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资料共返回28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渚滸王氏源遠流長

    来源期刊:《貴州文獻》 复刊第2期  作者:商文立  出版时间:1972-09-25
    关键字: 渚浒乡 王氏 谱系资料

    二人,諟之行谊著者手中无资料,讥则据贵州通志载:「讥幼读书,耻为章句学,高上不仕,岁荒歉尽出所积粟以赈,全活甚众,三举鄕飮,年百岁,诏建坊。」第三代王家柱:家柱郡庠生,娶刘氏,刘年十八归家柱,执妇道,勤织絍、佐家柱读,业益进!试辄列前茅,三入锁关不售,赍志以没。子三人,长祚久,次祚凝,次祚蕃。家柱没时,刘氏年二十七,诸子在襁褓。刘氏苦节事翁姑至孝,其翁姑年皆百岁。第四代王祚久:祚久字象征,明季由拔贡士两任县令,初长蜀酆都县,慈祥恺悌,蜀人德之。次宰湘溆浦县

  • 文章察哈爾省戰前國外留學生曁大專畢業生名錄

    来源期刊:《察哈爾省文獻》 第16期  出版时间:1985-02-01
    关键字: 边陲 落后 依据 调查 资料

    纲目,搜集材料,并礼聘一时名宿,分任纂辑,历时一年有半而全书告成。共分疆域,物产、户籍、执业、政事、蒙古六编末附以大事记,显与传统志书体例不同,实为近代省志开其先河。尤其宋氏等,于长城抗日战役之后,边塞烽火之余,而能注意修志之事,其用心之深远,殊足令人钦佩也已。」今天展阅省志不尽对宋氏肃然起敬,目前能够保有这些资料,也眞是不易了。抗战期间,本省学子随政府撤至后方就读,在内地大学及专科毕业生为数也不在少,无法调查,迄至今日尙无可依据之资料,未能列入。一

  • 文章編纂啓東縣志(臺灣版)序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5卷 第8期  作者:張振宇  出版时间:1978-11-15
    关键字: 启东 县志 物产 资料

    有志书,何由使其了解鄕情,免致数典忘祖?遂有编纂县志之议。顾此时此地,对于撰写县志所需之资料,深感不易蒐集,几经硏讨决定,尽量向各有关方面征求,然后加以分析硏判,撰成『台湾版』发行。俟日后大陆光复,再行补充编印正版。考虑可谓周详。当即推定黄孟刚、范尙文、朱舜耕、陆士岩、袁宗圣诸鄕长为编纂委员会委员,并推范尙文鄕长主其事。越十阅月而志成,余览其内容,深觉章节分明,文字畅达,记事则有条不紊,评断则正确合理,虽引用资料难免残缺之嫌,然际此流亡异鄕之时,能有此项成就

  • 文章漫談丹霞山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3卷 第1期  作者:盧崇善 出版时间:1973-03-01
    关键字: 丹霞山 方志资料 游记资料

    (注:丹霞開山祖師僧今釋(遺墨))丹霞山,在廣東北江仁化縣境。丹霞山開山祖師,明遺老澹歸和尙、善書法,其眞跡之在臺灣省,只薛伯陵先生珍藏有一條幅。現歲次癸丑民國六十二年,回憶余民國十六年時余與仁化地方人士李餘慶、譚燦二、劉玉堂等諸先生開辦仁化中學(現國大代表譚應元,卽當時之學生也。)校設丹霞山上,當時地方不靖,時有匪患,丹霞山,有岩城堡較安全也。縣敎育局長李餘慶兼任校長,余與李耘民劉玉堂兩先生前後代理,余以是住山整個兩年,關於丹霞山文獻,曾流覽丹霞山志韶...

  • 文章国学文献馆之族谱资料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8卷 第3期  作者:鄭恒萃  出版时间:1982-12-20
    关键字: 国学文献馆 族谱资料 资料目录

    族谱为国史之基础,太史公司马迁氏自序:「史记之成,取材有赖谱纪。」是以族谱之功用,不仅攸关一氏一族之史蹟,发扬先德,垂裕后昆,亦为硏究史学之重要资料也。慨自中原板荡,河山变色,固有宗法伦常,均罹浩刼,而氏族谱牒,迭遭秦火矣!国内有识之士,为遵奉先总统 蒋公复兴文化之昭示,乃于民国六十六年组织「中华民国宗亲谱系学会」,以发扬民族精神,团结宗亲巩固国族,致力于**复国,三民主义统一中国之使命。同时与美国犹他家谱学会,相互访问,交换资料,并邀请海内外专家学者

  • 文章「連雲一瞥」序言兩則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7卷 第2期  作者:资料 出版时间:1985-06-01
    关键字: 《连云一瞥》 县志资料 档案资料 序言

    一、嘗考海州爲徐州之域,西有朐山錦屛,東有蒼梧郁州,即雲台山是也。自古在昔地形,久爲重鎭,漢時有田橫被追之城,晉時有孫恩寇海之事,南北朝有僑置州縣之設置,隋開皇有舟師伐陳之創擧,唐宋時幷築鳳凰城以備敵,元明時亦時時有外寇來相侵擾,至前淸順治十八年,以大海茫茫,海盜出沒,屛爲化外,遂有裁海之政策;至康熙十六年,因州人江之之請,仍然復海,內有北北二城守禦一所,額設官兵軍丁,建立墩臺以爲海防,復有徐濱一場(即今板浦場),商賈幅輳,魚鹽桑麻之利,最爲富饒,於是復...

  • 文章談談膠縣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3卷 第1期  作者:張友三  出版时间:1977-06-20
    关键字: 胶州 方志资料 城圩 疆域交通 物产

    一 城圩建制膠縣原名膠州,民國二年始改爲膠縣。縣城分爲內外二城,狀似濟南府城。但是吾膠內者曰城,外者曰圩。淸咸豐十一年春三月知州張廷揚築圩,夏四月廷揚罷,紳民禀留廷揚,幫辨團練並築圩,秋七月廷揚去,圩未成,八月捻匪寇膠入郛,圍城四十餘日始退。縣城東門(迎陽門)裏左側建有劉將軍廟、常平倉、考院、及膠西書院。民國以還,常平倉改設周劉氏小學,考院改設第一小學,膠西書院改設財政局。右側建有民房,民房以南爲達子塋。縣城南門(卽鎭海門)裏左側建有孔廟,大成殿後建有明...

  • 文章湘鄕疆域與建置沿革

    来源期刊:《湘鄉文獻》第1卷 第1、2期  出版时间:1985-03-20
    关键字: 湘乡疆域 建制沿革 方志资料

    疆域湘鄕在長沙府治西南二百一十里。距 京師三千八百四十里,東西廣二百里。南北袤二百四十里。正東至湘潭縣界五十里。抵廣林橋次東至衡州衡山縣界一百里。抵松板橋東南至衡州衡陽縣界一百四十里。抵永伏正南至寶慶邵陽縣界一百六十里。抵太平次南至邵陽縣界,一百七十里。抵臨湘鋪西南至邵陽縣界一百九十里。抵龍山正西至安化縣界一百八十里。抵關王橋次西至安化縣界一百五十里。抵白面市西北至寗鄕縣界一百六十里。抵杉木坳正北至寗鄕縣界七十里。抵石壩東北至湘潭縣界三十里抵馬圫。歷代建...

  • 文章大育鄉誌略

    来源期刊:《湘鄉文獻》第1卷 第1、2期  作者:朱彝訓  出版时间:1985-03-20
    关键字: 大育乡 方志资料 地方概况

    大育鄕位於縣城北方,出城八華里卽入其境。淸李爲三都,民國改都爲鄕,以鄕內有大平原名育大而命之。東西寬約十六華里,南北長三十五華里許,境內田多山少,三十八年淪陷前,人口爲二萬零五百餘人。鄕公所設於石磴子,轄十四個保;全鄕人士間無派系之分,但第七保第九保,却因保內人士意見不和,在處理保務上,自行劃分爲上七保下七保,右九保左九保,爲鄕公所承認,惟未報縣政府正式劃分。鄕長之推選,仍按未廢都時下轄之四個區(區下爲册相當於保),輪流出任。全鄕民衆多以務農爲業,次爲投...

  • 文章現坑村與善人村

    来源期刊:《台北市五华同鄉会会刊》 第1期  作者:羅欽城 出版时间:1991-11-01
    关键字: 现坑村 善坑村 故乡回忆 方志资料

    六十五年前,我出生在現坑。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地方,相信衆多的五華鄕親沒有到過,也許連村名都是第一次聽到呢!它的位置從五華水寨沿河而下,約二十華里,與布頭村隔條大河遙遙相對。周圍是山連山,兩山中間有一條長長的山谷,山谷中間是一條源遠流長的小河,村民就在小河兩岸鑿山構屋而居。因爲村中土地高低不平,坑谷特多,先民觀地取名,就稱這裏爲現坑。現坑村民淸一色姓羅,據說開基始祖叫羅友信,從五華縣城洋彬鄕放樹排沿河順流而下,到梅縣或汕頭求售。途中經過這裏,發現這塊處女地...

共288条记录 1/29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