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行政区划共返回7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武进市鄕鎭行政区划调整方案已公布实施由原五六个鄕鎭调整为三〇个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374期  出版时间:1999-12-15
    关键字: 武进 乡镇 行政区划

    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武进市鄕鎭行政区划调整方案已于十一月廿五日公布实施。湖塘鎭、马杭鎭、鸣凰鎭合并为湖塘鎭,鎭政府驻地湖塘鎭;前黄鎭、政平鄕合并为前黄鎭,鎭政府驻地前黄鎭;寨桥鎭、坊前鄕合并为寨桥鎭,鎭政府驻地寨桥鎭;漕桥鎭、运村鄕合并为漕桥鎭,鎭政府地漕桥鎭;潘家鎭、南宅鄕合并为潘家鎭,鎭政府驻地潘家鎭;礼嘉鎭、坂上鎭合并为礼嘉鎭,鎭政府驻地礼嘉鎭;洛阳鎭、戴溪鎭合并为洛阳鎭,鎭政府驻地洛阳鎭;遥观鎭、剑湖鎭合并为遥观鎭,鎭政府驻地遥观鎭;横林鎭、崔

  • 文章枣阳历代建置与行政区划的演变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13期  作者:姜道章 出版时间:1996-02-01
    关键字: 行政区划 建置 地图

    行政区划,这就是历史地理学中的「沿革地理」,也是「过去地理的重建」。不过,缺乏有关历代枣阳行政区划的正确地图,行政区划界线的确定,并不容易,愈是久远,愈不易确定。作者所根据的材料,主要有四种:第一种是二十五史中的地理志,第二种是谭其骧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2],第三种是潘新藻的《湖北省建制沿革》[3],第四种是枣阳方志,特别是一九九〇年出版的《枣阳志》[4]。枣阳位在南阳盆地的东南部,境内东北部是桐柏山的西端余脉,南部是大洪山的西北余脉,全境主要是唐河支流

  • 文章湖北省行政区划现况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08期  作者:周健  出版时间:1993-07-10
    关键字: 湖北省行政区划 行政区划

    全區總計:六個地區、八個地級市、四十六個縣、二個自治縣、一個自治州、二十二個縣級市、一個林區。(資料截止期:民國七十九年十二月三十一日。)一、武漢市:九區:江岸、江漢、礄口、漢陽、武昌、靑山、洪山、東西湖、漢南;四縣:武昌(紙坊鎭)、黃陂(城關鎭)、漢陽(蔡甸鎭)、新洲(城關鎭)。二、黃石市:四區:石灰窰、黃石港、下陸、鐵山;一縣:大冶(大冶鎭)。三、襄樊市:四區:襄城、樊東、樊西、郊;五縣:襄陽(襄樊市)、南漳(城關鎭)、谷城(谷城鎭)、宜城(城關鎭)...

  • 文章西北歷代地方行政區劃沿革略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27、28期  作者:本社資料室  出版时间:1991-12-01
    关键字: 西北地区 行政区划 历史沿革

    一八八四年)新疆乱事底定,改建行省,划归内地,于是本部便为十九行省矣。地方行政区划,在本部十八行省,则省之下有道、府、直隶州厅、县州厅等级,惟淸之守道巡道,辖区不定,裁设无常,有通辖一省者,有分辖三四府者,各以其职事设立于要地,因时因地,靡有固定,故可以视为地方行政区划之一级,亦可以不视为地方行政区划之一级。至于特别行政区之设官制,尤各因地不同,不能槪述也。本部十九行省中,有山西、陕西、甘肃、新疆四省,属于今日西北之领地,外藩中有内外蒙古及靑海等,属于今日西北之

  • 文章陝西三秦地·縣治知多少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65期  作者:李靜  出版时间:1986-10-31
    关键字: 历史 县志 行政区划

    常與鄕親聚會聊天,每談到咱們陝西省行政區數目時,大家都說「大概是八九十縣」,沒有一個正確可靠的答案,參考資料缺如。近晒藏書,發現民國二十二年四月,上海商務印書局出版,而已絕版的辭源續編,被蠧魚所蛀,珍惜之餘,打開扉頁察看,居然翻到該續編附錄,全省各行政區域表,咱們陝西省所屬之縣,依次排列,共爲九十二縣,眞是「踏穿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服」,不敢獨密,將它提供陝西文獻,以供鄕親參考。另外西安市,已於民國三十六年改爲院轄市,所幸該市原非省轄市,該表並未列入...

  • 文章甘肅省青海省行政區劃分現況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33期  作者:周健  出版时间:1997-10-30
    关键字: 甘肃 青海 宁夏 行政区划 电视台

    民广播电台。二、地、市级:玉树、海西人民广播电台。电视台一、省级:青海电视台。二、地、市级:西宁、海西电视台。三、县级:格尔木电视台。宁夏回族自治区行政区划现况全区总计:二个地区、二个地级市、十六个县、二个县级市。(资料截止期:民国七十九年十二月三十一日)一、银川市:三区:城、新城、郊;二县:永宁(杨和鎭)、贺兰(习冈鎭)。二、石嘴山市:三区:大武口、石嘴山、石炭井;三县:平罗(城关鎭)、陶乐(城关鎭)、惠农(马家湾鎭)。三、银南地区:二布:吴忠、青铜峡;五县:同心

  • 文章西北歷代地方行政區劃沿革略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22期  作者:本社資料室  出版时间:1990-06-01
    关键字: 西北地区 行政区划 历史沿革

    唐李唐统一宇内,因山川形势之便,划全国为十道,以道统州,于是地方区划,遂有极大之变革,兹将当日区划之在今日西北境内者,列述如下:(一)关内道之全部——本道区域,东距河,西抵陇阪,南据终南,北边沙漠,即今缓远河套,陕西中部北部,南及秦岭,西抵甘肃东部之地。统州共二十有二:(1)雍州——即汉之京兆尹,隋改雍州,唐因之,领万年(即明淸之咸甯县,国民以后,并入长安县)等县十八。(2)华州——汉属京兆尹地,西魏改置华州,隋唐因之,领郑县(即今陕西华县)等县三。(3

  • 文章漫谈枣阳县治建制与行政区划历程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19期  作者:羅光煥  出版时间:1996-04-10
    关键字: 棗陽縣 建制 行政區劃

    枣(阳)唐(县)洪(山)公路,直通南北,汉孟公路,横贯东西,呈「十」字形交汇城区。横跨沙河的三座大桥,将新老城区联成一体;汉丹铁路横于城区南端,设枣阳站,东接京广线,西连焦枝线,和襄渝线。枣阳城区以外的里鎭行政区划演变,也相当的繁杂;按太平环宇记,枣阳旧十五鄕;明一统枣阳编户四十五里,洪武二十四年划编覇山、马陂、车桥、崔桥及白露五个里;宏治十七年增编东安、西定、守政、遵教、敦化、居仁、高桥、新一、新二、新三、新四、新六、新九、新十、新十一、新十三及新十四共

  • 文章察哈尔省各县历代行政区划隶属概况

    来源期刊:《察哈爾省文獻》 第2期  作者:編者 出版时间:1978-01-01
    关键字: 察哈尔省 行政区划 隶属 档案资料

    察哈尔省各县历代行政区划隶属及名称对照列表如后附注:(一)察哈尔省北部左右翼八旗及锡林郭勒盟为内蒙古之一部,历周秦汉唐或称玁狁,或称甸奴,或称鲜卑,或称突厥。元明两代均为蒙古牧地,淸代将蒙古各部落,仿满州八旗制,建立盟旗制度。民国成立沿其旧制盟旗组织,仍为蒙古之地方行政制度。(二)大陆变色后,行政,区划与地方称,一再更改,远隔重洋,难得其详名。现据所知,察哈尔省制废除,延庆县改隶—北京—市,左右翼八旗及锡林郭勒盟划入内蒙自治区,其余十八县与张家口市改隶

  • 文章今日温州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5卷 第3期  作者:慕音 出版时间:1989-08-10
    关键字: 温州 行政区划 市区远景 沿革

    十一个少数民族。三、温洲市管辖概况今日温州市行政管辖区域极为庞大,共有两个区和九个县,详如表二所示:表二 温州市行政区划统计表(一九八五年十二月底)四、温洲市区的远景㈠人口—前述鹿城及龙湾两区人口已超过五十万人,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超过三万人(已扣除两区瓯江水域面积二六·五四平方公里),列为全国最高人口密度的城市之一,规划中,推行控制人口政策之下,到公元二、〇〇〇年规划人口为七十万人,一切建设配合措施皆依此人口数为目标。㈡城市规划—确定温州市城市性质为:「我国

共70条记录 1/7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