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组织共返回1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追憶梅菉防共與抗日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3卷 第3期  作者:侯中一 出版时间:1983-09-30
    关键字: 梅菉 沿革 组织 抗日战争

    麦绍华要求随余赴梅菉巿工作,先至黄塘墟黎宅,谒见朱步公夫人及汪曼华嫂,与朱局长灼南兄会晤,漏夜商谈接收管理局事宜。二十九日分乘小轿赴茂名县政府,陈县长子和先生招待午餐,并推介李洁斋(江西人)为秘书,又嘱邓瑞曦兄等随行,除夕赶抵梅菉下榻鉴江饭店,决定元旦接事。三、梅菉巿之沿革及组织旧名梅菉墟及梅菉村,原均隶属茂名县北部,与吴川县属麻圩相比邻,水路通广州湾,公路达电白、水东等地,为广东省南路水陆交通要道,故明、淸两朝设有赤水司通判。民国初年,省府以该地人口日增

  • 文章吳氏家族修譜紀略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15期  作者:吳本公  出版时间:1991-01-01
    关键字: 吴氏 排行字号 修谱执事 修谱说明 组织人员

    页、后缺七页),有失家谱功能,迩来第十世孙正格企盼略尽孝心,亦秉家族长辈希望,爰此,故今组织人员着手家谱重修。吴家源远流长,历代之排行有零乱者,甚有几代人之名字相同者,故以排行为准,复印八份,各院、各支自存一份,以便字有根,名有据。国家民族有历史记载,县有县志,鄕有鄕历,村有村史,吴氏家族岂能少谱焉!一个人能成为有用之才,要靠国家、社会、学校的教育,然族训家教应为其基础,所谓齐家在使家中各员皆能诚正,修身,齐家而后始可进而治国平天下,通过家族和家庭对后代之教化

  • 文章記丹鎭金句地區之小刀會

    来源期刊:《丹陽文獻》 44-45  出版时间:1974-09-15
    关键字: 小刀会 保卫团 庆坆墩 非法集会 民间组织

    民初各省军阀,形同割据,每因个人利害冲突,或派系争夺,发生战乱,以致兵祸连结,残害人民。每値战乱发生,溃兵游勇,往往擕带军器,散入民间,为害里闾,更非浅鲜。而地方纯良之人民,为实行自卫,以保障自身之安全,又纷纷建立地方武力,初则集数十户或数村为组织单位,公推年尊有德者主持其事,平日安分守已,不与外事,遇警则守望相助,由身强力壮者,执干戈以卫地方。此类民间组织,虽大都未向官■立案,实与官办之保卫圑相辅而行。(民初政府颁行保卫团章程,规定由县知事委派各市鄕总

  • 文章重修热河省志编纂委员会组织办法

    来源期刊:《熱河通訊》 第26期  出版时间:1977-03-01
    关键字: 重修 热河 省志编纂委员会 组织办法

    第一条:台北市热河同鄕会为重修省志特组织「重修热河省志编纂委员会」(以下简称本会)第二条:本会会址设于台北市第三条:本会之任务如左:一、关于省志资料之蒐集整理事项二、关于省志之重修编印事项三、关于经费之筹措保管及运用事项四、其他有关事项第四条:本会编纂委员由左列同鄕组成之一、在台或留居海外之中央民意代表二、学者专家三、德高望众或热心公益之鄕贤前项二、三两款之编纂委员由同鄕会理监事联席会议达选之第五条:本会由全体编纂委员互选十五人组织常务委员会为执行机构

  • 文章江蘇省警員總隊入台記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5卷 第39期  作者:鴻徽  出版时间:1986-08-15
    关键字: 警察队伍 组织编制 江苏籍 中国台湾

    編者按:本文在海州文獻及蘇訊發表,均不完整,特爲刋載。

  • 文章濟南道院及紅卍字會之調查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9卷 第2期  作者:郭大松 出版时间:1993-09-20
    关键字: 济南道院 紅卍字会 历史 组织体系 五教一体

    前言道院本世纪初萌生于我国山东,三〇——四〇年代发展为一跨国性组织。它与「世界红卍字会」及「道德社」数位一体,试图融合儒、释、道、基督及伊斯兰五教,「统一学说,贯通教化」,以「内修外慈」、「救己度人」为宗旨,志在「唤起人类互爱互助」,进而「联合世界,拯救世界」,实现世界「大同」理想。关于道院的史料,目前各地政协《文史资料》发表了不少回忆文章,但内容基本反局限于本地区或某些细节,对道院整体组织系统及其萌生和发展过程、领袖人物称谓等,则或付阙如,或语焉不详

  • 文章國立河南大學志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卷 第2期  作者:姚從吾 出版时间:1969-04-01
    关键字: 河南大学 校史 抗日战争 行政组织 校舍

    一、引言中华民国大学志编辑人,因为我曾担任过河南大学较后一任的校长,嘱我执笔写这篇文章。河大成立较久,历届卒业生在台公私机关供职者,达三百五十余人;历任校长在台者,亦有七人;诸同学组织校友会,举行定期学术讲演,出版校友通讯(油印),克难互助,冀有建树。校友会为期撰稿详实计,曾两度约集会谈,分头征集资料,并推定我和李敬齐、田伯苍两先生和同学二人(董广川与李守孔二先生),主持编撰事宜。五月初旬,先后收到文稿,统计表等十余篇,教育年鉴、校友通讯、校刋等资料若干

  • 文章蒙旗制度的起源及演變

    来源期刊:《察哈爾省文獻》 第6期  作者:張國柱  出版时间:1980-02-01
    关键字: 民族 区域 政府组织 八旗制度 行政单位

    设盟者,或直隶于京师理藩院,或隶于所在地之将军或都统。民国成立,沿其旧制、盟旗组织,仍为蒙古之地方政治制度。蒙古的盟旗制度,虽仿自满洲八旗,而其性质实与满洲八旗不同。满淸以八旗管辖全体人民,所谓「以旗统人」;统制各省驻军,所谓「以旗统兵」;但其旗无一定治区,故满洲人只有旗籍而无地方籍。蒙古的旗则不然,第一,蒙旗是就一个部落的一部份为单位而组成的,有其所管辖的土地与人民。第二,蒙古的部落虽改旗制,不过就原来部落加以封建,分封王公,各治一旗,并且一旗之中,所封王

  • 文章發起籌組「台北市閩西同鄕會」函

    来源期刊:《長汀會訊》 第2期  出版时间:1982-01-01
    关键字: 汀龙之地 区域性同乡会组织 发起人名单

    效忠党国,而今于党政军学各方面,以及工商各界,成就斐然,洵属可喜。惟念我大陆亿万同胞,仍陷水深火热之中,吾人益当加强团结,互策互励,以整然之步伐与阵容,以集体之智慧与力量,献身「以三民主义统一中国」之革命行列,期作更大之贡献;复鉴于我闽南、闽东、闽北旅台人士,均已各有区域性同鄕会组织,独我闽西尙付阙如。窃以我闽西同鄕,爱鄕爱国,向不后人,组闽西同鄕会,藉以团结海内外鄕亲,增进鄕谊,服务桑梓,共谋同鄕筹福祉;进而发挥羣体力量,拥护政府,推行政令,完成复国使命

  • 文章王慶文

    来源期刊:《宿遷季刊》 第12期  作者:樊化南 出版时间:1984-10-01
    关键字: 王庆文 私塾 农业 土匪 地方自卫组织 大王庙 追思故人

    退役,聘娶张妙为妻,生四子。次子道修陆军少校退役,聘娶曾惠珍为妻,生二子一女,各分配眷房,现在另有职业),次子士熹、三子士奎、女适唐姓均(陷大陆)。淸末民初时,匪乱猖獗,民众公议,筹划组织一班壮士,设符堂,聘请老师学习大刀会,御防土乱,画符唸咒,以法护身,(分为法术和医术二种,前者专为人日常生活,后者,是为多种难于医治的疾病使用,二者所持用的术语虽不同,但其崇拜的神明,都是一样的,学习这种法术及医术,本身兼具诚实,耐心才可传授)。保家和自衞鄕土,为地方有很大

共17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