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清明会共返回2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浠水清明习俗谈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83期  作者:高舫光  出版时间:1987-04-10
    关键字: 浠水县 清明节 习俗

    一、清明节的意义及由来清明节,是我国民间最古老的一个节日。也是农历一年二十四节之一。据淮南子天文载:「春分后十五日,斗乙指,为清明。」按「清明」二字的含义,是因为这天,昼日初长,春意盎然,此时日行方十五度,万物皆洁净清爽,天气亦气清景明,故称「清明」。清明节在唐以前并不重视,到了唐代由于政府的提倡,并明定这天为扫墓之礼,所以渐渐流行起来,成为郊祭祖先的节日。民国十九年政府明令公布,国历四月五日或六日为「民族扫墓节」。并且每年是日都派内政部长,前往陕西桥陵

  • 文章兴山清明的省思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86期  作者:張運兆 出版时间:1988-01-10
    关键字: 兴山县 清明节 习俗

    三月裡來是淸明,家家戶戶去上墳,燒錢化紙祭先祖,愼終追遠啓後人。

  • 文章清平乐——清明思念客居他乡诸兄弟妹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5卷 第2期  作者:陳德言  出版时间:1999-04-01
    关键字: 清平乐 清明 思念 诗词

    春光入握,飛絮因風繞、落落枝頭青杏俏,牆角薔薇索笑。山花爛漫遙岑,流泉石上低吟,獨踽先人墓徑,應憐骨肉情深。

  • 文章淸明望鄕記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47期  作者:慈湖小漁翁 出版时间:1970-04-01
    关键字: 清明节 思念故乡 家族志

    节届淸明思鄕更切,来台二十三年;欲归不得,每诵:「一夜征人尽望鄕」之句,不觉怆然泪下!因行舟先生催稿,勉作淸明望鄕记。吾时氏自宋理宗末年;由崇德石门迁慈谿北门外,已历七百五十余年,卜居于北门外阚峯[1]之阴,聚族成村约二十余家,人口约百余人,俗称「时家大屋」,其大门坐东向西,门楼犹作宋代规模,门楣悬一匾,大书「向风文敎」,署名为慈溪县正堂〇〇〇[2],乾隆某年〇月〇日,先君曾云:「吾时氏在乾隆年间,亦称吾邑大族;当时六大姓为『应、顾、时、冯、陈、董

  • 文章乙卯清明纪念吴氏祖先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82期  作者:吳嵩慶 出版时间:1975-04-01
    关键字: 清明节 祭祖 纪念 家谱 先祖 回忆

    自從我們夫婦倆先後受洗歸主後,我們小家庭裏卽卽未擧行「祭祖」的禮節,今年五兒興周,偕妻趙珠英女士,子士仁士群,囘國執敎,特趁此團聚機會,于民族掃墓節,為文紀念我吳氏宗親,特別紀念我祖父母與父母親。「子欲養而親不在」的哀思,亦當為人子所共感耳。我家世居於浙江省寧波府鎭海縣崇崇邱鄕靑峙村(俗稱李隘,後改名為靑白村),這小村位於穿山半島一小角,是三面環山,北面臨海,東西長約七公里,南北寬約三公里,西越靑峙嶺至小港、衙前、蛟川(鎭海江),而至鎭海縣城,南面為獅孤...

  • 文章夏禹后裔楼氏渊源考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44卷 第5期  作者:樓文淵 出版时间:2012-05-10
    关键字: 清明节 楼氏 祭祖 《仙岩楼氏宗谱》

    阳春三月,正是江南地区,草长莺飞,春光明媚好时光。清明节时,仍循往例携眷返乡祭扫祖宗庐墓。欣逢故乡老家—萧山楼家塔,因早年战乱荒歉,已中断六十年之修谱活动,自改革开放以来,今已物阜年丰,家给户足,经济情况大有改善,感于古人有盛世修谱之义。本村彦硕宗亲倡行,举办仙岩楼氏第十四次修谱工作,历时三年余,经续修藏事。择定于本(二〇一二)农历壬辰年清明后一日,举行圆谱庆典,此为萧山南乡山村之盛事,更为楼氏子孙深感荣幸之大事。楼氏为全中国少数人口姓氏之一,目前

  • 文章(两岸交流)龙年祭祖、祭陵、及参与龙文化会议活动纪要

    来源期刊:《綏遠文獻》第24卷 第24期  作者:席瑜 出版时间:2000-10-01
    关键字: 祭祖 祭灵 龙文化 重阳节 清明节

    时果、水酒之仪敬祭于我中华民族始祖轩辕黄帝陵前曰:三、清明节再次组团参加祭黄帝陵活动由中华伦理教育学会组团祭陵,今年(二〇〇〇年)是第十次,此次参与者共二十人,绥远同乡参加者除笔者而外当有李振兴先生。此次祭陵活动就程序而言与往年大致相同,所不同者为增加了树立澳门回归纪念碑,此外就是举办陕西省与其他十六省市联办的「中国东西部合作投资与贸易洽谈会」,由于我团的成员多为学术文化界人士,故于祭陵后即依计画去乾陵参观,按乾隆系唐高宗李治和女皇武则天合葬的陵墓,是唐十八

  • 文章清明扫墓记

    来源期刊:《安慶鄉訊》 7、8  作者:高道 出版时间:1993-10-10
    关键字: 清明节 祭祖扫墓 返乡探亲 家族世系 祖坟

    后世列祖分葬在怀宁县总舖龙山鄕丁家山,清河鄕太平山,源潭鄕毕虚宫,渌水鄕柘涧山,广照山等地。历代每年清明前往扫墓,焚香祀奠,而今我辈来到茅岭山祖茔墓园,石碑坟冢完善,尤其二世祖墓前石碑历经五百多年来依然秀丽,此处山青水秀,朝阳背暖,大好福地。我辈焚香拜祭,此宗乃一脉,源远流长。又乘车往广照山,据谱记载,三世祖发理公妣方氏合葬广照山,六世祖渐公字之进,妣张氏,侧妣徐氏公妣合葬广照山,并有以瀚公之妣吴氏葬广照山。据说该地今已成石化厂基地,曾在建厂时该地处所有古坟

  • 文章(拾、氏族世系堂聯:一、氏族簡介)陳氏潁川堂發展簡述

    来源期刊:《瑞金文獻》 第2期  作者:陳炳堯 出版时间:1977-01-31
    关键字: 陈氏 颍川堂 秦代 历史沿革 清明节 家谱

    諺云:「人爲萬物之靈,安可忘祖」。足證每一個姓氏的人們,都應該知道他自已祖宗的淵源,一代復一代的蕃衍,知木本水源,由來有自,才不愧爲人的子孫,據史書所載,我陳氏潁川堂一脈,係虞舜的後裔,爾後經周武王賜姓封陳,位於河南省潁水流域,厥後乃由秦始皇封爲潁川郡,其後就命名陳姓潁川堂,從此源遠流長。繁盛於天下,到處都散佈有陳姓子孫,茲特簡述於次:我陳姓源流出於秦代,位於河南省中南部的潁川郡,卽今虞城縣,始祖是陳公滿,爲四千多年前受唐堯之禪,而卽帝位的賢君大舜的後裔...

  • 文章故鄉傳統節日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341期  出版时间:1998-03-20
    关键字: 无锡 上巳节 清明节 传统节日

    快船集中到葛埭桥附近的长广溪参赛,看过迎神赛会和游节场的男女老少也到此观看快船比赛。参赛的快船先作自由表演,各显神通。接着由表演中涌现出来的佼佼者自由结合,以两船为一组进行比赛。小组优胜者再自由结合,依次比赛,直至决出冠军为止,比赛时,岸上人声鼎沸,锣鼓暄天;河中船如飞箭,急流勇进,甚为壮观。清明清明时节,无锡民间开始种植蔬菜、果树。蚕农在清明夜把蚕种里在棉衣里进行孵化。这天,人们纷纷上惠山踏青。不上惠山的,上城墙绕城而走,叫登高踏青。东门东林庵一带,为

共21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