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知县共返回1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青田一鶴

    来源期刊:《青田會刊》 第49期  出版时间:1990-06-01
    关键字: 端木国瑚 知县

    端木国瑚,靑田人。靑田故产鹤,国瑚生而清傲似鹤,其大父字之曰:「鹤田」。阮元督学得之,恒夸示人曰:「此靑田一鹤也!」命赋使署定香亭,赋成,一时传诵。国瑚好学深思,通天文之奥,尝被召相山陵,敍劳官中书。道光十三年进士,选用知县。性不耐剧,投牒就原官。著「周易指」,属稿二十六年而后成。诗才清丽,有「名士志在学,魂终归太鹤」之句。著有「太鹤山人集」,又著「周易葬说」、「地理元文」。后颇悔之,不轻为人营葬。

  • 文章清末亡佚知县归眞名录探辑

    来源期刊:《湘鄉文獻》 第19期  作者:易邵白  出版时间:1992-01-01
    关键字: 清末 亡佚 知县 辑佚方法

    检索本届修志率先蒇事的《萧山县志》、《井陉县志》等一批志书的政务分志,《地方行政官吏名录》仅祇收录民国知事、县长若干人(条),而于清代知县付诸阙如。另一些新志如《武鄕县志》、《弥勒县志》、《古丈县志》、《奉贤县志》等,则对清代和民国时期的知县、知事、县长以及其他地方文武行政官员收录较为齐全。”萧志“等不设清代知县及其他官吏表录,可能是资料散佚殆尽,一时摭拾无著,本欲编纂而无以为之;也可能是受约束于篇目制订之指导思想。针对如此两端,本文试就钩沉辑佚方法

  • 文章(伍、海峽采風)瑞金民間小故事

    来源期刊:《瑞金文獻》 第13期  作者:大陸 楊德泉 出版时间:2004-02-01
    关键字: 民间故事 知县 辞官 升堂 刁民

    年青知县判案明清代瑞邑某生,未详身世。年青才华出众,聪慧超群,理事愼重敏捷,素无失误。弱冠得志,中举出仕任官,派往邻县任知县。其母闻悉某县多刁民恶徒,往往聚众生非肇事,虚拟案情,起讼控吿,厥词狡辩,哄闹公堂,恶作剧戏弄知县,经常不得安宁。使庸碌无智者,难以处理判案,自认无能晦气,被迫辞官离去。未走马上任前,其母担心某生难以胜任,因而设计考验之。一日,其母将家中鸡生下之鲜蛋,暗煮食之,反而煞有命可扬言:「鸡生之蛋是谁偷吃?」其之逐一责问恕骂。家中兄嫂姐妹

  • 文章鄭板橋家書

    来源期刊:《江蘇文物》第2卷 第3期  作者:榕寧 出版时间:1978-09-10
    关键字: 郑板桥 知县 家书 八怪

    在「郑板桥集」中,除了诗、词、题画之外,还有十六封「家书」,其中,有两封是托他的弟弟敎育儿子的。郑板桥是康熙秀才、雍正擧人、乾隆进士,作过「七品官」的县太爷,又是画、诗、书法三绝的艺术家。五十二岁那年,他才得一子,料想,他的儿子应算是「大少爷」了,但郑板桥敎儿子却另有「爱子之道」。他在山东潍县作知县时写的「潍县署中与舍弟墨第二书」,专门谈他敎育儿子的目的:「余五十二岁始得一子,岂有不爱之理,然爱之必以其道。虽嬉戏玩耍,务令忠厚悱恻,母为刻急也

  • 文章武阳合志中的知县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102期  作者:北苑  出版时间:1977-03-15
    关键字: 武阳合志 知县 曲阿令 武进

    武阳合志卷十八官师篇内所载的,是我武进历代的官师,「官」是指行政官吏,「师」是指敎谕训导。知县是掌一县政令的长官,自是主要部份。这里便以知县为题。一县的行政长官,历代名称不一,民国以来,便有县知事、县长等名称,古代名称更多。最初的名称是县正,其后有称宰、称尹的,又有县令或县长之称,还有以京官出掌县政,称知某某县事,武阳合志所说的知县,便包括了这些职称。该篇前文中说明:「地名官职,昔有今无者附后。」故均以武阳两邑为范围,从前有晋陵兰陵等县的县政长官,便列于

  • 文章(肆:人物传记)瑞金知县——恽敬

    来源期刊:《瑞金文獻》 第5期  作者:資料室  出版时间:1987-03-29
    关键字: 恽敬 瑞金知县 举人 名节 诬告

    子居恽公,曾知瑞会县政,毅节鸿才,廉介明敏,兴利去弊,乃经术古文训士。本文节录文学家列传。恽敬字子居,江苏阳湖人。乾隆四十八年擧人,以敎习官京师。时同郡庄述祖,庄献可、张惠言、海盐陈石麟、桐城王灼,先后集京师,敬与之为友,商榷经义古文。而尤所爱重者惠言也。会敎习期满,以知县用,选授浙之富阳,锐欲以能自效,矫然不肯随羣辈俯仰。大吏惮其风节,欲裁抑之,令督解黔饷。敬曰:「王事也。」怡然就道。返役,遭父丧归。服阕,选授山东平阴县知县,引见改授江西新喩。新喩吏士

  • 文章陽江歷史文物叢談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6卷 第4期  作者:張希哲 出版时间:1976-12-30
    关键字: 阳江县 清代知县 历史案件 名胜古迹 陶瓷 名贤

    一、设县沿革及清代历任知县阳江县之建置,始于南北朝时代。广东通志卷三郡县沿革表有云:汉置高凉县,属合浦郡;后汉建安二十五年,孙权置高凉郡,又分高凉置安宁县,为郡治;晋因之。宋省高凉县,移郡治恩平,以安宁属焉。齐复来治。梁大通中,置高州,改县曰高凉,隋平陈,郡废。大业二年,复属高凉郡。萧铣时乃分高凉,置阳江县。唐武德四年,复曰高州,兼置总营府,五年改高凉曰西平。贞观二十三年,府州及西平县俱废,以阳江县属恩州。大顺二年移恩州治阳江。五代属南汉,宋亦曰恩州,属

  • 文章明、清兩代晉籍先賢任沭陽知縣名錄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72期  作者:席涵靜 出版时间:2008-07-01
    关键字: 明清晋籍先贤 沭阳知县 人员名录

    沭阳县,属江苏省,位置在江苏北部接近山东省地带,因为位在源于山东沭水之阳,故名之。现已辟有新沂河至海,沭阳目前是新沂河之起点。明代任沭阳知县之山西人士共有四人:一、潘铠:山西泽州人,明武宗正德十二(一五一七)年至任。二、李迪:山西襄垣人,岁贡,明世宗嘉靖四十四(一五六六)年到任。三、宋时勋:山西安邑人,举人。明神宗万历四十(一六一二)年署篆(代理),旋实授知县。四、程接孟:山西泽州人,举人,崇祯元(一六二八)年到任。任上不久为县内衙役陈相访陷害而罢去

  • 文章明淸兩代沭陽知縣名錄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0卷 第1期  作者:耿開新  出版时间:1989-03-01
    关键字: 沐阳县 知县 人名录 明代 清代

    六年任;文廷坚,湖广人,天顺七年任;易颙,江西吉水人,成化五年任;沈廉,成化十年任;李深,辽东人,弘治年间任;盛鹏,河南襄城人,举人,曾赣榆知县,御史,正德二年任;王相,河南光山人,御史,正德五年任;易瓒,河南肃宁人,正德七年任,筑土城防山寇,擢户科给事中;潘铠,山西泽州人,正德十二年任;彭奇,湖广宁远人,嘉靖元年任;蒋旸,山东乐安人,嘉靖二年任,迁监察御史;张竣,江西吉水人,嘉靖六年任,迁府同知;王宗贤,山东沂州人,嘉靖九年任;潘傚,河南洛阳人,嘉靖十一年

  • 文章(述往)述金壇海案績

    来源期刊:《金壇鄉訊》 第14期  作者:王步雲 出版时间:1974-04-01
    关键字: 袁大受 冯标 元凯 杜立德 金坛知县

    不知所终,或云依其至友某于盛京(奉天)而家焉。玆所当述者:为海案审讯经过耳。江苏抚按接奉廷旨:金坛海案由兵刑两部派侍郞会同江南总督及抚按等大僚严讯,即派辽东岁贡生江苏候补知县刘登瀛为金坛知县,摘取任令印绶,连同列名海案诸犯,一体逮捕解送杲司候讯,刘令亦颇贪凟,被捕诸犯,如不先通关节,靡不痛予拷讯。于元凯二子,关节早通,得免三木之惨。刘令将前令任体坤及县丞郭国士曁海案王梦锡等人犯,解送臬司,由户刑两部侍郎及郞总督,满提督,抚案大僚会审,任体坤供称郑师徇地金坛时,于

共19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