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铁路共返回2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简介陇海铁路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5卷 第2期  作者:辛子方  出版时间:1983-06-01
    关键字: 陇海铁路 西宝铁路 西潼铁路 图纸

    横贯我国版图一条最长的铁路,就是陇海铁路,原来西自甘肃省陇西为起点,东至故鄕,江苏省的海州为终点,故取名为陇海铁路,横串甘肃、陕西、山西、河南、江苏等五个省份,抗战胜利后,西端延长至兰州、东端延至连港港,全长约一千七百一十多公里。 国父孙中山先生所着实业计划中的陇海铁路,还要延长至新疆省迪化,另外由徐州纵贯的津浦铁路,和郑州纵贯的平汉铁路,对国家之交通运输,贡献极大。故鄕海州,为陇海路的东端终点站,连接海运交通,也可以说是起点站。笔者因关心故鄕事物,也就

  • 文章铁路瓯海西线工程将全面开工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1卷 第2期  出版时间:1995-04-01
    关键字: 铁路 瓯海 工程

    本报讯 金温铁路瓯海段西线工程4月份将全面开工。该段工程全长24公里,途经双潮、临江、上戌、郭溪、娄桥5个乡镇,需完成路基土石方110万施工方,大、中、小桥梁9座,隧道11座,涵洞101个。其中包括温州段唯一一座特大桥——藤桥江特大桥、大毛山隧道等重点控制工程。3月底,瓯海区铁路建设指挥部将完成该段所有合同签订任务。(张韩杰 苏小英)

  • 文章贺青藏铁路全线通车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8卷 第3、4期  作者:徐文溪  出版时间:2006-12-01
    关键字: 青藏铁路 竣工贺词

    一、雪域高原馳鐵龍,工人智慧力無窮。敢于超越創奇蹟,藐視困難氣貫虹。意志堅强挑極限,勇肩重擔上巓峰。繼承築路英雄志,不朽功勛萬世崇。二、鐵龍天路御長風,雪域高原瑞氣融。鼓樂歡騰迎喜慶,彩旗狂舞映天紅。長期夢寐靑藏路,轉瞬飛蛟越頂峰。光耀千秋垂史冊,神州煥彩預興隆。

  • 文章漫談連雲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5卷 第32期  作者:王公璵  出版时间:1984-11-15
    关键字: 连云港 陇海铁路 海港测量 铁路建设 行政机构

    關於江蘇省政府開發連雲巿,以及設立連雲巿政籌備處設置連雲巿政府經過,原擬撰文予以叙述,比閱本社故編輯委員國大代表連雲王公璵鄕長遺作漫談連雲一文,紀述頗爲詳盡有爲余所未悉者,特爲刋載,以饗讀者。(編者)

  • 文章高密孙文轶事——胶济铁路兴建血泪史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1卷 第2期  作者:孫希宗 出版时间:1995-09-20
    关键字: 胶济铁路 抗德阻路活动 孙文

    在我家鄕,孙文之名,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当我幼小尙未入学读书的时候,老祖母就向我讲述他的传奇故事。这位孙文,虽然是个英雄好汉,但却不是现在人人皆知的国父孙中山先生。孙文原名孙玟,又名孙玉,咸丰五年(一九五五年)生于山东省高密县官亭村。少年曾入私塾,稍读诗书,但他系以务农为生,是个道道地地的庄稼汉。一八九八年(光緖二十四年)淸廷与德国签订「中德胶澳租借条约」,而于同年九月,德方单独设立「华德铁路公司」,开始修筑胶济铁路。翌年六月间,修到高密县境,强占农田

  • 文章口蘑風味憶張垣

    来源期刊:《察哈爾省文獻》 第7期  作者:黎澤霖 出版时间:1980-07-01
    关键字: 平绥铁路 中山公园 赐儿山 云泉寺 蘑菇

    一 张垣风貌从北平乘平绥铁路车出南口、居庸关,便可见一片塞外风光出现在眼前。这儿因地倚长城,既有关塞雄奇之美,又有「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之感。每当夏秋之间,但见翠岩红叶,冬日则冰雪嵯峨,景皆动人心魄。察哈尔省会张家口(原万全县地),习称张垣。这儿北蔽长城,南环洋河,河水由北而南,直贯全市,南流而汇于永定河。市东、西有山对峙,形胜天成。张家口是我国陆路的大商埠,为内地各省通蒙古的要道,也是军事据点及商业重地之一。由张家口有公路可通达外蒙古的库伦

  • 文章泛亚铁路打造亚洲黄金走廊中国与东盟的物流走廊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21期  作者:陳證升 出版时间:2008-07-10
    关键字: 泛亚铁路 物流走廊 工程简介

    文·陈证升提供由马来西亚捐赠的铁轨几经波折抵达泰国与柬埔寨边界,等待运入柬埔寨铺建逾四百公里长的铁路。二〇〇七年初,柬埔寨将开始铺建衔接波贝至诗梳风长达四十八公里的铁路网。来自马来西亚的另外五车铁轨也将在十二月陆续运抵柬埔寨,预料将在二〇〇九年完成铺建铁路网工程,以连贯中国及东南亚的泛亚铁路,寻回「失去的铁轨」拼图。此举让拖延了逾十年的泛亚铁路计画亮起了希望之灯,也为广西「泛北部湾经济合作」提供了新的契机。泛亚铁路一旦建成,又一个亚洲大陆铁路桥将出

  • 文章第三次乘青藏铁路入藏记五亿立方公尺原始森林是中国幸存财宝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20期  作者:封之泉 出版时间:2008-04-10
    关键字: 进入西藏 原始森林 青藏铁路 所见所闻

    文·封之泉(注:日喀则市内的“扎什伦布寺”的入口)三月十六日我由拉萨东部汽车总站,乘搭大型巴士赴西藏东部林芝地区「八一」鎭。车站不售票,由私人承包大巴士,议价为人民币八十五元(本文均人民币计),全程四百二十公里。八一鎭是藏东林芝地区中心城鎭,是毛纺织、木材加工新城鎭,产呢绒、毛绒,川藏公路经此,但川藏公路非常崎岖,大陆各省入藏多经青藏公路或青藏铁路,人口约一万多人,二〇〇六起,林芝机场飞机直飞成都,林芝东南的墨腹,察隅地区在海拔二千五百公尺以下谷地居然还

  • 文章盛宣懷與清末建設

    来源期刊:《江蘇文物》第2卷 第4期  作者:易君左 出版时间:1978-10-10
    关键字: 盛宣怀 商船 电报 海关 铁路

    上海织布局厂被焚,鸿章以洋货纱布,进口日多,非另设机器纺织厂,不足以敌洋产而保权利,乃命盛赴沪,会同江海关道,商明前办绅商,一面规复旧局,一面招集新股,就原址设立华盛总厂,又劝告华商分设大纯、裕源、裕晋各厂,布置年余次第开办,而盛实以督办负统筹之责,盖中国纱布工业之有今日规模,盛亦开山之一人也。在甲午以后,盛在政治上之地位既日趋重要,其所从事之建设事业,亦更与国家之命运有关,兹略记其筑路与开鑛两事。盛与铁路之关系,自光緖二十二年开去津海关道缺,以四品京堂候补

  • 文章永州交通古今談

    来源期刊:《东安文献》 第17期  作者:蔣禮瓊 出版时间:2003-01-01
    关键字: 永州 古今交通 历史变迁 湘桂铁路

    郡、象郡,将五十万罪犯遣往五岭戌边和越民混杂居处。这样大规模的粮草运输都是通过湘江灵渠开通完成的。以后,由于历代不断维修改进,技术逐渐完善,灵渠的作用日益扩大,是二千多年来岭南与中原地区的主要交通线路,对岭南的政治、经济、文化有重大影响。一九三六年和一九四一年,奥汉铁路和湘桂铁路相继通车灵渠的航运才逐渐停止。湘桂铁路通车后,经过东安和永州祁阳的小部份,还有七个山区县,只通公路到县城。如连接祁阳、芝山、双牌、道县、江华、江永的二〇七国道为三、四级公路,以江华

共27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