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董仲舒共返回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漫話揚州

    来源期刊:《江蘇文物》第2卷 第10期  作者:柳絮 出版时间:1979-04-10
    关键字: 扬州 运河 董仲舒 枚乘

    最后一个便说:「腰纒十万贯,骑鹤上扬州」。扬州的别名有几个:广陵、䢴江、维扬、芜城都是。历代名宦、名士、名人很多,人以地名,地以人传,这又是扬州闻名的一个原因。扬州名宦,远古难以稽考,即从汉代谈起,前汉有两人:一为董仲舒,一为枚乘,都是名儒学者。董仲舒,广川人,少治春秋,汉景帝时为博士,下帷讲授,三年不窥园。武帝时,以贤良对天人三策,为帝所重。嗣以为江都相,事易王,易王乃帝兄,素骄好勇,仲舒以礼谊匡正,王敬重之。后坐事废为中大夫,复因言灾异,下狱论死,旋获赦

  • 文章兩漢人才的選拔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1卷 第4期  作者:趙其文 出版时间:2009-10-01
    关键字: 刘邦 刘恒 刘秀 刘庄 董仲舒 人才选拔 选拔制度 人事制度 两汉行政制度 制度优势 制度评价

    共有三途:乡兴贤能,国学考校,诸侯贡士。[1]春秋战国时代,各国长期争霸,为求生存发展,争相发掘及延揽人才,凡有学养专长者,除隐而不见外,大多可获重用。是故「自孔子卒后,七十子之徒散游诸侯,大者为师傅卿相,小者为教士大夫,或隐而不见。」[2]秦灭六国,建立大一统之帝国,在人才选拔方面,虽亦有所变革,但在官制方面,则建立以巩固皇帝地位为核心的官僚制度。秦亡汉兴,因秦「建皇帝之号,立百官之职,汉因循而不革」。[3]是故无论从政治制度或文官制度而言,秦代可谓汉代

共2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