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库收录台湾地区期刊,为给研究者提供原始资料,本库保存期刊原貌、未删改,不代表本库认同作者的观点和用语,请鉴别!
唐末五代之亂,鄭州、洛陽等地,時有戰爭。禹公墓原葬洛陽;獻公避亂,負禹公骸骨,間道至江西。元末亂起,吾族又避亂,相率遷徙,族人奉禹公骸骨葬於湘鄕十一都白龍鄕珠碧灣。經長久時間,歷年戰亂與人民挖掘,禹公墓已蕩然無存!超旣知禹公墓在湘鄕原籍,發願出資重修禹公墓,以報祖恩。民國八十三年(一九九四),囑住湘鄕舍弟起超,專程前往勘察評估。回函答復謂不僅墓已早無,連原墓地點亦無跡可尋。超再囑起超動員全家作地毯式蒐尋,並寄去人民幣八百元補貼費用;結果,皇天不負苦心人,...
湖南人在民國史上能享譽千秋者,當首推(黃興)蔡(鍔)二公,他們都是推翻專制,功在民國的偉人。雖然事過已數十年,我們緬懷先賢護國之忠,名利之淡,深爲後人所景崇,可惜二公都是英年棄世,倘能天假以年,爲國多所貢獻,其造福於民國者當非淺鮮!茲就二公歸葬情形,就記憶所及(時間過久,難免有誤,)槪述如次:黃公興原名軫,字慶午,一字廑午,長沙東鄕榔梨市人。憤淸政之腐敗,人民深處水火之中,因糾集志士於光緖三十年在長沙發動第一次革命,失敗出亡,乃改名興,字克强,遂東渡日本...
祖德流芳思木本,宗功浩大想水源。追念我始祖南仲公於唐庄同光二年奉移旨由江西泰和遷徙來寧鄕停鐘橋落業。族人建宗祠於觀山嘴。華柱明煙,晨鐘暮鼓,春秋二祭,未曾稍懈。解放後,宗祠被毀。改革開放以來,正本清源,政通人和,族人發起輪流祭奠。因無固定地點,聯繫諸多不便。喜生、詩龍等倡議重建宗祠,合族無不贊同,人人稱好。遂覓泉塘沖下首細龍山風水寶地爲新祠地址。族人踴躍捐錢捐物,爭相獻地獻工。購置建材,偏請工匠,不數月一座嶄新的祠廟落成。畫棟輝煌,華堂煥彩;祥雲北拱,紫...
版权所有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北京大学文化资源研究中心
大陆赴台之各省市同乡会文献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您当前的IP是: Processed in 0.061 second(s)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208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079号 京ICP备06036494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