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清末共返回1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清末筹设江淮省始末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2卷 第8期  作者:雨香 出版时间:1968-02-29
    关键字: 清末 江淮省 籌設 区域 沿革

    有明永樂遷都北平之後,除南北直隸(南直隸爲今江蘇,安徽二省)外,將天下分設浙江、江西、福建、廣西、四川、山東、廣東、河南、陜西、湖廣、山西、雲南、貴州等十三承宣布政使司,逐漸形成省區。滿淸入關後,即將南直隸撤銷,改爲江南,順治五年,設甘肅省,置巡撫於蘭州,嗣又於康熙元年分江南爲江蘇、安徽二省,康熙三年又析湖廣爲湖北、湖南二省,以武昌及長沙爲省會,此即地理上所稱本部十八省是也。江蘇省區之面積,在本部十八省之中,僅略大於浙江而居於第十七位,但因地處長江下游,...

  • 文章清末亡佚知县归眞名录探辑

    来源期刊:《湘鄉文獻》 第19期  作者:易邵白  出版时间:1992-01-01
    关键字: 清末 亡佚 知县 辑佚方法

    唐、宋、元、明、清知县等官吏或已收录于旧志,不作一槪而论。自一八〇四年而始的道、咸、同、光、宣五朝,共七十一年清末限内时间,其知县等表录是必须设置而不应迟疑的。祇是因为资料匮乏的表相缘故,难倒一些编纂者。”湘鄕县“(包括今湘鄕市、双峰县、娄底市全部、涟源县及韶山区的一部份)的具体情况是,清同治十三年(一八七四)以前的知县、驻防把总、县丞、主簿、敎谕、训导、巡检、典史等,旧志悉已记载;民国时期知事和县长等的绝大多数,赖有一九五九年原湘鄕县志编纂委员会曾经编

  • 文章楊雲史的生平

    来源期刊:《江蘇文物》第2卷 第6期  作者:伍稼青 出版时间:1978-12-10
    关键字: 杨云史 科举 星州 清末

    書香世家楊雲史原名朝慶,更名鑑瑩,四十歲以後更名圻,字雲史,別號野王。江蘇常熟人。伯祖沂孫,字子與,號詠春,晚自署濠叟,道光擧人,官至鳳陽知府。幼年曾學于吾邑(武進)通儒李申耆(兆洛)。擅書,篆隸尤工,名滿天下。筆意出獵碣及鐘鼎款識,著有管子今編、莊子正讀、文字說解問譌、在昔篇、觀濠居士集等。父崇伊,字莘伯,光緖庚辰進士,授編修,由御史外放漢中知府。當其居台諫時,嘗數上封事,皆關大計,多人臣所不敢言者,故雲史爲書香世家,家學淵源。他少時旣有這樣一個家庭環...

  • 文章清末民初川藉洋学学生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3期  作者:毛一波  出版时间:1963-01-01
    关键字: 清末民初 洋学 日本留学 川籍学生 名录

    「淸末以來,洋學代替了八股文,洋學堂出身與以前的科擧有相等的重要,成爲任事作官的一種資格。所以洋學學生名錄,應與科擧時代的科名錄鄕會試齒錄等量齊觀,都是史料。」這是房兆楹先生編輯「淸末民初洋學學生題名錄初輯」的「前記」,這項題名錄的內容如下:㈠日本留學中國學生題名錄(一九〇二—〇三);㈡京師大學堂同學錄(一九〇六);㈢京師大學堂舊班師範畢業生題名錄(一九〇七);㈣淸華學校同學錄(一九一七)。在這四種「題名錄」裡面,四川籍的學生不少,把他們分別錄出,可供硏...

  • 文章淸末民初廣東世相述略(一)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卷 第1期  作者:李滿康 出版时间:1972-03-31
    关键字: 清末民初 广东社会面貌 文教 宗教 人物

    而不致成为广东之鄕下仔者,皆由隐居西樵山道观之一段因缘也。此事余亲闻康南海夫人梁随觉女士所述之言,故特大事特书之,以供读淸史者参考之助焉。三、回敎 回敎创于阿剌伯人穆罕默德,盛行于中东一带,未几传至唐土广州,似有相当多数信徒,至淸末聚居南圣里一带,其信徒不食猪肉,为此敎特色之一。四、神敎 粤中神敎之庙计有:1城隍庙,粤省各县城,均有城隍庙,除祀城隍神外并雕塑各种鬼神之像,使人见之生去恶行善之心。2天后宫 宋莆田人,林愿第六幼女,幼而神异,兄商海

  • 文章淸末民初廣東世相述略㈡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卷 第2期  作者:李滿康 出版时间:1972-06-01
    关键字: 清末民初 广东社会面貌 人物 父女 社会反响

    七、外交官⒈伍廷芳,字秩庸,新會人,留英習法律,業畢返香港,任華民政務司,旋應李鴻章電召赴北京,廁身外交界,光緖甲午戰役,我師敗於日本,隨全權講和大臣李鴻章東渡馬關訂講和條約。光緖三十四年任出使美國欽差大臣,入民國,任國務總理。⒉梁敦彥 順德人,留美出身,淸宣統朝任外交大臣。⒊梁誠 番禺人,留美出身,淸光緖二十九年,任出使美國欽差大臣。⒋梁如浩 香山人,留美出身,民國二年,任外交總長。⒌劉玉麟 香山人,留美出身,曾隨張蔭桓任駐美國使署參贊。淸末任南非模里...

  • 文章淸末民初湖南礦業發展史略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第5卷 第3期  作者:謝應芬 出版时间:1977-07-15
    关键字: 清末民初时期 湖南矿务局 矿务发展史

    民国五年,全省总产量为五百吨,民国七年即增至一千一百三十八吨。在欧战期间,均获得高价出口。㈤、黄金:湖南的产金地区,发现较早的,祗有平江的黄金洞,会同的漠滨,沅陡的柳林及蓼叶溪等地区。平江的黄金洞,虽早在光緖二十二年,设有官营的金矿局,曾分向美,德两国购进开采机器,但一以汽油燃料不易供应,一以开销过大,所产不敷成本,终于废弃机器,仍改以手工开采。每月仅能产炼纯金百余两。会同漠滨金矿,清末曾由商人集资开采,产量每月高达六百两。民国以后,一度设官局经营,月产反不及商

  • 文章民國三十八年前之湖南中等教育槪述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第3卷 第3期  作者:余先礪 出版时间:1975-01-15
    关键字: 清末时期 民国时期 湖南中等教育 学校名单 教育特征

    吾湘旅臺人士,以予服務湖南教育界時間較長,屢促予將湖南教育情形撰文「成報告」,以供後來者參考。予以三十八年倉卒離湘,輾轉來臺,所有原始資料,無一携出,難於埶筆。茲以湖南文獻復刋,劉脩如兄再以前題相促,祗得就記憶所及,將民國三十八年前之湖南中等教育,槪述如次:一、淸末時期:湖南之有新式教育,自當以淸未時務學堂之開辦爲始。其學堂類別如何,未有明文規定,但自其所收之學生年齡觀之,小者十三四歲,大者亦未超過二十歲,似亦可列入中等學堂之內。學生中高才輩出,如蔡鍔(...

  • 文章古裕州鄉間貧民三奇才(外二章)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2卷 第1期  作者:姬明富 出版时间:2010-01-01
    关键字: 卢景炎 清末举人 王潘 打油诗人 裴长义 裴长寿 三弦艺人 人物简介

    在古稱裕州的河南省方城縣位居南陽盆地東北隅,伏牛山東麓,唐白河上游,地理位置十分優越;南襟湘漢,北引河洛,東挾江淮,西勝武靈,物華天寶,人傑地靈。近年來,不僅以華夏最早楚長城聞名遐爾,且又被確認爲「絲綢之路」的源頭而譽滿神州。這裡所述的三起民間故事,則足以彰顯了古裕州的民風淳樸,歷史悠久。才思敏捷的盧景炎盧景炎(一八四五—一九二七),方城北前盧庄人。清光緒甲午科(一八九四)與王之賀、王廷襄、王襄同榜中舉,一時名噪中州,被譽爲裕州四傑。民國十六年去世,享年...

  • 文章清末民初之海上画坛——(上)

    来源期刊:《松江鄉訊》 第107期  作者:周希舜 出版时间:1997-07-01
    关键字: 清末民初 海上画坛 名家云集 潘天寿 张熊 胡公寿

    上海,从清末到民国初年,是我国传统书画之主流,有人称之为海上画派,更有称之为「海派」者,这海派两字用来称上海画坛上诸多书画家,殊有不当,因含有轻侮之意,其实即使称之海上画派,也未见允当,盖所谓画派者,是指画学的宗派,其画品画法等一脉相承,形成一种相同风格,如唐代开始分南宗、北宗,及明清时的浙派,美派、苏松派、云间派、娄东派……等,是也,清末明初,上海画家包罗山水人物花卉,传统、创新门户众多,所以称之谓海上画坛似较合宜。海上画坛的时代背景上海为战国时代楚国

共11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