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郡县共返回1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秦代,初置郡县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6卷 第3期  作者:傅斐然 出版时间:1994-03-10
    关键字: 秦代 郡县 浙江 会稽

    战国后期,梁襄王问孟子:天下怎样才得安定?孟子答道:统一才能安定。(「天下恶乎定?吾对曰:定于一。」见《孟子·梁惠王》)荀子也主张天下为郡县,四海成一家。儒家的这些思想,反映了当时人们厌恶战争,要求统一的愿望。公元前二二一年,秦王嬴政结束了诸侯长期割据的局面,统一了全中国,建立了以咸阳为首都的幅员辽阔的国家,并且创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树立了绝对的皇权,自称始皇帝。周代以来封国建藩的制度,与专制皇权和统一国家不相容,必须改变。秦丞相王绾曾请封

  • 文章梁西魏周北四川疆域沿革考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19期  作者:龔煦春 出版时间:1972-07-01
    关键字: 郡县制度 北周 疆域 沿革

    梁制于梁益二州之外,增置诸州,以州统郡,郡县制度,为之一变,对于前代州郡,损益殊多。于时益州之外,增置东益、北益、绳、江、靑、泸、戎、楚、信、巴、巴东、万、渠、邻、黎、新、南梁、北巴、邛、嶲二十州。又于旧制二十郡外,于都安县置齐基郡,于汶山县置北部郡,于武阳县境置怀仁郡及席郡,于故犍为郡置六同郡,于临江县置临江郡,于曾口县置归化郡,于义阳县置义阳郡,于伏疆县置木门郡,于永康县置万荣郡,于始宁县置遂宁郡,于其章县置哀戎郡,于符阳县置其章郡,于宣汉县置伏虞郡

  • 文章有關松江一項文獻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5卷 第3期  作者:陸寰廷  出版时间:1977-08-15
    关键字: 松江 同乡 旅台 《元和郡县图志》

    很多同鄕曾一再谈起纂编「鄕志」一事,这实在是一件有意义的工作,旅台同鄕,对此十分需要,尤其是年靑一代,他们生长在台湾,对故鄕的认识太少了。最近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里,笔者在友人处看到了一部「元和郡县图志」。全书分四十卷,六大册,字迹整齐娟秀,比印刷还漂亮。这一郡县图志,完成于唐宪宗元和年代,为一南宋时代的手抄本。在汉书「江南道上,对吾松有几段记载:「华亭(上吉州二百七十里)天宝十年,吴郡太守赵居贞奏割昆山,嘉兴与海盐三县置。(天宝十年为公元七四二年—笔者注

  • 文章廣西郡縣沿革誌略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65期  作者:第三回廣西年鑑 出版时间:1994-07-10
    关键字: 郡县改革 地方划分 历史变迁

    自来郡县因革,广袤异同,恒依时代而变迁。本省古为百越种族聚居地,秦始皇命王翦略百越,置桂林(即今桂林、平乐、苍梧、桂平、邕宁、柳江、宜山、思恩及广东之高要,罗定一带。)象郡(即今之天保、百色、龙州一带,及广东之灵山、钦县、海康、海南岛并安南之一部。)是为本省入中国版图之始。汉武帝平南越,置苍梧、郁林诸郡,隶交州刺史;平乐以北为零陵郡,隶荆州刺史。是时,本省之地,分领于荆、交二州。三国吴黄武中,又分交州之南海、郁林、苍梧、高凉四郡,置广州。晋永嘉中,又分始

  • 文章眉山縣志序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31期  作者:楊衛星 出版时间:1973-07-01
    关键字: 眉山 县志 序文 郡县 原文

    郡县之有志,犹国之有史也。溯其初,盖滥觞于常璩之华阳国志。后代因之,著作日繁,然皆无一定体例可沿,分门别类,互有出入,要亦无关宏旨。所难者在采辑详核,鉴裁精当耳。眉山自唐宋以来,人才辈出,故家遗俗,皆足以启迪后进。历明季献贼残毁,几无故典可稽。淸初经贤太守勤事捜求,凡百余年,易稿数次,至嘉庆中始成定本。越十余年,续成一卷,迄今又百有二十年。惟光緖初拟修一次,仍未成书,仅遗残稿二十余板。盖兹事体大,抬遗补坠,亦綦难矣!民国二年,政府通饬各县设局修志,功令屡

  • 文章忠州志序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17期  作者:吳友箎  出版时间:1972-05-01
    关键字: 忠州志 序文 简介 原文 郡县

    郡县之有志,所以征文献也。志不辑则文献无征,辑志不善则文献舛谬,不以传信而以传疑,其弊尤甚于不辑。忠州自唐以来,幷无专志,向有抄本,藏诸黉宫,未尽善也。会大府辑省志,通札采收,前刺史张公星炜,遽以抄本上呈,今省志所载,多所摭取。内熊文稷桃花鱼记,孝廉熊君履靑之祖也,省志误作宗人。熊君喟然曰:是乌可数典而忘哉!我太高祖干一公鎭永嘉时,欲修州志而未逮,厥后高祖谓公公,曾祖又宣公,祖艺九公,父伯也公,历世积学不倦,咸有记载,是乌可数典而忘哉!爰辑祖父遗箧,手

  • 文章有關吾松一項文獻

    来源期刊:《松江鄉訊》 第11期  作者:陸震廷 出版时间:1971-04-01
    关键字: 中国历代 典籍 松江 《元和郡县图志》

    很多同鄕曾一再谈起篡编「鄕志」一事,这实在是一件有意义的工作,旅台同鄕,对此十分需要,尤其是年靑一代,他们生长在台湾,对故鄕的认识太少了。最近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里,笔者在友人处看到了一部「元和郡县图志」。这一郡县图志,完成于唐宪宗元和年代,为一南宋时代的手抄本。全书分四十卷,六大册,字迹整齐娟秀,比印刷还漂亮。这一部书是淸初大作家「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藏书,上面盖了「长白敷槎氏堇斋昌龄图书印」,及「栋亭曹氏藏书」之章。在汉书「江南道」上,对吾松有几段记载

  • 文章(忆古溯源)柏业骜奇话九原

    来源期刊:《綏遠文獻》 第26期  作者:張貴 出版时间:2002-12-01
    关键字: 九原 越武灵王 郡县制 秦始皇 郦道元

    春夏之际,晴空万里,当你登上召湾村后的高坡时,土默川尽收眼底,北面青山横卧,南面滚滚黄河倾述著悠悠的岁月,古渡、古道、古城、古长城的历史沧桑和多少风流人物的往事顿时会浮现在你的眼前,这时你才会领悟到为什么两千年前这里会有九原城邑。九原是中国最早设置的郡县之一周代,今包头九原区麻池一带称太原,越武灵王二十六年(公元前三〇〇年),『复政中山攘地,北至燕、代,西至云中、九原。』越武灵王占据九原后,始派吏携奴戍边。此史实是《史记·越世家》记载的。《史记》成书

  • 文章武進的鄉治區域(二)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90期  作者:北苑  出版时间:1976-03-15
    关键字: 武进 乡治区域 秦制郡县 三十六市乡 乡镇区划

    过大,只有升东升西的析置应在明代,因升东鄕独一的鎭坂上,至明代始形成街巷,未成街巷以前,实无成鄕的条件。或以鄕区不可能有如此之大。须知古代的鄕,本来很大,据周礼所载,五巡为鄕,万二千五百家。当时人口稀少,一鄕有万二千五百家,其区域辽濶,可想而知。秦制郡县,大县万户以上称县令,小县减万户称县长。与周代相比,周的一鄕,约与秦的一县差不多,秦时县下的鄕,自比周代的鄕为小,然仍旧很大。秦制十里一亭,十亭一鄕,一里到底几多户,迄无定说,以故鄕不会超过万户或只几千户。但

  • 文章西北歷代地方行政區劃沿革略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6期  作者:本社資料室  出版时间:1986-04-01
    关键字: 西北地区 行政区划 历代沿革 北乌拉特 郡县辖区

    北烏拉特旂一帶,皆是其地。郡治九原,轄縣共十六:⑴九原——漢置,故城在今綏遠烏拉特旂北部。⑵固陵——闕不可考,按故城當在今陝西東北部。⑶五原——漢置,今仍舊名。⑷臨沃——漢置,故城在今綏遠烏拉特旂東北部。⑸文國——闕不可考,按故城當在今陝西東北部。⑹河陰——漢置,故城在今綏遠鄂爾多斯黃河西南岸。⑺蒲澤——闕不可考,按故城當在今陝西楡林縣境。⑻南興——漢置,即今陝西府谷縣。⑼武都——漢置,闕不可考,按故城當在今綏遠烏拉特默境。⑽宜梁——漢置,故城在今綏遠烏...

共12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