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共返回2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国之心始于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445期  出版时间:2005-12-30
    关键字: 爱国 常州 清代学界 文物之邦 乡心

    国之心始于鄕,发扬鄕心,各地地方教育均订列鄕土教材,以常州人而愿闻常州经学、文学、艺术之历史,正是鄕心的一种表现。常州素称文物之邦,有清一代,人才特盛,龚自珍有「常州高才篇」,起首有「天下名士有部落,东南无与常匹俦」之句。李慈铭越缦堂日记亦称「清朝常州人才,甲于天下」。可见常州人才之盛,于清代学界早有公论。事实上我常州人在清朝近三百年之中(尤在乾嘉时期),不论在经学上、文学上、艺术上,不但人才杰出,而且常能独树一帜,名震全国,领导当时,影响后代

  • 文章客家山歌·台梅戀情記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鄉會會刊》 第16期  作者:秋立 出版时间:2002-02-23
    关键字: 客家山歌 爱情故事 乡情乡音

    王台秀是出生在梅县的台籍客家男士,幼时随亲人来台,居住台北市。梅芬、吕兰是二位女性,同是梅县人,均受完高中教育。本文男女主角三人好乡土文化,对客家山歌,常唸唸有词,虽然彼此以往都不认识,但在巧遇机缘后,都曾有过一段不同时间和个别的恋情,称得上是奇缘吧!话从事情的先后简单说起,公元二〇〇〇年九月某日,王台秀在桃园县与友人聚会中,遇到同乡来台探亲的梅芬,交谈之下,相见恨晚,即有非常良好的印象。约定以后利用假日同游台湾北部名胜,观光一番,藉增情谊。有次

  • 文章張體安將軍事略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6卷 第12期  出版时间:1974-12-25
    关键字: 张体安 生平回忆 爱国将领

    张将军体安,字子静。幼怀大志,壮励忠孝。平日喜骑射之术,好豪放之歌。世居河南博,其地当南北要冲,为逐鹿中原者所必争。居民苦于兵征,困于凶年,强暴横出,盗贼蜂起,将军忧焉。为端正地方风气,维护闾里安宁,乃训练团防,绥靖鄕井,尤重正本淸源之功;少壮者,敎以孝悌;穷困者,奖以生计;孤苦无依者,赡其所需;殁而不能终葬者,周其所缺:对于闾里细民,强者锄之,弱者扶之,不肖者劝之,善良者拜之。四邻各县,闻风而归者众。七七事变,华北首遭沦亡之痛,倭寇不敢冒进中原,扰

  • 文章南昌段府滿門忠貞事蹟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9期  作者:游孚初 出版时间:1968-08-02
    关键字: 南昌段府 地方望族 爱国家族

    南昌城內繫馬椿,高樓大厦,毗連並立,有一望族焉,咸稱之爲段府。段府贋華爲行四(又名一華號約羣)出身保定軍官學校二期。鼎革以還,憤北洋軍閥禍國殃民。民國十三年間,決然南下赴粤,參加國民革命,初任某軍參謀長。 國父孫中山先生批准創辦黃埔軍校,約羣將軍應聘爲高級軍事敎官。貴溪桂率眞,樂平張雪中兩將軍,均出身黃埔第一期,爲段氏高足,此足見其在黨國軍中之資望也。筆者因與乃弟振華(號若之)同學於秣陵北極閣下,故略知段府軼事。其行一爲德華,哲嗣段國楨爲莧橋空軍航校一期...

  • 文章河南省鄢陵縣況概述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14期  作者:于榮岑 出版时间:1977-07-03
    关键字: 鄢陵县 德星台 陶城 博爱公园 解元坊

    于县正堂席元銮之妹,堪称红星高照,风雨芸窗,才子佳人,时入顷慕。⑻博公园:在城东廓外路北,原为夏庄夏金榜夫人募款所建。园有楼房三楹,内供神像,气氛森穆。后有邑人尹拔贡绍甫等于民十八年春,除神像置文物,始改称博公园,并增建纪念塔、喷水泉、广植花木,绿柳成荫,春秋季节,游人如织,实为鄕宾共览胜地。⑼鄢陵公园:在城北门外鄢尉公路道旁,系民廿三年由县长余芸澎先生倡建,园有双忠祠、砖桥、六合亭、精舍、福善庵、凌云阁、天塔等,满园花卉,芬芳扑鼻,往返鄢汴(开封)或

  • 文章国诗人洪佛矢年谱考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415期  作者:洪崇基初稿 茅梁群補訂  出版时间:2003-10-10
    关键字: 洪允祥 爱国诗人 年谱 《天铎报》

    合并,合并后定名浙江省立第四中学。八月经享颐先生出任四中校长。一九二五年:民国十四年,乙丑,十月经享颐先生去职,范承祜(均之)先生任四中校长。「先生主讲史学,不挟册而开口放言,无不含有至理」。(见门人奉化袁惠常先生语)《巴人传》:在「四师」三年,「他所敬的老师,只有历史敎员,人称慈溪才子洪佛矢(允祥)先生……正在他的影响下,巴人(王任叔)开始对文学和历史发生兴趣」。陈如一先生的《忆洪佛矢先生》:「曩主《天铎报》笔政,赞襄革命,功在党国。晚年设讲座于浙江省

  • 文章南城鄢氏的姓氏源流考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52期  作者:鄢克昌 出版时间:1970-07-02
    关键字: 鄢氏 行政官吏 秦王 甘棠遗爱 诗联 宗族

    鄢氏先世,出自周代,有召公奭这个人,系文王的庶子,封于燕,析土分茅,以国为姓。召伯在那个时候,布文王的德政,巡行南国,常舍于甘棠树下,国人思念他的遗,而敬重其树,不忍伐牠,后人以「甘棠遗」四个字,赞誉召伯的政绩,至今还作为行政官吏一个典范,这是我们先世的光荣的历史。召伯的子孙,世为王辅,燕国到了战国的时候称王国,为七雄之一。到燕王喜时代,受秦国侵侮,太子丹以御侮的策略,建议于王,王不用。当时秦王暴虐无道,太子毅然以除暴为己任,广结天下豪杰侠义之士,愤

  • 文章淮门周氏 「莲堂号」之由来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7卷 第1、2期  作者:周振熙  出版时间:2005-06-01
    关键字: 周敦颐 历史资料 《爱莲说》 人物介绍

    学者称他濂溪先生,卒諡「公元」。「莲说」是篇名作(全文另外附后),他采用象征手法,以物喩人,从形象写到精神,通过鲜明的对比,突出了莲花的象征意义。莲说水陆草木之花,可者甚蕃。晋陶渊明独菊;自李唐以来世人甚牡丹;予独莲之出汚泥而不染,濯淸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淸,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陶后鲜有闻,莲之同予者何人?牡丹之,宜乎众矣。

  • 文章淸宮趣譚摘要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8卷 第3期  作者:李飛  出版时间:1986-09-01
    关键字: 清朝历代皇帝 趣味历史 爱新觉罗氏

    淸世祖年号顺治,姓新觉罗氏,名福临,祖努尔哈赤起于满州,传子及孙,入关代明称帝。在位十八年,最后顺治皇帝死于病痘。有关顺治皇帝与董小宛事有人认为无稽之说,据史学家吴相湘敎授考证,顺治出生时小宛已十五岁,明白的说顺治皇帝呱呱堕地之日,而小宛已高张艳帜于秦淮河畔矣,当小宛二十一岁时而顺治入北京作皇帝年方七岁,从年纪与事理上观察,确属不可能之事。多尔衮之政治天才,令人敬佩,不愧为满淸开国元勋。但他在宫庭行为多可疵议,曾强迫朝鲜国王贡献处女,引起朝鲜官民伤心

  • 文章鄉賢黃仲則的不了情(五)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43期  作者:童致祥  出版时间:1972-04-15
    关键字: 黄景仁 远嫁 爱情 常州府 秀才

    同时阿玉也出嫁了,舅母对他好了一点,母亲对他也少了一层顾虑。景仁又时常到外婆的地方去呆半天。舅舅家的人都说:「好一个孝顺的外孙」。殊不知,景仁却有自己的胸怀,他和阿玉的情萌芽,在外家的小院子里,他愿意在那里追怀他的旧梦。有一天,景仁正在为外婆喂鸟儿,一阵帘子的响声,等他转过身来,只看见一个背影。啊!那不是阿玉囘来了吗?外婆对景仁说:「跟我去看看吧!表妹囘来了。」景仁的心咚咚的跳着,恨不得马上去看看表妹;可是另一个念头阻止了他。景仁想:「多看一眼多添一点相思

共26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