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长江共返回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长江的重鎭·沙市与荆州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99期  作者:黃巧容 出版时间:1991-04-10
    关键字: 沙市 荆州 长江重镇

    从三峡顺江而下,离开了天府之国的四川,进入了鱼米之鄕的湖北。过了宜昌、枝城,就到沙市。船靠岸时已是晚上九时多了,从沙市乘车往荆州古城,不过七公里半的路程,车子驶经这个人口二十万的轻工业城市,街道十分宁静,也许我毋须急切知道这个城市的面貌,游罢荆州,总不能过其门而不入吧!沙市位于长江中游的北岸,原是江沙淤积而成,故名沙市。春秋初叶,楚国迁都于郢(江陵),因此地水陆交通方便,就成为郢都的外港和军事重镇。汉末赤壁之战,曹操的水兵就是在此集结的,当时称沙头镇,唐

  • 文章武漢的台灣情結

    来源期刊:《台北五華同鄉會會刋》 第14期  作者:藍蔚石 出版时间:2004-12-01
    关键字: 武汉 东湖 长江 黄鹤楼 两岸交流

    洲」,也只能凭空遐想而已。登黄鹤楼放眼四周,一栋栋高楼林立,标准的都市森林。不过,横跨长江,连接汉阳与武昌的长江一桥,仍是十分的抢眼壮观。此桥为苏联兴建,桥分上下两层,上层通汽车,下层走火车,以全世界来讲,都属少见。听当地一位老人说,在桥初建好时,江轮的「嘟、嘟」,火车道上的「呜、呜」,加上桥面汽车的「叭、叭」,三声齐鸣,很不一样呢!黄鹤楼内除小桥流水,黑天鹅外,还有一条古意盎然的古街道,香港的电影公司,就曾在此拍摄潘金莲与西门庆的故事。在千禧年时,这裏

  • 文章洞庭湖水溯源頭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第9卷 第4期  作者:陳英 出版时间:1981-10-15
    关键字: 洞庭湖 湖水源头 湘资沅澧 长江

    衆江流入洞庭水,您住源頭我居尾;難得他鄉話故鄉,山川形勢自然美。水經指路上高灘,今古名殊筆述難;曾飲思源情怯怯,何時歸看洞庭山?

  • 文章「認識南京」·言水系

    来源期刊:《南京通訊》 第7期  作者:劉驊南 出版时间:1975-01-31
    关键字: 认识南京 言水系 长江 淮水 青溪

    认识南京」之编纂,续在国人整稿校订之中,除绪言已刊在本刊三期,第一章「表沿革」刊在五期外,今将「言水系」一章刊出敬请乡前辈们多子斧正,以匡不逮。第二章 言水系㈠长江沿革——此一段正禹贡北江,古称天堑巨浸,后世以其容纳百流,朝家于海,称之为大江。又以其奔放荡潏,浩瀚千里,更称曰长江,唐以前南自凤台山南迤西而北直至卢龙山,其下皆江流所经。南唐以后,江流西徙,洲诸蒙密,江山形势,遂以岁迁。源由——西自上游安山,经由芜湖,至慈姥港,入江甯县境。又东北经烈山港

  • 文章上海市地名雅稱集錦

    来源期刊:《浦東》 69、70  作者:周健 出版时间:1992-09-30
    关键字: 长江门户 经济贸易 购物天堂 小杭州 东方明珠

    长江门户」—上海在中国大陆海岸线中部。长江口南岸,中国沿海南北航线的中枢和对外贸易港,为长江流域出海的门户,故有「长江门户」之称。「江海通津」、「东南都会」—是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和世界著名的港口城市,南北交通、贸易枢纽,故有「江海通津」、「东南都会」之称。「购物天堂」—在中国东部海岸中心,全国最大工商业城市,全市有零售商业网点数万家,市区和郊县还设有数百个集市贸易点,故有「购物天堂」之称。「中国橱窗」—南京路位于上海中心,中国最大商业街,每天有一二

  • 文章崑崙山脈萬山的根幹、千水的源頭 西北的頸項、全國的脊梁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3期  作者:張維一  出版时间:1985-07-01
    关键字: 昆仑山脉 古今文献记载 地形图 长江 黄河

    亦高达七千八百二十公尺,穆斯塔格山亦高达七千二百八十一公尺。**窃据大陆后,为了加紧控制边疆,除在南疆修了一条环绕塔里木盆地的大公路以外,还从该公路的重站,新疆西南角的叶城,向南转东,经赛图拉,过普沙山口,再南折经大红柳滩、海吉兰加、直到藏境,再过碟木珠尔山口及丁果山口以至罗多克,修了一条相当高级为世界瞩目的公路,把新疆和后藏连为一体,曾引起了印度的极大不安。这是唯一横跨喀喇昆仑山的战略性公路,它把新疆和西藏连为一体,値得注意。四、长江、黄河,是我国两大

  • 文章夢圓三峽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1卷 第12期  作者:施志剛 出版时间:1999-12-10
    关键字: 长江三峡 石宝塞 万县 奉节县 瞿塘峡 黄牛峡

    有人问我,为何画这么长的长江三峡图?起因在十多年前,好友马纪壮先生八秩寿诞,我与内人陈梅花合画一幅松鹤长春图为他祝寿,他的客厅有一幅长江三峡图画是梁又铭先生之大作油画,马先生指著那幅画说,他在大陆训练海军操演都是在长江,在野战训练演习在三峡,所以对三峡地形、地物、地势及峡谷气候都很有硏究,留下三峡之情怀,他说三峡处处是画景,他希望我去三峡一游,并把这幅天然美景画成一幅长卷画,所以我时记在心中。长江三峡天然美的山水长廊,雄伟峻拔的瞿塘峡,多幻多变的巫峡,神

共7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