时,头顶中间低而四周高,相貌与众不同,其父母就据此异相,取乳名为「丘」,且沿用终生。当时起乳名,似乎不拘一格,只要父母认为亲切、自然、风趣、吉祥和适合心意而欢喜就行。汉唐以来,乳名之俗尤为盛行,多取之于动物之名。如西汉文学家司马相如,乳名「犬子」;晋代诗人陶渊明乳名「溪狗」;一代帝王唐玄宗乳名「鸦」;寿安公主乳名「虫娘」;宋孝宗乳名

  • 文章陶渊明的人品与复兴中华文化的关系(五)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51期  作者:熊邦彥 出版时间:1970-06-02
    关键字: 陶渊明 梁启超 人物评价 历史资料 安贫乐道 诗词作品

    代愈远而弥彰。自公下世后,为公堂堂相继撰述者,有颜延之「陶征士■」、萧统「陶渊明传」及「晋书」「宋书」「南史本传」等书。但这些名著,对公人格的评价,皆囿于成说,前后相因,无一敢越雷池,另辟新径者。例如:「陶潜之集」创编于萧统。统本勤学敬贤,对陶公向慕之忱,已表露于他的序文中,其他各本,皆源于统。但统乃梁朝太子身份,为帝位继承人,他的立言,偏向鼓励淸节,尊重君权。地位使然,固不足怪。所以他作「渊明传」说:『自以曾祖晋世宰辅,耻复屈身后代。自宋高祖王业渐隆

  • 文章北云台山与陶渊明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1卷 第3期  作者:張樹莊  出版时间:1999-09-01
    关键字: 云台山 陶渊明 《桃花源记》 陶公祠 地方志

    想不到,北云台山与晋代的大诗人陶渊明竟然有着割不断的情缘!一、宿城陶公祠在宿城鄕政府的后院里,存放著一块刻有「晋鎭军参军陶靖节先生祠堂」的汉白玉碑额。这块碑额原镶嵌在法起寺东侧陶公祠的大门之上。陶公祠是陶澍于淸道光十八年(一八三八年)为纪念晋代大诗人陶渊明曾到过北云台山而建的。这位官居两江总督、兵部尙书的长沙陶澍,自称是陶渊明的后代,在海州地区进行票盐改革的同时不惜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与许乔林等海州的乾嘉学派援据本集,合参史乘,考证硏究,指实陶渊明在晋

共11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