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绵江共返回1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拾、氏族世系堂聯:一、氏族簡介)瑞金黃姓世族槪述

    来源期刊:《瑞金文獻》 第2期  作者:黃嘉煥 出版时间:1977-01-31
    关键字: 黄姓氏族 书院 宾兴祠 务农 族谱

    瑞金黄姓,共有三族。其中北关族人口较多,居黄埠头,冈下、黄荆垇、胜潭、铜锣塘、上阳等处。系与石城族同修谱牃;上田族次之,居渡头、新坡、上田等处;再为水南族,居谢坊水南及莱子坑一带。黄姓各族,曾建宗祠于县城西门内,与原绵江书院,今改建宾兴祠之参议会,以及谢洞口毗邻。堂名「类本」,祠宇深邃,除上下享堂外,尙有左右进祠舍。前、左、右三面,均为池塘。每年淸明前后,均有祭祀集会。右侧池塘,本紧接城垣,民国二十五年后,城垣拆除我黄姓父老,曾于新辟之建国路塘岸,筹建

  • 文章(拾、氏族世系堂聯:)三、祠堂聯額

    来源期刊:《瑞金文獻》 第2期  作者:郭建平錄 出版时间:1977-01-31
    关键字: 杨氏祠堂 楹联 宗庙礼乐 祖宗神位 汾阳

    杨氏大祠堂后栋柱联瑞金上阳杨氏大祠堂堂名「睦堂」后栋柱联:圣贤之道德,仁义而已矣,忠恕而已矣;宗庙之礼乐,玉帛云乎哉,钟鼓云乎哉。(杨以任惟节公遗作)杨氏大祠堂中大门联:祠宇启夏坊,水江流,笔架凌霄,蔚起人文承先泽;堂构开象鎭,云龙桥跨,狮峯耸翠,仰酬祖德佑后贤。杨氏叔庄公祠堂堂名「鳣堂」中大门联:东里相公门第,诚斋老子宗风。杨氏叔庄公祠堂上厅天井墈献柱联:雀舘流徽,氏族著西关之美;鳣堂永瑞,图书生东壁之光。西关郭氏祖宗神位柱联世系溯汾阳,想当年八子

  • 文章(拾、氏族世系)旭融府君系下草譜序

    来源期刊:《瑞金文獻》 第4期  作者:楊傳霖 出版时间:1983-01-31
    关键字: 谱牒 府君 西门杨氏 望族 修撰族谱

    我邑杨雨苍先生叔侄已于民国六十九年间,编订家史之草谱,至为完善,兹将其序言,及编后语分录于次(编者)一、序言江西省瑞金县西门杨氏二十四世祖旭融府君系下草谱序姓氏之有谱牒,犹国家之有史乘也。盖所以记源流,述往迹,使后人知景仰,继绳祖武光裕发扬,历千万世而不坠焉。吾族自始祖朝奉府君,于南宋末叶,由兴国县背洞迁至瑞金县上阳,剏立基业,七百余年来,瓜瓞绵绵,子孙繁炽,人文蔚起,为绵江望族。据民国三十七年冬,七修族谱吿竣时,统计有男丁七千余人,依往例妇女不计

  • 文章(伍、故鄕怀旧:)绵江探源记

    来源期刊:《瑞金文獻》 第1期  作者:張屏 出版时间:1974-12-25
    关键字: 地理概况 流域 山川地貌 思乡

    绵江为瑞邑主流,四方支派皆注之。自南门冈以下,广二百余公尺,深可数寻。由县城溯江而上,至水源,可八十里。罗汉巖以上,重峦叠嶂,攀登弗易,城中人罕知其源所自出。余癖爱山水,探胜寻幽,乐此不疲。二十五年秋,好友沈育羣邀游日东,盘桓数日,无以为乐。会张配元先生来晤,吿以喷泉可游。喷泉者绵江之发源处也。余向往斯泉久矣,即偕二君往游焉。由日东西行十余里,至一山,山临水崖,水深数尺,可徒涉,阔可四十步。此江上游也。沿岸而行,有小径,迂迥曲折,陡峭崎岖。行数里,溪岸

  • 文章(貳、故鄉懷舊:)重建賓興祠落成記

    来源期刊:《瑞金文獻》 第2期  作者:楊傳霖 出版时间:1977-01-31
    关键字: 宾兴祠 参议员选举 书院 祖宗牌位 香案

    民国三十四年冬,抗战胜利,中央准备行宪,还政于民。江西省各县普遍擧行县参议员选擧,传霖膺选为瑞金县参议会议长。深以民主政治,重在民意,县议会乃全县民意之立法机关,实有建筑会所之必要。前临时参议会系借城内谢姓私人住宅为会址,房屋狭小,环境欠佳。民国三十五年一月一日,县参议会成立,乃暂迁家祠办公,为一劳永逸,奠定议会基础,经一再与议员诸先生,及地方绅耆筹商,计议数月,众谋佥同。经参议会第三次会议讨论,决议:以绵江书院地址,为重建宾兴祠充作县参议会会址;并

  • 文章(伍、人物傳記:)先考行誼

    来源期刊:《瑞金文獻》 第2期  作者:楊傳霖 出版时间:1977-01-31
    关键字: 望族 公益慈善 正心小学 清明祭祀 抗日战争

    吾家世居瑞金县珠兰厦,绵江望族,奕叶簪缨。先祖奉政大失旭融公,生两子;长伯父家声,谱名家传,字韵三,江苏候补县正堂。次先考,淸赏戴花翎钦加五品衔福建即补分县邑庠生,讳家棠,谱名家侃,又名家懋,字奏廷。生于淸同治元年八月二十三日,逝于民国二十八年五月十八日,享寿七十有八。先妣赖宜人,系先外祖赖公光泮独生女,十九岁归府君,生不肖兄姊八人。伯兄世诚,字信存,年十八入泮授户部主事淸赏戴蓝翎四品衔,娶石城县陈百里侯其琨先生之孙女陈宜人。当吾嫂于归时,交通不便,吾县

  • 文章(陆:怀念故鄕)绵江八景简介

    来源期刊:《瑞金文獻》 第6期  作者:曹春榮 出版时间:1990-06-01
    关键字: 八景 名称由来 地方志 九堡乡 陈石山 罗汉岩

    提起瑞金的山川形胜,人们很容易想到"绵江八景"。然而,由于绵江八景乃是历史产物,几经沧桑,或存或亡。不要说识其"庐山眞面目",就连它们各自的本来所在,也众说纷耘,乃至以讹传讹。笔者不揣冒昧,不避浅陋,翻检典籍,详为考证,写成这一篇文字,仅供读者诸君参考,幷就敎于有识之士。"绵江八景"的名称由来已久。最早见于明代嘉靖壬寅(公元一五四二年)始修《瑞金县志(地舆类、形胜)》:"古称「绵江八景」:一曰绵江浸月、二曰笔架凌霄、三曰浮波烟艇、四曰铜钵云樵、五曰龙

  • 文章绵江诗苑

    来源期刊:《瑞金文獻》 第8期  作者:曾守湯 出版时间:1993-12-31
    关键字: 先贤 周年纪念 青史 风景名胜 人物回忆 诗词作品

    孤台处虔城中,琼阁丹簷叠数重。槛外潆洄章贡水,楼间掩映崆峒峰;环垣树黓疏疏雨,置室花香淡淡风。人事已非景物更,镜头猎取慨无穷。敬悼周公庆光乡前辈前人道冠绵江第一人,抡魁甲第苦修成。禅学儒术融中外,诗格文风贯古今;法统继维持谠论,教化广被树群英。遐升极乐无瑕憾,福寿同归见德行。访瑞金日东水库前人万谷溪流蓄大渊,日东水库蔚奇观。三湖淼色翠峰际,一岛林妍秀岸端;静浪平波堪撒网,和风明月好行船。滨村靉靉隐烟树,舟过无闻鸡犬喧。岳母朱太夫人九秩嵩寿志庆前人婺星矍健登

  • 文章(附錄:)編輯後記

    来源期刊:《瑞金文獻》 第2期  出版时间:1977-01-31
    关键字: 龙珠塔 汤恩伯 工兵 中学 宾兴祠 中华文化

    一、本期封面(底)「犂庭公园」等照片多帧,承张畏柔先生见赠。「犂庭公园」地址在距瑞金县城约三公里之塔下寺。以前建有龙珠塔及寺庵各一座。塔高九层,锁障绵江。层层建楼,可盘旋而上。登其顶,可俯瞰县城全景。国军于民国二十三年冬收复瑞金,汤指挥官恩伯,令工兵兴建,亭台阁榭,广植花木,取「庭犂扫穴」之义,题名「犂庭公园」。二、赖维周校长于三十五年五月,将福幼中学同学录及函件,托熊汝堉先生带交周庆光先生。比抵南京、庆光先生已出掌赣敎,遂搁置。迨三十九年春,熊先生间关

  • 文章(陸:懷念故鄕)瑞金歷史沿革

    来源期刊:《瑞金文獻》 第6期  作者:曹春榮 出版时间:1990-06-01
    关键字: 地方志 扬州域 象湖镇 历史沿革 行政划分

    不为人所重。后发现绵江,下坝溪等产沙金,当时人称为"水金"。又"其地尝掘土得金"。黄金乃稀世之珍,象湖鎭以此日渐被官家看重。唐天佑元年(九〇四年)以象湖鎭淘金场置监。相传"置监时有航浮于水面,色如黄金,人目为瑞"。因取"瑞金"二字为监名(内蒙古博物舘藏有上刻"瑞金监"三字之银锭,是否与此事相关,尙未査实),瑞金之名以此启用。到了五代时的南唐保大十一年(九五三年),始升瑞金监为瑞金县,隶昭信军。宋开宝八年(九七五年)改昭信军为军州,统县如故。太平兴国元年

共11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