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鄢陵共返回1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鄢陵县河川槪况

    来源期刊:《鄢陵雜誌》 第3期  出版时间:1988-01-15
    关键字: 鄢陵县 河川 概况

  • 文章鄢陵县岗陵槪况

    来源期刊:《鄢陵雜誌》 第3期  出版时间:1988-01-15
    关键字: 鄢陵县 岗陵 概况 海拔

  • 文章花都賦

    来源期刊:《鄢陵雜誌》 第25期  作者:軒轅鴻瑞 出版时间:2013-01-01
    关键字: 鄢陵 花都 历史沿革

    而蜿蜒中穿。地处亚热北温过渡带兮,四季分明等寒暖;花卉南北互种必经驯化兮,其地理优势独厚于天。「平安通道」、「中国花木第一县」兮金牌闪耀;「园林县城」、「平园绿化红旗县」兮锦旌高悬。「腊梅冠天下」兮有明即显,「美景胜江南」兮今朝盛传。中外名花荟萃兮向誉神州枝花都,消闲往返便捷兮近称郑州之后花园。斯乃今之名县鄢陵,古之国号曰「鄢」。鄢陵也,历史悠远,文化灿烂,曾称安陵,隶属屡嬗,周初封国,汉初置县。鄢国故城,枕「双洎」而筑基;故城遗址,历日月而圮残

  • 文章鄢陵县古今名胜集萃

    来源期刊:《鄢陵雜誌》 第25期  作者:縣政府 出版时间:2013-01-01
    关键字: 鄢陵县 历史沿革 鄢陵古今名胜集萃 序言

    弘扬灿烂古文化谱写辉煌新篇章鄢陵县委书记:袁宝根题词鄢陆地处中原腹地,茫茫沃野,浩浩平川,含黄淮之秀气,沐五岳之灵光。物华天宝,钟神州之毓秀;人杰地灵,承华夏之文明。鄢陵历史悠久,早在8000年前已有人类活动,足迹遍及溱洧两岸,更有上古先贤在此播撒文明,诸如「许由隐耕」、「大禹浚洧」,「彭祖探鄕」等,上溯先民文明之渊源,下启后人恢弘之大气。西周武王初(约前1027年)封为鄢国,鄢人筑城为防,安邦而居,首开国人「筑城建池」之先河。其后烽烟迭起,鼓角争鸣,郑

  • 文章鄢陵县概述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9卷 第7期  作者:于榮岑 出版时间:1977-07-25
    关键字: 鄢陵 沿革 行政 地理 风物

    壹 沿革鄢陵、以河南省隶之县而言,虽非大者(人口约卅六万,土地面积约两百平方公里),但在历史上却是赫赫有名之郡。周朝时称为鄢国,春秋时为郑武公所灭而并入郑国改名为鄢陵。史记有载:「郑庄公廿二年,庄弟叔段袭郑,败入于鄢,公伐诸鄢而灭之」。古文观止首篇明载:「郑伯克段于鄢」,此乃着明之弟不恭兄不友的历史故事。晋楚泓水之战,亦即鄢陵以北之泓水。战国时一度改称为安陵。汉高帝十二年以县人朱濞者职都尉,起兵击项藉有功,封为鄢陵侯,食邑两千七百户(始乃复名为鄢陵

  • 文章鄢陵简介

    来源期刊:《鄢陵雜誌》 第14期  作者:縣政府 出版时间:1999-01-01
    关键字: 鄢陵县 简介 气候 交通 工业发展

    鄢陵地处河南省许昌市东部,辖马栏、张桥、南坞、陶城、望田、只乐、大马、柏梁、陈店、马坊、彭店十一个乡及安陵镇 总面积八七一·六平方公里,总人口五十八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三万人鄢陵历史悠久。史籍传载,周武王灭商后,分封天下,融氏的后裔即受封于此,称鄢国。刘邦灭秦后,遂置鄢陵县。东汉末年,曹操迎汉献帝迁都许,促进了鄢陵繁荣。尤以北宋定都开封后,鄢陵凭水陆交通之利,成为京都门户,一时间五业兴旺 朝中重臣范仲淹、韩琦、苏东坡等都曾先后来这里游赏玩乐,赋诗唱和

  • 文章鄢陵县行政区情况统计

    来源期刊:《鄢陵雜誌》 第3期  出版时间:1988-01-15
    关键字: 鄢陵县 行政区 资料统计

  • 文章河南省鄢陵县况概述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14期  作者:于榮岑 出版时间:1977-07-03
    关键字: 鄢陵县 德星台 陶城 博爱公园 解元坊

    壹、沿革鄢陵、以河南省隶之县而言,虽非大者(人口约卅六万,土地面积约两百平方公里),但在历史上却是赫赫有名之郡。周朝时称为鄢国,春秋时为郑武公所灭而并入郑国改名为鄢陵。史记有载:「郑庄公廿二年,庄弟叔段袭郑,败入于鄢,公伐诸鄢而灭之」。古文观止首篇明载:「郑伯克段于鄢」,此乃着明之弟不恭兄不友的历史故事。晋楚泓水之战,亦即鄢陵以北之泓水。战国时一度改称为安陵。汉高帝十二年以县人朱濞者职都尉,起兵击项藉有功,封为鄢陵侯,食邑两千七百户(始乃复名为鄢陵

  • 文章鄢陵县况槪述

    来源期刊:《鄢陵雜誌》 第1期  作者:于榮岑  出版时间:1983-09-01
    关键字: 鄢陵县 沿革 疆域 文物 物产风俗

    本文经征得作者同意,转载于「河南同鄕」三十四期壹、沿革「鄢陵」以河南省隶之县而言,虽非大者(人口约卅六万、土地面积约两百平方公里),但在历史上却是赫赫有名之郡。周朝时称为鄢国,春秋时,为郑武公所灭而并入郑国乃改名为鄢陵。史记有载:「郑庄公廿二年,庄弟叔段袭郑、败入于鄢,公伐诸鄢而灭之。」古文观之首篇明载:「郑伯克段于鄢。」此乃着明之弟不恭兄不义之历史故事。晋楚泓水之战,亦即鄢陵以北之泓水。战国时一度改称为安陵。汉高帝十二年,以县人朱濞者职都尉,起兵击项籍

  • 文章鄢陵县的长寿者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56期  作者:于榮岑 出版时间:1987-10-03
    关键字: 鄢陵县 郑士能 李孟成 丁石头 农业社会

    人们,活到老学到老,不怕老不服老,虽在古稀之年,仍要和年靑人一样,去努力事业,发挥潜力,天天忙永不老。所以我们应该就其积极意义,年纪虽然到了七十岁,仍要从事自己所能做的事,锲而不舍,全力以赴。千万不可整天愁眉苦脸,坐以待毙。鄢陵县的长寿者我从宋史及文献志鄢陵县文等历史文献查考,我鄢陵县的长寿者很多,特分述如后:在明朝时计有:㈠郑士能,寿至九十,诚信待人,恩赐七品寿官。㈡韩龙,字腾霄,热心助人,寿至九十八岁。㈢郑臣字南庵,乃笃行君子,寿至一百零三岁。二、在淸朝时计有㈠李孟成

共12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