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罗山共返回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罗山的历史·文化·古蹟·移民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6卷 第11期  作者:方洪疇 出版时间:1974-11-25
    关键字: 罗山历史 罗山人文 罗山地理特征 罗山传说

    一 夏代的罗山中国之有疆域观念,自夏代大禹始。大禹在虞舜时治理洪水,足迹遍及全国,故对山川形势了如指掌。当大禹受禅为皇帝后(约在纪元前二千二百年),即划分疆土为九州。豫州在九州之中,辖有今黄河以南大部分土地,而罗山在当时属豫州之域。周代实行封建制度后,罗山为谢国辖地,周宣王七年(纪元前八百二十一年)封申伯于谢,谢国首都在罗山县城西北三十里,狮河西岸,古名谢城,在今之高家店附近。嗣后申伯移建国都于信阳,故信阳又名申,罗山的西门名望申门,即缘于此。二 旧县与

  • 文章恭读罗山县志述略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5卷 第6期  作者:方洪疇 出版时间:1973-06-25
    关键字: 罗山县志 方志目录 编纂过程

    一、志史当故宫博物院图书馆的职员将罗山县志递到我手中时,那心情是悲喜交集。喜的是这部县志在二百二十七年前撰修,而且是在罗山城内印刷出版;愚有何幸,能在流亡海外的今日台湾得覩其尊容。悲的是读了这部县志,对罗山之历史了解更深;将来能够囘到故鄕去,山川犹是,城郭已非,尤其是覩物怀人,那心事如何了。这部县志是怎样的一种型式?线装本,木刻版,比现在的十六开本长而略瘦,一律头号字,贡纸印刷,黄色封面,红色书签;计有六册,其厚共有九公分,外裹以蓝色锦函,着实令人见而心

  • 文章罗山县改名四维县始末记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卷 第10期  作者:方洪疇 出版时间:1972-10-25
    关键字: 罗山县 北洋军阀 靳云鹗 地方志

    一 文源阅读中原文献第四券第七期第七页下栏第十三行:「至罗山县有一度改名四维县之说,意义固佳,惟闻仅系陜军岳维峻将军驻节该县时,偶有所感云云」。罗山县一度改称四维县确有此事实。不过,不是国民军之岳维峻,而是北洋军阀之靳云鹗(系北洋政府民国九年内阁总理靳云鹏之弟)。兹就笔者当时所见所闻,据实报导,以向读者。同时,也是地方文献之另一章,乌可不记。二 时局民国十五年八月,国民革命军克复汉口后,其前敌总指挥部尖兵于九月即进抵豫鄂交界之武胜关。北洋之残兵败将退至

  • 文章罗山县方氏源流考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卷 第3期  作者:方洪疇 出版时间:1970-03-01
    关键字: 罗山县 方氏 祖先事略 族谱沿革 字派

    我国历代外患,多自西北来,人民随政府逃亡,多向东南迁移;如浙江、福建、广东人的祖籍,大半出自中原。河南方姓处此动荡时代,自亦流散各地,以今例古,当不为误。二 祖先事略中央研究院图书舘藏有罗山县志,系淸乾隆十一年编修,其功名篇载:「明洪武十四年,方宏中辛酉科贡士。永乐元年,方信中癸未科贡士。正统十二年,方春中丁卯科贡士,曾任新县主簿。正德十四年,方禄中己卯科经魁,曾任华县知事」。査罗山县志全部纪载,自明朝起至淸乾隆年止,至明代以前与乾隆以后的资料俱缺。若欲询问

共4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