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社会风俗共返回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棗陽集鎭的變遷與發展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17期  作者:劉逢吉 出版时间:2000-02-01
    关键字: 集镇 社会风俗 历史变迁

    集市是中国传统的一种农村贸易组织形式。它起源于殷、周之际。「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集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每隔一定时间(2—5天)在固定地点举行一次交易,曰「集日」,群众入市者曰「赶集」或「赶场」。枣阳自秦汉建制以来,就有集鎭市场,代代相传至今。尤其近一个世纪,集鎭变化很大,发展迅速。枣阳故老相传为七十二鎭店,但有考証者为六十八。据一九二三年版《枣阳县志》载,县内集鎭有市者五十二个,它们是:齐家集、榆树岗、刘升店、马家寨、兴隆集、枣林店、随阳店

  • 文章瑞昌縣簡介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27期  作者:朱垂鍸 出版时间:1987-02-01
    关键字: 瑞昌 地理地貌 历史沿革 人口概述 经济 社会风俗 中华文化

    政治敎育,及抗日动员之需要,并配合保甲制度,每保设一保学(相当初小程度),联合数保设一中心小学(相当高小程度)。抗战军兴,县境陷敌悉遭破坏。胜利后,除各鄕鎭小学均予恢复外,县城始设有县立中学,师资设备颇具规模,地方靑年除已于外埠升学者外,多进入县立中学肄业,是对吾邑敎育质量之发展,均有相当效益。更有县文献会从事县志之筹编及地方文物之整建,并有民众敎育舘、图书舘等以配合进行,惜中共窃据大陆后,消灭一切文化,是其情况当已不堪闻问矣。社会风俗邑内山河综错,地利未开

共2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