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特点共返回2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細説端硯㈡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3卷 第3期  作者:鄧澂濤 出版时间:1973-09-01
    关键字: 端砚 砚石 水岩洞 特点

    五、水巖各洞砚石之特点老坑——即水巖——洞之石,其石质特点,据高要县志(淸,道光八年刋——夏修恕等编纂:(按高要县现在有三部,一为道光八年夏修恕等编,二为民国十三年吴幼舫等编,三为民国二十七年梁赞燊等编)所载,有云:「昔人论端砚者,言人人殊,皆以耳为目,莫辨其赝,惟兆(兆,指高兆,作端砚考者)亲至端溪,其言颇为详确,然披山腹,割石髓,即生长斯土,非好事者,不能尽知,高氏之言,亦不免以耳为目,今于诸家所论,摭其合者「而列水巖于后,并以诸巖附焉」。是高氏所论

  • 文章王家大院的崛起與衰落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71期  作者:呂耀忠 出版时间:2008-01-01
    关键字: 王家大院 建筑特点 兴衰发展

    王家大院在靈石縣靜升村。靜升王氏祖籍琅岈(今山東膠南),後遷至山西太原,元朝時遷至靜升村。清初,族人王興旺開始經商,至其第十四世王謙受等,資本漸厚,店舖增多,逐步成為豪商巨賈。至清中葉,王家便由原來的平民百姓發展成為做官、經商、事農綜合型的名門望族。走進王家大院,呈現眼前的像一座建築藝術博物館。它的建築技術、裝飾技藝、雕刻技巧,可謂鬼斧神工,別具一格。院內外,屋上下,隨處可見精雕細刻的建築藝術品。從屋檐、斗拱、照壁、吻獸到礎石、神龕、石鼓、門窗,造型逼真...

  • 文章談日照縣部份地區動植物的奇異和特產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9卷 第2期  作者:丁筮宜  出版时间:1983-09-20
    关键字: 动植物 特点 特产 山东日照

    下元莊的蟋蟀不鬪甜瓜不甜我國各地鬪蟋蟀(又名促織,俗稱促促,日照人叫棰棰漿漿,這些名稱,是提醒準備秋衣的意思)的習慣,非常普遍,尤其北平人,對鬪蟋蟀的遊戲,更爲熱烈和重視。有專門捕捉,訓練出售爲業者,倘能獲得戰鬪出眾,經行家封爲大將軍之名者,就成爲無價之寶。昔日的王公大臣,富家公子等,無不嗜愛如命,不惜重資爭購畜養,藉以消遣,有的走向賭博之途,據傳有輸贏數千金者。蟋蟀是天生的鬪蟲,此爲人所共知,惟日照縣中南部有一大河,距河三里許,有一集店名下元莊,在此週...

  • 文章广西投资产业特点概述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32期  作者:王靖瑤 出版时间:2011-04-10
    关键字: 广西投资产业 产业特点 制糖 冶金 电力

    内其他蔗糖主产区每吨低一至二百元,加上综合利用的效益,市场竞争力较强。【电力工业】中共建国以来,广西根据自身资源特点,按照「水电为主、水火并举、大中小型并举、电源电网并举」的方针发展电力工业,先后在境内建成西津、大化、岩滩、天生桥、百龙滩水电站以及合山、柳州、田东、永福、来宾A、来宾B火电厂等骨干电源项目。二〇〇三年,全区境内发电总装机七七二万千瓦,其中水电四五三万千瓦。拥有五〇万伏变电容量六〇〇万千伏安,线路总长度三九四七公里;廿二万伏变电容量七六七万千

  • 文章江西廣昌銀溪黃氏八修族譜弁言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73期  作者:黄群英 出版时间:1998-07-01
    关键字: 广昌银溪黄氏 族谱修撰 时代变迁 修谱特点

    族人之生活皆融汇其中,若不续修族谱,日后将无以明其轨迹。族人有见及此,长者倡议,众皆热心响应,遂有八修家乘之举。事繁任重,端赖群策群力,克服困难,以底于成。八修族谱由于所处时代之截然不同,至少显示前所未有之四大特点,兹简要述之:一、族群发展,因时代进步,交通便捷,空间旷阔,已突破领域侷限。我银溪黄氏,不仅早已繁衍全国,且远播欧、美、日、韩、泰、越、新、马、菲、港、澳、台湾等海外各地。宗亲有形无形,精诚凝聚,互为扶持,世代相传,不忘远祖峭石公遗训:「骏马匆匆奔

  • 文章鄢陵村名多「營」「屯」

    来源期刊:《鄢陵雜誌》 第20期  作者:張彥甫 出版时间:2005-01-01
    关键字: 许昌故城 曹操屯田 村名特点 今日变迁

    三國曹操屯田許下,許下爲一抽象名稱,沒有具體城邑地址。三國時的許昌故城在今許昌縣張潘、盆李等村,現有毓秀台等文物佐證。中國習俗稱北高爲上,南低爲下,邑城爲上,四郊爲下。許昌東南,鄢陵南部,恰處許下之地,望田地處準位。望田台遺址在村西北隅,今仍高出地面五米左右,村民稱爲老砦。當然,許下不單包括鄢陵南廂,還有鄢陵疆域以外其它諸地。三國時代,戰爭頻仍,烽煙四起,中原大地,「千里無雞鳴」、「生民百遺一」。曹操爲了穩定中原,鞏固後防,解決糧草奇缺之需,採納棗祗、韓...

  • 文章認識我們的根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23期  作者:郭衍賓 出版时间:1987-02-04
    关键字: 大埔 历史源流 山川地貌 品质特点

    天赋的潜能。我青年学子,大都能勤奋向学,聪明才智超群,学业成绩优良,步上青云的比比皆是,实与种质优良有关。2.富于创造能力:人人向外发展,远涉重洋,莫不空拳赤手打天下,坚忍耐劳,凭着自己的努力,获收手脑并用的成果,开展事业的前程。3.精明能干:从事工商者多数是经营好手,从政为学的,更是出类拔萃。人人都能自立自强。在南洋各地,形成一种以县为单位的庞大力量,在政治、文化、敎育、经济上,则汇成一股澎湃的洪流。典型的邑人,必然是气宇轩昂,头角峥嵘,正直诚笃,敦厚可风

  • 文章灌云方言语法特点初探之二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7卷 第1期  作者:張可  出版时间:1995-03-01
    关键字: 灌云方言 语法特点 解文译字

    副詞是用來修飾動詞、形容詞以表示時間、範圍、程度、情態等的詞,如:已經、還、仍然、很、極、非常、最、太、十分、都、全、難道、簡直、一定、竟然、也許等,在灌雲方言中也都會用到,但灌雲方言中的副詞比普通話中的這些副詞還要豐富得多,許多灌雲方言副詞在普通話中是見不到的。本文擬在這方面舉例加以探討。有些灌雲方言副詞在口語中雖經常用到,但卻沒有本字,文中只好用同音字代替,詞後加(音)以示並非本字。首先談談表示時間的副詞。一、表示發生的動作雖已過去,但距說話時時間很...

  • 文章灌云方言语法特点初探之三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7卷 第2期  作者:張可  出版时间:1995-06-01
    关键字: 灌云方言 语法特点 解文译字

    笔者在前两篇拙作中,初步探讨了灌云方言中几个代词和副词的用法特点,本文则想再探讨一下灌云方言里其他几个词类中一些特殊词语的用法特点。在探讨中仍尽量用举例的方法来加以说明。一、介词、连词。介词是用在名词或者代词的前边,跟它合起来表示时间、处所、方向、对象等的词;连词则是能够把两个词或者比词大的单位连接起来的词。凡是普通话中用到的介词、连词,灌云方言中都会用到,但灌云方言中有几个介词、连词是比较特殊的,是普通话里所见不到的。(一)「搞」。「搞」字在普通话中

  • 文章煙臺古代史概述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5卷 第2期  作者:徐升明  出版时间:1999-09-20
    关键字: 烟台古代史 发展过程 建制沿革 历史特点

    年(一三六三),隶于设在莱阳的胶东行省。明初,废胶东行省,将登莱二州分别升为登州府和莱州府,以宁海州属登州府,总隶于山东布政使司。淸沿明制,而改山东布政使司为山东省。三、历史特点政治局面相对安定今烟台市辖域古称莱夷,地处偏远,穷海而止。传说中的夏朝前期,在今莱州市(原掖县)的北部封有过国,春秋以前在今龙口市(原黄县)有莱子国,除此而外的大部分区域,均为天子闲田。春秋时期,齐灵公灭掉莱子国之后,这里属齐国东境。战国时期,齐国在今莱州市置掖邑,由此而东,再无城邑。秦始皇

共22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