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牡丹共返回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憶菏澤縣的特產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9卷 第1期  作者:楚同  出版时间:1983-06-20
    关键字: 菏泽特产 牡丹 木瓜 罡榴 柿饼

    菏泽为曹州府首县,民国废府留县,是鲁西南的文化中心。敎育发达,人才辈出,县域广濶,农产富裕。其中四大特产—牡丹、木瓜、耿饼、罡榴,更是远近驰名。牡丹花田,在城北赵家楼一带,每年谷雨节前后,为花朶盛开之期,远近前往赏花的老幼士女,络绎不绝,极目远眺,硕大肥艶的各色壮丽花朶,不见边际,蔚成大观。绿牡丹、黑牡丹,在别处无不视为珍品,在此地则俯摭皆是,只要在调色板上所能调成的颜色,无不应有尽有。所谓绿牡丹,颜色几乎与叶子相同,并显示不出它的光彩;至于黑牡丹,是指

  • 文章東都洛陽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卷 第6期  作者:郭嗣汾  出版时间:1969-08-01
    关键字: 六大名都 洛阳 牡丹 先贤祠庙 寺庙

    九华、承光、昭阳诸宫。东晋时五胡乱华,兵燹之余,又成废墟,魏孝文帝统一北方,移都洛阳,加以重建。隋炀帝聚天下之富,经营东都洛阳,极尽豪华壮丽之能事,宫室之华,远胜历代。并扩洛城周七十余里,南临伊阙,北依邙山,将洛、濹、伊、涧四水完全包入城垣,驾天津桥于洛水上,户口二十余万,是洛阳的极盛时代。唐代以后,北方战乱频仍,此一千年古都,也日趋式微,城垣拆除,古蹟荡然,无复过去「八方风雨会中州」的盛况了。洛阳除以古都闻名外,最驰名的为名花牡丹牡丹为木本植物,盛开于

  • 文章變色的黒水白山(七)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15卷 第4期  作者:高士嘉 出版时间:1985-05-01
    关键字: 长春 松花江 牡丹江 历史沿革

    七、松域水利—吉林、长春、牡丹江说不尽的东北水资源,长江大河之外,还有宽广的湖泊与独特的连池、兴凯湖与苏俄东海滨省接界,面积广达四千平方公里以上。美国西海岸的太浩湖难得望其项背。烟波漂渺,盛产湄沱之鲫,为渔业中心。共有九条河流入,湖水从东北方溢出注入乌苏里江,为中苏界河,长达八百九十公里,流域中有原始森林、矿产、高粱、大豆。与清宫珍视之「东珠」。最大的大马哈鱼长四·五公尺,重七、八百斤,盛产期当地人有履鱼背而渡江者,江中珍宝岛以中俄两共冲突而闻名。黑龙江

  • 文章(名勝古蹟)魏紫姚黃動洛城

    来源期刊:《洛陽文獻》 第1期  作者:韓鼎洛  出版时间:1994-01-01
    关键字: 洛阳牡丹 西厢记 四郎探母 姚黄 洛阳红

    牡丹象征富贵具高雅坚贞之情操,选择生长环境,则独钟情于洛阳;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王公贵冑,骚人墨客,风流雅士,命妇村姑,乃至贩夫走卒,无不共称:「洛阳牡丹,天下第一。」……▽洛阳城东西,长作经时别;昔去雪如花,今来花如雪。—南朝梁—范云〈别诗〉郎如洛阳花,妾似武昌柳;两地惜春风,何时一擕手。—隋—张碧兰〈寄阮郎〉古来多贵色,殁去定何归,淸魄不应散,艳花还所依。红栖金谷妓,黄値洛川妃,朱紫亦皆附,何言人世稀。—宋—梅尧臣〈洛阳牡丹〉以上三首不同朝代,由

  • 文章(認識嵩縣)縣名沿革、地理形勢

    来源期刊:《洛陽文獻》 第2期  作者:韓源濬 出版时间:1995-01-01
    关键字: 嵩县 私塾 迎神赛会 伊河秋声 牡丹仙女

    温泉曲里盛名在,不断源头活水清。雾罩三涂时降雨,西岩戴雪白云横;七峰叠翠嵩阳景,鹤鸣皋巅世代更。前题陆岭探春晓,七峰紫陌阡;三涂时雾雨,戴雪罩云烟。鹤唳皋山顶,伊声怒震天;温泉名曲里,活水现旋泉。咏嵩阳牡丹七绝十二首韩源濬㈠洛阳三月锦簇嘉,魏紫姚黄街巷霞;咫尺行都畿辅地,嵩州亦有牡丹花。㈡魏府姚家墨客夸,争奇斗艳展罗纱;伊滨璀灿春如海,风姿绰约富贵花。㈢三春百卉展罗裳,阡陌群芳斗雅香;园圃缤纷花蕾放,橙颜国色出锋芒。㈣嵩阳大野丽花多,万紫千红现岭坡;各色玫瑰

  • 文章最古名都是洛陽(下)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5卷 第3期  作者:呂佛庭 出版时间:1983-03-30
    关键字: 洛阳 古都 汉熹平石经 龙门石窟 白马寺 牡丹

    他的诗,自然天成,平易近人,幼童老妪都能听懂。著有白香山集传世。洛阳牡丹牡丹为落叶灌木,花大叶肥,雍容华贵,所以号称花中之王。我国南北各地,都有牡丹,而自古洛阳牡丹特别著名的原因,一是土质气候适宜,二是培植方法最有硏究。因此,洛阳牡丹,不但品种繁多,而且花朶硕大美艶。周濂溪说:「自李唐以来,世人多爱牡丹。」的确在唐宋时代,洛阳家家种花,人人爱花。洛阳人不叫牡丹而叫花。爱花也就是爱牡丹。洛阳志说:唐时洛阳有一个花工,名叫宋单父,能作诗,善种牡丹。变易千种

共6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