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清初共返回1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淸初舟山的遷界移民

    来源期刊:《舟山鄕訊》 第43期  作者:毛德傅 出版时间:1994-02-01
    关键字: 舟山 迁界移民 清初 局势

    舟山羣島屛障長江口錢塘灣外,形勢險要,自古以來爲兵家所必爭。明末淸初,臺灣爲荷蘭强佔,荷蘭、葡萄牙、西班牙殖民主義者出沒騷擾於我東南沿海。順治四年(一六四七年)「紅毛番人」焚掠剽刼觀音聖地普陀山,使殿宇殘破,佛寺傾毀。(重修普陀洛迦志;馬士、宓亨利《遠東國際關係史》)淸順治二年(一六四五年),八旗兵渡長江,南明弘光(福王)政權滅亡,江南士紳錢肅樂、張國維、張蒼水(張煌言)等高擧反抗滿州異族壓迫的義旗,擁立明宗室魯王朱以海在紹興稱監國;後屯踞舟山,以今定海...

  • 文章北學重鎭孫夏峯先生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9卷 第5期  作者:孫秉傑 出版时间:1977-05-25
    关键字: 孙奇逢 明末清初 阳明学 理学

    孫奇逢(一五八四——一六七五)字啓泰,號鍾元,河北容城人。明神宗萬曆十二年甲申生。與定興鹿伯順(善繼)友,以聖賢相期勉。熹宗天啓五年,逆閹魏忠賢亂政,荼毒正人,左光斗、魏大中、周順昌以黨禍被逮。夏峯受左公知,魏、周皆道義交,乃與鹿太公(伯順父)、張果中傾身維護,醵金代輸,繳納未已,而三制先後死獄中,終賴以歸骨故里,義聲動天下。台員及巡撫交章論荐,皆辭不就。畿輔被兵,夏峯率鄕里子弟助守縣城,危而獲全。崇禎十五年携家入易州五公山,結茅雙峯,門生故舊從而相守者...

  • 文章明末清初的江南四王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5卷 第2期  出版时间:1977-05-15
    关键字: 明末清初 江南 四王 王时敏

    江南明末清初的四王,是王时敏、王鉴、王翬、及王原祁。他们的画,都很有名。王时敏与王鉴,都是太仓人,且有亲族关系,王原祁系时敏之孙。王翬为常熟人,则系时敏的学生,四王之间关系极深,他们画的风格亦大致相同。王时敏,字逊之,号耕烟,初仕明为太常。入清隐不仕工诗文,尤擅山水,为清初画苑领袖,康熙十九年卒,年八十九岁。王鉴,字圆照,号湘碧,崇祯擧人,官廉州知府,工画、擅山水,摹古尤精,鉴为世贞曾孙,康熙中卒,年八十岁。王翬,字石谷,号耕烟,师王时敏画山水,以清丽胜

  • 文章明末清初的舟山浩劫(上)

    来源期刊:《舟山鄕訊》 第105期  作者:何雷書 出版时间:2004-08-20
    关键字: 明末清初 抗清事迹 鲁王 阮进

    明崇禎十七年三月十九日(公元一六四四年四月二十五日),崇禎皇帝自縊於煤山(今景山)。是年十月初一,年僅六歲的福臨登基大清帝位,定年號爲順治。攝政王多爾袞抓住清軍入關後的有利時機,大舉南下,强制推行圈地、剃髮、易服等歧視漢族和其他兄弟民族的高壓政策,引起了各族人民的强烈反抗。一時間,大江南北出現了數百支抗清義軍。清順治二年(一六四五)二月初九日,鄞縣人錢肅樂(崇禎十年進士)、張煌言(號蒼水,崇禎間舉人)、張國維(明兵部右僉都御史)等組織義軍抗清。不久,又與...

  • 文章方志、家譜所見明末淸初——時期的海州社會狀況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3卷 第3期  作者:朱炳旭  出版时间:2001-09-01
    关键字: 清初历史 海州风貌 农民起义

    各种海州地方史料所反映的明末清初时期的海州社会状况是异常严酷的,这主要表现在痛苦不堪的民生和连绵不绝的战争两个方面。下文就方志、家谱等零星史料所反映的这两方面问题进行讨论,抛砖引玉,就教于方家。明朝国事大坏是从万历年间开始的,但这期间的海州社会,尤其是云台山上的宗教却呈现出一派前所未有的兴旺景象。然而,宗教的兴旺并不能掩盖海州社会内部存在着的深刻危机,到天启年间,这种危机便全面爆发了。天启元年(一六二一年),刘梦松知海州事,到达海州后,首先看到的便是一片

  • 文章淸初于七之變軼史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1卷 第1期  作者:周紹賢  出版时间:1985-06-20
    关键字: 于七之乱 清初 历史考据 事件始末 学术研究

    淸初登州于七之亂,震驚一時,淸朝各家史書中,雖皆以其爲國之大事而特書之,然皆略而不詳;且皆不得不附於淸廷之立場,而以叛賊目之;因而年遠日久,其眞情實事,遂以泯沒。地方文獻,如山東通誌,及登州所屬各縣之縣誌,亦皆不得不循朝廷之旨而稱之曰作亂,且皆各記當時此案於各縣有關之事,而無具體之記述。余之故鄕與于七之鄕爲鄰,當時余先人遭受兵禍,有筆錄,記其事甚詳。又童年每聽村中父老談于七之事,津津有味,鄕間有歌謠云「「楸樹開花白哇哇(鄕人呼梓樹曰楸樹,哇哇是形容白色的...

  • 文章明末清初的舟山浩劫(下)

    来源期刊:《舟山鄕訊》 第106期  作者:何雷書 出版时间:2004-10-20
    关键字: 明末清初 舟山 抗清事迹 张苍水 郑成功

    (續上期)順治十年春,張名振、張蒼水率軍攻占金塘島,活捉叛將金允彥、將金處死,在金塘島遙祭「辛卯」死難軍民。接著,乘勝入長江口,占據崇明島,得各地歸附船只五百餘艘,繼而派兵巡海至天津,奪清軍糧船百餘艘,擴編水師,一時軍威大振。是年十二月,溯江攻占金山遙望石頭城,祭拜孝陵。張名振有《登金山詩》一首,抒發他當時慷慨悲壯的心情。詩曰:十年橫海一孤臣,佳氣鍾山望里眞。鶉首義旗方出楚,燕云羽檄已通閩。王師枹鼓心肝噎,父老壺漿涕淚親。南拜孝陵軍縞素,會著大纛揭龍津。...

  • 文章明清易代中的海州婦女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0卷 第4期  作者:朱炳旭  出版时间:1998-12-01
    关键字: 地方志 妇女 《古朐考略》 清兵入关 抗清义旗 明末清初

    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一以贯之的崇高气节,实为难能可贵。她们以卑微的小我之身,换取民族大我精神之不灭,足可称为中国传统女性的典范,后世当永远景仰之。对于明末中国女性的表现出来的强烈的反抗精神,清戴名世在一篇《郭烈妇传》中赞曰:「嗟乎,海岱之间,自明时多公卿贵人,冠盖相望。及易代之际,左公梦石而外,卖国叛故主者多矣。而女子之以节烈著者,颇时时不绝也,岂不异哉?」可以这样认为,中国传统女性在明末清初激烈的民族冲突中所具有的坚贞气节,为中华民族争得了无尙荣光。

  • 文章香港早期海盗史略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8卷 第4期  作者:蕭國健 出版时间:1978-12-31
    关键字: 宋代海盗 明代海盗 香港 清初海盗 割让初期

    死焉。」然李魁奇于攻扰南头之前,当亦曾掳掠本港沿岸。五、刘香:崇祯六年(西元一六三三年),艚贼刘香入寇,闽抚将郑芝龙败之。崇祯七年(西元一六三四年),刘香入寇南头,为总鎭邓某击退。崇祯八年(西元一六三五年),刘香复入寇,但为闽抚将郑芝龙平定。(见新安县志卷十三防省志寇盗条)县志内虽未尝言及刘香占据或掠刦本港,但以其曾寇掠新安沿海,凡三年之久,且曾舟泊南头,则新界沿海之地,昔日必曾为其所扰。丙、清初称霸本区之海盗明朝覆亡后,有等反淸复明义士,南逃广东沿岸

  • 文章清初之明代遗民画家——四大高僧

    来源期刊:《松江鄉訊》 第104期  作者:周希舜 出版时间:1996-01-01
    关键字: 明末清初画家 四大高僧 八大山人 石涛上人 石溪 渐江

    清初画家大都在明代已具盛名,入清后亦复入仕者不胜枚举,这里特别强调「遗民」两字,是指这些画家或为宗室,或为仕宦,或为公子,咸皆抱节守志,不肯臣事于新朝而求显达,其志行既高,蕴蓄又富,发而为画,每多奇肆豪放,不守绳墨,而其磊落昂藏之气魄,百折不挠之精神,固足以励末俗而媿贰臣的了。画史上把遗民画家的画,评誉为道济奇肆,八大精练,龚贤纯厚,髡残苍老,梅清透逸,弘仁高简,陈洪绶古雅,查士标爽利,邹之麟萧疏,萧云从精致,吴山涛雅澹,以及方以智,冒襄,傅山等莫不各有

共11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