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行政共返回5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江蘇的考試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 第9期  作者:沈兼士  出版时间:1968-03-31
    关键字: 江蘇 考試 行政 制度

    尙书上说:「天工,人其代了。」又孟子说:「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这都是说明有治法还要有治人,才能使治法得到灵活的运用,以弥补其不足。但无论治法也好,治人也好,国家的大政,总不外乎「用人」和「行政」二者。行政的良窳,全看用人的当否;而用人的标凖,则舍公平的考试制度以外,更没有比较公平合理的方法可以应用了。考试制度是我国古代首创的制度,其见了于经史的,首推尙书舜典所载:「虞舜侧微,尧闻之聪明,将使嗣位,历试诸难。……帝曰:「格汝舜,询事考言,乃言

  • 文章阜宁县民国以来历任行政首长

    来源期刊:《阜宁人》 第3期  作者:吳洽民 出版时间:1985-01-01
    关键字: 阜宁县 行政首长 名单

    按:本資料係發表在江蘇文獻上,輯者吳洽民先生爲江蘇㳈陽人,對考證工作,極爲專精,非常欽佩;特請轉載於阜寧人上俾供吾阜鄕長參考,如有寶貴意見,請賜提出,藉供硏究;如縣志內載吳寶瑜及李晉芳兩先生,任職有誤,已承吳先生參照有關資料予以改正矣,又如胡澤民先生籍貫誤爲阜寧,已經編者徵詢其本人意見,告知改爲祖籍南通現籍句容,王維能先生籍貫似非阜寧,已經編者暫删去從缺待考,請先進鄕長續賜考證補充爲感!—編者—

  • 文章五十年前東北地方之民政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6卷 第3期  作者:王良 出版时间:1976-02-01
    关键字: 东北地区 行政系统 行政划分 特别行政区

    东北之民政东北地区内共分三省及一特别行政区域、东省特别区。即奉天省分三道、五十七县、六旗;吉林省分四道、三十九县、一旗、两设治局;黑龙江省分三道、二十九县、四旗、七设治局以及呼伦贝尔督办公署其下辖四县。热河特别行政区域分一道十五县、二十旗。省之行政长官为省长,管辖全省民政各官及巡防队、警备队等。且依中央政府之特别委任,监督财政、司法及其他特别官署之行政事务。省长公署内置政务厅、财政厅、敎育厅、实业厅,于省长监督指导之下办理所担当及监督之业务。特别行政区

  • 文章记忆中的湖南第六区几位行政专员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第8卷 第2期  作者:張達人 出版时间:1980-04-15
    关键字: 湖南第六行政督察区 行政专员 邵阳城 大劫案 往事回忆

    其他省份的行政督察区我不太淸楚,至于在湖南,后来制定的行政督察区,大槪就和过去府的辖区相当,譬如湖南省第六行政督察区所管辖的为邵阳、武冈、新化、新宁、城步等五县,就是原来的寳庆府的辖境。照理,专署是该设在原来的府衙淸风阁的,却一直逼处在邵阳县政府的旁边,气派就差了一些。湖南高等法院第四分院,原是设在邵城西直街的府城隍庙的,这是湖南省立第二联合中学的校产之一,联中打算卖给私立邵陵中学,高四分院却迁延不肯搬走,似乎当时的法院,还不及此时此地的来得尊严,联中

  • 文章沭阳县行政系统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 特刊  作者:資料室 出版时间:1979-01-01
    关键字: 沭阳县 行政系统 行政局 乡镇公所

    縣公署:民國成立,改稱縣衙門爲縣公署,設民政長,不久改稱縣知事,新設一、二、三科,各置科長一人,科員數人,又置司法承審員一人,秘書一人、會計一人。第一科承辦民政、保安、警政,轄錄事房,承發房,第二科承辦田賦稅收,轄櫃房、庫房,各房有經承一人主其事,第三科主辦敎育,設有督學、敎委若干人,另有民、快,皀三班,民班爲傳達公事等,快班爲逮捕拘押人犯,皀班爲値堂等雜役,各有卯首一人,俗稱頭兒。三班均屬第一科管轄,以上三班及各房,係爲淸代制度名稱。民國仍照舊稱謂與服...

  • 文章名都鼎城話安陽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2卷 第2期  作者:王革勛 出版时间:2010-04-01
    关键字: 安阳市 殷商时代 历史发展 行政规划

    郭老詩讚:「洹水安陽名不虛,三千年前是帝都」。舉世聞名的安陽,歷史悠久,文化豐厚,是殷商王朝中晩期的都城,乃全國八大古都之一。殷墟是司母戊大鼎的故鄉,是華夏文字的搖籃,名列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安陽之名始於戰國,見於《史記》,因趙將廉頗攻魏安陽而得名。戰國當時的安陽城,史稱安陽故城,位於今安陽巿東南四十三里(實際五十餘里),楚旺西南三十里,地處古黃河、漢淇水之北,山南水北日陽,明代教育家崔銑解讀,因於「淇北」,故稱安陽。安陽邑先屬魏國,後入趙國改名寧新中邑,...

  • 文章宣王中興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1卷 第1期  出版时间:2009-01-01
    关键字: 宣王中兴 周宣王 共和行政 历史事件

    周朝代殷而兴,历太王、文王、武王三位圣君,以及太姜、太任,太姒三位贤妃的辅助,至周公辅成王创立基业,礼乐教化,均为后世典范,十传至厉王,暴虐无道,诛杀谤者,人民群起反抗,厉王逃跑。幸有召公存孤,保护了太子,与周公同心合力,共理国事,故称共和行政。及厉王之子姬静立,是谓宣王。宣王因有贤臣辅佐修政,有文武成康之遗风,任贤举遗,拨乱反治,诸侯复宗周,史称「宣王中兴」。宣王青年掌权,宠爱皇后姜氏,经常贪睡不早朝,幸姜后是个贤妇,乃脱去王后的装饰,待罪于永巷(宫内

  • 文章鄢陵縣概述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9卷 第7期  作者:于榮岑 出版时间:1977-07-25
    关键字: 鄢陵 沿革 行政 地理 风物

    。献帝建安廿一年,曹操有子名彰者,少善射而勇猛,数从征伐,因功亦封为鄢陵侯。东魏时由郑隶之颕川郡改属于许昌郡,自宋起改隶于开封府,元、明、淸各代均沿之。民国元年,国制废府立省,即隶于河南省政府。惟在县政督导方面,民国五年改属豫东道,廿年改属许昌第五行政区,列为三等县。等位虽小但在中原文化发展史上确为荟萃重地。贰 疆域与行政鄢陵位于开封以南八十公里,东西狭窄(平均约廿公里),南北深长(平均约六十公里),周围约两百公里,东距扶沟县城廿二点五公里,西距许昌县城四十七

  • 文章北海市、防城港市、欽州市行政區歸屬廣西歷程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16期  作者:陳大英 出版时间:2007-04-10
    关键字: 行政管理 地区调整 划分历程

    自从中共解放中国大陆后,为行政管理上需求,整个大陆地区从名称、省份、地区、县市上都做很大之调整,母省亦不例外,名称上由一九五〇年广西省人民政府,一九五八年广西僮族自治区到一九六五年广西壮族自治区直到现在。另外地域编整与邻界各省亦有多次变更。北海市、防城港市、钦州市(以下简称沿海三市)成为广西新领域,弥补母省缺乏出口良港之缺憾,广西乡亲皆应欢喜若狂,打开双手迎接。由于本会前理事长黄耀羽将军在任期内其合浦籍贯受到争议,但是在任内还是完成会址搬迁重大任务,使

  • 文章紹興師爺鼻祖 汪輝祖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5卷 第10期  作者:張成芳 出版时间:1993-10-10
    关键字: 绍兴 师爷 汪辉祖 行政 钱粮部门

    才智,未必有良好之表现,「时势」倒是制造英雄好机会。汪辉祖之脱颖而出,是际遇与敬业,是时势制造英雄耶。以致上自督署,下到州县。靡不冀得,延揽三折股肱。绍兴师爷、老夫子共同携手开创新猷。在淸一代中,绍兴师爷握行政、钱粮、司法各部门,乃成「吏胥政治」。由封折疆臣、至典史巡检,师爷无不操实权之手。此师爷之被尊奉于大淸政权,地方政府,数百年而不衰之由来。振叶寻根,源出鼻祖,汪辉祖心血之沾漑。笔者之浅见,未识鄕贤为然乎!不过师爷制度、迨民国肇建,时移势易。更何况

共54条记录 1/6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