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物产共返回7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我所知道的黃岩市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5卷 第4期  作者:孫尙志 出版时间:1993-04-10
    关键字: 黄岩 物产 蜜橘 民航机场

    所筑乌岩长潭水库,汇集宁溪、小坑,杨岙诸水,除兴水利外,水库亦可通汽船。如今内河航运路线多达一六〇条,里程计一〇九〇多公里。黄岩椒江市可航行百吨轮船,椒江航道五百吨轮船可自由畅达。至公路交通北达杭州,南通温州(即浙闽国道干线),境内交通则以路桥为中心;另有支线通椒江市,鄕村道路则四通八达较前发达。路桥则有民航机场。上海、杭州、广州每周均有数次班机往返。三、物产、市镇黄岩有山、有江、海的天然资源,物产就因自然条件不同而异。惟以农产——稻、麦、豆为大宗,自给而有

  • 文章河南省武陟縣地文概述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34期  作者:孫子和 出版时间:1982-04-03
    关键字: 武陟县 闸口 物产 古迹 沿革

    里,南岸属荥泽。莲花口、张村渡、南贾渡、虹桥渡、王顺渡。邮电设施,有邮政局及电报局之设。光绪三十年五月始设邮政代办所,民国二年五月改设二等邮局,三年三月降为三等,六年六月复升为二等,十二月开办快信,八年六月开办汇兑,西由大司马及温属之赵堡、沁属之徐堡达于沁阳。电报局系宣统元年河北道石庚禀请河南巡抚奏设,时为三等电局,路线由黄河桥北取道御坝、小庄、南贾、越沁河经马棚,童贯而县城,南通郑县,北接新鄕。六物产方面,据王氏邑志,谷之属曰:稻、大麦、小麦、荞麦、梁、黍、黄

  • 文章編纂啓東縣志(臺灣版)序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5卷 第8期  作者:張振宇  出版时间:1978-11-15
    关键字: 启东 县志 物产 资料

    夫史者,纪述国之兴衰,俗之文野,政之得失,曁名贤圣哲之嘉言懿行与事功德业,以激发国民爱国家,固苞桑,笃伦常之书也。志者,纪述地方形势,疆域变迁,名称沿革,人文古蹟,物产风尙,牖民善俗之书也。准是以观,县志于其鄕人关系之重要,岂亚于史哉。古者入国问禁,入境问俗。是以欲知一国之纵横上下,不可不读一国之历史;欲知一邑之人文风尙,不可不读一邑之志乘。抗战发生前,日人经数十年之处心积虑以谋我,广蒐我国各地方志,以为入侵张本,其用心之深,可以想见;而地方志之重要性

  • 文章談談膠縣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3卷 第1期  作者:張友三  出版时间:1977-06-20
    关键字: 胶州 方志资料 城圩 疆域交通 物产

    民国三年九月,日人由龙口登陆,假道胶州进攻靑岛,德军败退,日军入据靑岛并占据胶济铁路全线,于民国十一年十一月始交还中国,斯时由胶州划入特区之阴岛、红石厓、薛家岛、塔埠头等四十五庄村应即归建,但北洋军阀既不问闻,地方人士又不据理力争,迄今仍在胶澳管理中,似有欠当。民国十八年省令全县划分为七个行政区,辖五十八鄕鎭,(屯九十七,村庄一千三百四十六),各区设有区公所及联庄分会,鄕鎭设有鄕鎭公所,村庄屯设有办公处,展开行政工作。物产盖吾胶县区域,水陆交通及商业状况已如上

  • 文章任邱縣簡介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第1卷 第3期  作者:高博仁 出版时间:1972-02-15
    关键字: 任丘市 概况 交通 教育 物产 工业

    公厘)人口则以汉族为主,业农,囘人数目甚微,多经商。人口密度,每方里二五〇——四〇〇人,交通发达平原辽濶物产丰富,为一河北优良之地区,谨将交通、教育、物产、工商业等分述如左:交通㈠电信:①电报直隶(河北)电报始于光緖五年,清末任邱仍无专局,仅赖河间、马厂诸县传递,民国成立,始设局一所,三十三年以营业不良,暂吿取消,由任邱兴业面粉公司代办,廿四年恢复迄今仍故。②电话:任邱电话肇始年用,自津保干线完成,始形发达,民十七年遍布全县,现则重要村鎭莫不架设矣。㈡邮政

  • 文章黃巖縣簡介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9卷 第8期  作者:江壽頤 出版时间:1977-08-06
    关键字: 黄岩县 沿革 人口 物产 交通

    人口至于人口,晋志一万八千。唐开元时,户登五万,宋元丰时(约在西历一〇七八—一〇八五年间)始及十万四五千人。迨至民国三十年调查,城内四万余,全县五十四万人。人口分布密度,以东南鄕为最密,北鄕较稀。四、物产田地间以稻、麦、豆农产为大宗,自给有余,在台属各县,称富庶之区。故有「黄太熟,六县足」之谚。东鄕除豆、麦外,间有棉作,而山下廊一地,则富石矿,为纯质之水成岩,产量颇丰,系本邑重要建材之一。西鄕因地属山区,以竹、木、板、炭、笋为主产物,除内销台属六县外,兼销

  • 文章嘉應五屬絮談

    来源期刊:《嘉應五屬年刊》 第1期  作者:林鴻標  出版时间:1986-10-01
    关键字: 嘉应五属 地理 气候 物产

    利用这个机会请差伯开了铁枷,一起开怀畅飮。差伯给和尙灌醉了。和尙便把铁枷锁在差伯颈上,并把差伯的头也鬀光,打开客桟的大门,溜邦哉(走了)。第二日,差伯醒来,准备上路,并照常点数行李,唸:「包袱、遮子、鞋、[1]铁枷、禾上、厓[2]。」他每天唸到「禾上」时,都要摸摸和尙的秃头,今天唸到「禾上」,照样也摸摸秃头。这时才发觉行李少了一件,不觉一惊说:「禾上还在,厓晤知[3]那里去了?!」(这是先贤想出来的故事,目的是敎训客家子弟,做事要事事留意,切莫贪杯,就和

  • 文章水鄕菱湖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5卷 第12期  作者:厚民 出版时间:1993-12-10
    关键字: 菱湖 物产 丝绸 蚕药厂

    菱湖,是湖州市東苕溪邊的一個千年古鎭,水稻、蠶桑、淡水魚養殖各佔耕地的三分之一,是個典型的「魚米之鄕,絲綢之府」。菱湖以水爲國,四面環水,鎭中市河交錯,東苕溪的支流龍溪港貫穿南北,鎭圍水蕩星羅棋布,北靠太湖,西傍天目山,有山有水,山明水秀。鎭內有九墩十三濱七十二座半橋,河濱陌巷,舟橋連綴,水街相依,街坊樓屋高聳,市容秀麗古樸。相傳古時候菱湖農家家家戶戶都種二角彎彎的小靑菱,故名菱湖。唐代詩人僧皎然也有「秋色起菱湖,路入菱湖深」的描寫。搖錢樹連着聚寶盆菱湖...

  • 文章憶故鄉——長葛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34期  作者:尹振昌 出版时间:1982-04-03
    关键字: 长葛县 沿革 乡贤 名胜 交通 物产

    墓祭仲墓、八王墓、公冶长墓、董永墓、徐庶之母墓、苗训墓、颜良文丑冢等。县景有八:一曰凤城荒址,二曰钟台遗蹟,三曰双洎秋波,四曰平冈西照,五曰葛仙灵池,六曰洪福晨钟,七曰北桥冬济,八曰也无关故。四、文敎物产文敎:明淸城内设有书院,人口密集集鎭寨庄均有大型私塾林立敎育子弟,民国初年均改为新学制初级中学,简易师范和高等国民学校,民国廿年又改为初级中学一所、高级国民小学十余所,大村庄设有分校和初级国民小学,可以说敎育尙称普及矣。物产:县城有纺织厂多家,在抗战期间行销

  • 文章臨汝縣概況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34期  作者:李守孔 出版时间:1982-04-03
    关键字: 临汝县 沿革 物产 名胜古迹 乡贤

    一、沿革與疆界臨汝位於河南西部,民國前稱汝州,轄魯山、郟縣、寳豐、伊陽縣。上古周時係王畿地,戰國時屬韓國,秦屬三川郡,兩漢、魏晉於其地置梁縣,東魏置北荆州,北周改和周,隋改伊州。自唐改汝州,歷宋、金、元、明、淸,屬邑雖有增損,而名稱相沿如舊。明成化十二年(一四七六),析州東南境置寳豐縣,西南境置伊陽縣,合舊屬魯山、郟縣領邑共爲四縣。汝州全境自州城東至許州襄城縣界一百二十里,西至河南府洛陽縣界一百一十里。南至南陽府南召縣界一百四十里,北至河南府登封縣界五十...

共78条记录 1/8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