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连云港共返回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连云港到连云巿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5卷 第11期  出版时间:1979-08-15
    关键字: 连云港 位置 交通 国防 生产

    一、连云港名称之硏究连云港者,即 孙总理实业计划中第三计划第四部中之海州二等港是也。然而既曰海州,何得改为连云港,个中原因,实具有下列二种理由:㈠总理实业计划自序中有云:「……至其实施之细密计划,必当再经一度专门名家之调查,科学实验之审定,乃可从事,故所擧之计划,常有种种之变更改良,……」观此,知一切计划,常有改良之余地,况言海州二等港,实泛指海属海岸而言也,故其位置,有选择之必要。查海州沿海诸地,其能具海港资格者有三:一曰连云(旧名老窰),二曰临洪口

  • 文章连云港保卫战的重大历史意义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7卷 第2期  作者:楊東野  出版时间:1995-06-01
    关键字: 连云港保卫战 历史意义 抗战历程

    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日军在芦沟桥无故发动侵华战争,我全国军民同胞,一致奋起,团结抗日,经过八年长期苦战,终于在一九四五年八月十四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我国得到最后胜利。于今刚好五十周年,我们在兴奋之余,连想到我连云港抗日保卫战,自一九三七年七月到一九三九年二月,共一年七个月,在这段时间里,虽歼灭了无数日寇,但我军民同胞亦死伤不少。牺牲已到最后关头,惟有牺牲到底,为求民族生存,连云港保卫战,具有两个重大意义:一、发扬我民族正气,大煞侵略者之气燄。一九三七年

  • 文章連雲港市三個快速環線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8卷 第2期  作者:本社  出版时间:1996-06-01
    关键字: 连云港 快速环路 地图 地方志

    據新聞報導指稱,連雲港市爲開拓現代化港口城市,在一次交通工作會議上提出三項快速環線架構,分別是東環、中環以及西環。東環圍繞港口、經濟開發區,經宿城隧道、大島山、大板跳等處,與寧海高速路相接。中環圍繞新浦以東至經濟開發區之間各城鎭,連接沿海大道、新墟一級公路、寧連高速公路,以及連徐高速公路。西環圍繞新浦、海州兩區,連接高速公路、寧連一級公路、連徐公路及三一〇國道。上述三環快速線如果眞能完成,其對連雲港市未來經濟發展的助益,即確實可觀了。連雲港市三條快速環線...

  • 文章江南·渤海·海東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4卷 第3期  作者:張樹莊  出版时间:2002-09-01
    关键字: 连云港古称 江南 渤海 海东 历史考证

    在閱讀地方文獻的時候,像「蒼梧」、「郁州」這類代表連雲港市古代名稱的詞耳熟能詳,不難理解。但有時會出現「江南、渤海、海東」等詞,則有些令人費解了。這裡就這幾個詞的地域範圍、使用時間作一簡介。《李氏音鑒序》中有一句:「松石固北人,從兄宦游于江南。」李汝珍字松石,乾隆四十七年(一七八二),隨兄李汝璜來海州,著有《鏡花緣》、《李氏音鑒》等書。這裡的江南明顯是指海州,但爲什麼又說是江南呢?又《安樂堂邵氏族譜》說得更淸楚:「考其宋元間,世居山東,至明初始自莒州遷往...

  • 文章漫談連雲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5卷 第32期  作者:王公璵  出版时间:1984-11-15
    关键字: 连云港 陇海铁路 海港测量 铁路建设 行政机构

    關於江蘇省政府開發連雲巿,以及設立連雲巿政籌備處設置連雲巿政府經過,原擬撰文予以叙述,比閱本社故編輯委員國大代表連雲王公璵鄕長遺作漫談連雲一文,紀述頗爲詳盡有爲余所未悉者,特爲刋載,以饗讀者。(編者)

  • 文章連雲港市現況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0卷 第1期  作者:資料室  出版时间:1988-03-01
    关键字: 连云港 行政区划 经济建设 港口建设 风景区 铁路建设 风景照片

    兔、对虾、花生仁、蜂蜜等产品则外销欧美等地。一九八五年九月,规划面积为十平方公里的连云港经济开发区全面动工兴建。这个开发区紧靠陇海铁路,离港口九公里、机场四十二公里,交通方便。预计到「七五计画」(一九八六至一九九〇年)完成时,建成的开发区面积将为一点三平方公里,拥有企业八十至一百个。连云港港口建在后云台山北麓沿海,是一个岩岸式天然良港,目前已有十八个泊位,年呑吐能力达二千万吨;现正大规模进行扩建工程,预计在本世纪末可形成五十多个泊位、五千多万吨呑吐能力

共6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