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辛亥共返回3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辛亥苏州光复实录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3卷 第5期  作者:言冰 出版时间:1971-05-16
    关键字: 光復 辛亥 程雪樓

    关于辛亥年九月十五日(阳历为一九一一年十一月六日)苏州光复实况,世有数说,尤以故考试委员湘鄕张默君女士,以曾躬亲参与其事,所述电促其父伯纯公于九月十四日由柳州过沪返抵苏垣,当夜在护龙街飮马桥其宅内,召开紧急会议,到陆水师及警务同志百余人,当场公举乃父伯纯为都督,经一再力辞,始改推巡抚程德全担任,并由女士本人亲书长达二丈大纛,文曰「兴汉安民」,密遣警员悬挂北寺塔上,此一大纛,遂得迎风招展于靑天化日之下,十五日破晓,吾父女率水陆军警,整队浩浩荡荡,鼓吹入抚署

  • 文章纪念辛亥革命烈士卞小吾先父殉难八十周年座谈会讲词

    来源期刊:《江津》 第38期  作者:卞稚珊 出版时间:1989-01-31
    关键字: 辛亥 烈士 卞小吾 《重庆日报》

    本文为前理事长卞伯理鄕长转来,尊叔卞稚珊老鄕长,在江津县各界纪念革命先烈卞小吾烈士殉国八十周年纪念会的讲词。 ——编者尊敬的各位先生:今天是江津县政协为了继承和发扬革命先烈的精神,隆重擧行辛亥革命烈士卞小吾逝世八十周年的座谈会。我作为烈士的后裔,欣逢盛会,触景生情,使我产生无眼的激动和感慨。回顾八十年前的我,才不过十岁,虽不大懂事,但对那封建王朝的黑暗统治,帝国主义的残酷压迫,以及先父殉难家破人亡的惨烈遭遇,至今犹历历在目。特别是先父从一个封建世家

  • 文章辛亥革命扬州学生军

    来源期刊:《江蘇文物》第2卷 第2期  作者:包明叔 出版时间:1978-08-10
    关键字: 武昌 革命军 辛亥 扬州 学生

    现在距辛亥革命已五十三年,我这年是二一岁,记得那年武昌起义的双十节,是在阴历八月底,扬州城内有三个中学,一是扬州府中学堂,二是两淮中学堂,三是两淮师范学堂。府中学以江甘仪高宝兴泰东八州县为范围,两淮中学及师范,范围较广。府中学经费出于八属,名誉监督是扬州府;两淮学堂经费出于两淮运者,名誉监督是两淮盐运使。三校学生,在八百人左右。武昌革命军起,三校师生纷纷各囘原籍。扬州城有运署银库,那些银两都铸成元宝,每个约合库平五十两或一百两不等,当时来了一位不是革命党

  • 文章张季直与辛亥苏州独立

    来源期刊:《江蘇文物》第2卷 第4期  作者:沈雲龍 出版时间:1978-10-10
    关键字: 辛亥革命 苏州 张季直 清廷

    一、辛亥革命成功之关键距今六十七年前,为逊淸宣统三年辛亥(一九一一)。是年八月十九日(阳历十月十日)革命军起义武昌,公推原任淸军第二十一混成协(旅)协统黎元洪(宋卿)为都督,自是风声所播,各省纷纷响应。其间关系最重要者,为九月十四日(阳历十一月四日)之上海光复,推陈其美(英士)为都督;翌日,苏州宣布独立,由原任江苏巡抚程德全(雪楼)任都督;杭州亦于同日反正,推曾任浙路公司总理及江西提学使之汤寿潜(蛰仙)为都督;时适汉口于九月十日(阳历十一月一日)为淸军

  • 文章莊思緘風格峻整(四)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41期  出版时间:1972-02-20
    关键字: 庄思缄 辛亥革命 孙中山

    辛亥年阴历十一月十三日, 国父孙中山先生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职,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正式宣布成立,改用阳历,即以是日西历一九一二年一月一日,为中华民国元年元旦,启印办公。依据组织法,除设秘书处以胡汉民为秘书长外,设陆军海军司法财政外交内政敎育实业交通九部;各部设总长一人主持部务,次长一人襄助之。各部总长由总统提名,须得代表会同意。 国父初提黄兴长陆军,黄钟英长海军,王宠惠长外交,宋敎仁长内政,陈锦涛长财政,伍廷芳长司法,汤寿潜长交通,章炳麟长敎育。但

  • 文章福建光复之前因后果

    来源期刊:《闽園雜誌》 第17期  作者:王世成  出版时间:1989-11-01
    关键字: 同盟会 黄乃裳 辛亥革命 福建光复

    和英属各地,都拒 总理前往,当时 总理很感叹的说:「如是则东亚大陆之广,南洋岛屿之多,竟无一寸为余立足之地,余遂不得不远赴欧美矣。」十一月五日 总理赴欧洲,十二月十九日转赴纽约,一路顺便向侨胞宣传募集,共得款七万八千余元,其中很多是侨胞变卖产业捐助的。连同在南洋的捐款,已共得十五万七千二百一十三元,超过预定的十万元数字很多。也由此可见当时海外侨胞翘首企望革命成功的殷切了。宣统三年辛亥(一九一一),黄兴在香港统筹部总机关召开发难会议,决定在广州开设两所米店作为

  • 文章辛亥革命•各省响应福建光复前后

    来源期刊:《闽園雜誌》 第11期  作者:鄭行泰 出版时间:1988-11-01
    关键字: 福建 反清 光复 辛亥革命

    福建光复前后」一文系敍述闽省革命同志诸前辈,奋不顾身,驱除鞑虏,推翻帝制,建立民国之史实,特蒐集辛亥以前社团及学堂反清活动,闽省志士起义浴血奋战的经过,以志景仰先烈先哲成仁取义,足以典范千秋。历经考据整理各方片段资料,虽一鳞半爪,以提供关心闽史者之助,并庆祝福建光复七十七周年省庆之纪念。闽省反清·社团活动追怀福建人参加国民革命,事迹甚多,先谈社团活动。「益闻社」设立于光緖二十八年(民前十年)。由郑权、郑祖荫、蔡毅等在福州仓前山古榕书院集会。次年在小岭

  • 文章武昌起義之地理史觀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61期  作者:鄧耀華  出版时间:1981-10-10
    关键字: 地理史观 辛亥革命 地理位置 武昌

    一 地理史觀試釋史學家常燕生敎授說:「史觀,就是我們人類對於過去自己所作成的歷史的一種有系統的解釋。」每個人都會有他不同的史觀,史觀並非歷史哲學家所專有,但作爲一個歷史硏究者,在硏究歷史專題時,若無史觀爲中心,則其硏究必陷於人云亦云,有肉無骨的缺點。史觀卽是歷史哲學,雖然古今學者對史觀的看法各有不同,但歸納起來不外乎「一元論」、「二元論」及「三元論」等三類。其中「一元論」是想用某一種原因來說明一切歷史上的根底,雖不否認歷史上許多重要現象對歷史的影響力,但...

  • 文章辛亥革命河南起义志士的壮烈牺牲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9卷 第11期  作者:張金鑑  出版时间:1977-11-25
    关键字: 辛亥革命 同盟会 河南 烈士 名录

    民国肇造,今届六十六周年。创业惟艰,绍继匪易,鉴往昔,策来兹,値此国庆光辉节日,凡我同胞,应缅怀革命建国的艰难,前哲先烈捐躯流血的惨苦,奋发有为,庄敬自强,成顶天立地之人,为国家尽大忠,宏继往开来之业,为民族行大孝,期使国运昌隆,民族繁盛,俾中华民国能以永久屹立适存于世界。本人籍隶河南,値此佳节,愿略述辛亥革命河南起义志士的壮烈牺牲,籍表尊敬先烈,庆祝国庆,策励将来的至忱。国父所领导的同盟会在河南设有支部。第一任支部长为车钺,第二任为刘纯仁。支部秘密推行

  • 文章胡经武生先与辛亥革命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第7卷 第4期  作者:杜一 出版时间:1979-10-15
    关键字: 辛亥革命 同盟会 人物事略 胡瑛

    鄂诸前辈皆表赞同,乃由白楚香前辈发出电报,国内革命前辈亦力图救,终获减免,改处永远监禁。先外祖廿二岁入狱,廿八岁辛亥(一九一一年)反正方始出狱。狱中幸获狱吏谈国华先生之协助(民元谈公次女公子与先外祖结婚,即余外曾祖父),而平素残酷之狱卒,亦皆成为革命同志。因此得以继续与蒋翊武、刘复基诸前辈组织文学社,策划指导在外同志进行革命,被激发革命情緖从事革命行动者,达千余人。此千余革命前辈,皆系辛亥革命之中坚。故先外祖经武公对于辛亥革命之成功与有力焉。(见党史宋敎仁

共32条记录 1/4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