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甲子共返回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海州甲子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5卷 第1期  作者:張義壯  出版时间:2003-03-01
    关键字: 海州甲子 历史记载 沧桑变迁

    二〇〇二年八月五日《苍梧晚报》载,连云港市人民政府公布第二批、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海州「甲子桥」榜上有名,就此吿海外海州士人。说起「甲子桥」,位海州老城东门外的护城河上,由来已久,和老海州城同龄,本无名,只是普通的一座石板桥。淸嘉庆九年(公元一八〇四年),岁次甲子,知州唐仲冕为解海州民苦,筹资七千七百五十一缗,历时五旬,在城东门至新浦口之间挖河一条,长一千一丈六尺有奇,广六丈,深七八尺至丈四五,因岁为甲子而名其河。「甲子河」成,与护城河东门桥北不远处相交

  • 文章古海州的甲子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4卷 第2期  作者:韓世泳  出版时间:2002-06-01
    关键字: 古海州甲子 开河工程 港口经济发展 历史考证

    甲子河,是海州的一条古河,河身虽早已不复存在,但这条河的名称,却为史志所载,民心所记。古时,作为海属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海州城,官民所需的米薪,主要来源是其东南诸鎭。而这些粮草,直到淸嘉庆初年,仍需绕道蔷薇河,才能运到城内,耗时费力,十分不便。嘉庆三年(一七九八),淮北盐商出资将运盐河卞河口(今海州区锦屛鎭柿树村卞河口)以下,至孔望山东北角入海处的新浦(河名,也叫朐山河)挖深、拓宽,并将其入海处定名为「新浦口」(今新浦区盐河南路上的工农桥附近

  • 文章新浦口·新浦莊·新浦鎮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1卷 第2期  作者:韓世泳  出版时间:1999-06-01
    关键字: 新浦 地方发展 大海东迁 云台山 地方志 甲子 经济发展

    七年),海州知州唐仲冕为保证海州城内的粮草来源,率众从海州东门外至新浦口,开挖了一条河道,因年逢甲子,名「甲子河」。解决了「孔望山至州城七八里,崖岸荦确,舟楫不通,城无市厘,米薪缺乏」的难题。《嘉庆海州直隶州志》中有这样一段记述:海州「唯城阻山海,商贾不通,薪米皆给于东南诸镇,远者百余里,近者亦五六十里。丰稔之岁,担䭾入市,价已倍于他乡。一遇荒歉,则坐困矣。近开甲子河,直达板浦,稍为流通」。可见开甲子河,与新浦沟通,直通板浦,对古海州之重要。也正因为如此

共3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