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舟山方言共返回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舟山方言寻踪之十一

    来源期刊:《舟山鄕訊》 第128期  作者:王德南  出版时间:2008-06-30
    关键字: 舟山方言 科势 办酒窠 正月头尾 街头

    过了九月九日,现在已三十三岁了。⑤衔头舟山方言把头衔一词颠倒使用,「衔头」读作「岸头」。如:「现在你当什么官了?是什么衔头?」「头衔」一词始于唐时,唐朝挑选官员须存资历(也即今之档案),先写清以前官衔品阶,再写上拟授予的官衔,新旧相衔接而不断,故称「官衔」也叫「头衔」,方言却把「头衔」两字颠倒了过来使用,就衍化成「衔头」。⑥正月剥瓜子,二月放鹞子放鹞子乃舟山人所喜好。旧时有蜈蚣鹞,手工精致,数十节乘风放于空中,蜿蜒游动,神形极似,叹为观止。此外尚有老鹰鹞

  • 文章舟山方言寻踪之五

    来源期刊:《舟山鄕訊》 第121期  作者:王德南 出版时间:2007-04-30
    关键字: 舟山方言 绿壳 褴褛 考究 心火亢上

    ①绿壳方言中是土匪的别称。此词源于清咸丰元年(一八五一)广东海匪入侵浙江海门,定海、黄岩、温州等地,清军水师抵挡不住,因盗船形似蚱蜢,船壳涂绿色,滨海之民呼为绿壳。据临海志稿载,上世纪四十年代台州土匪如毛。舟山人一听到台州绿壳,无不色变。至今社会安宁,但此词沿用至今。舟山人骂人:你这个人介凶,眼睛像绿壳一样。②褴褛方言念作「褴里」。说这个人衣衫褴褛,家境不会好。今与古同。方言三:「褛裂,败也。南楚凡人贫,衣被丑敝,谓之须捷或谓之褛裂,或谓之褴褛」,今仍

  • 文章舟山方言寻踪之七

    来源期刊:《舟山鄕訊》 第123期  作者:王德南 出版时间:2007-08-31
    关键字: 舟山方言 蛮发三气 独关独塞 至尊宝 尽更半夜

    厂,其形略似龟,子可作酱,有十二足,似蟹在腹下,也可煮食。其尾似刺刀。一九三九年六月舟山陷于日寇,日军士兵常佩刺刀于腰间,舟山人称刺刀为鲎尾巴自此时始,因其形相似也。⑨鲎方言称「虹」为鲎。明时已有此方言。见明徐光启农政全书十一占侯论虹:「俗呼曰鲎。谚云:『东鲎晴,西鲎雨』。」今仍沿用。徐光启为上海徐家汇人,舟山上海均属吴方言区。⑩当直本义指仆人。如:「相辞亲戚邻里,教当直王吉挑着行李迤逦前进」。今方言沿用,意义略有改变,意谓「服侍」,如:「该病一时不会

共3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