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共返回3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山容海色卽眞如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5卷 第10期  作者:洪禹平 出版时间:1993-10-10
    关键字: 乐清 真如 古刹

    几度到永嘉,乐交界处靠近瓯江口的盘石鎭办事,虽俗务缠身,却也有缘走访鎭西北重石村的眞如古刹。寺宇背靠盘石山,面临东海,离海数里,一望平川,视野极为开阔。我一到此地便觉神气爽,周身舒畅。我是习练过几十年动静功的人,行家的都知道练功有素者在某些环境中会有较强的「气感」(内气运行的感觉),而我从来未曾像在这儿一样「气感」甚强,略一含目,即能「入静」,所以我说,这是个非同寻常的地方!据明二代所修《乐县志》载,这眞如寺乃唐僖宗文德元年(公元八八八年)僧肇

  • 文章愛鄉橋誌

    来源期刊:《温州會刊》第8卷 第3期  作者:大巖頭村民委員會 出版时间:1992-06-01
    关键字: 磨村 乐清 建设

    得无行路之难,畏途之噗,乡人深感方昌富先生与同行诸位先生泽及梓桑之豪举,遂名为「爱乡桥」永志。铭曰:一溪阻险,岁履维艰,诸公仗义,童叟开颜,溪桥坚固,溪水潺潺,胞谊永恒,同此溪山。乐县大巖头村民委员会

  • 文章宋元明历朝鄕贤人物简志

    来源期刊:《舟山鄉訊》 第14期  作者:於鳳園 出版时间:1985-05-15
    关键字: 乡贤 简志

    十四卷,朱彜尊序其诗谓:不必其词之工,而必传于后世无疑。薛士珩:定海人,三才子,字长璵,别署白楡,明时以明经贡国子,入后,杜门园居,长年谢客,著有「白楡集」。屠粹忠:定海人,号芝巖,顺治进士,官至兵部尙书,有三才藻异。陈锡嘏:定海籍,字公眉,康熙十五年进士,田庶吉士官编修,十八年请养归,居家八载卒。锡嘏少从黄宗羲讲学于证人学祉,不轻于著述,家贫,恃馆糓为生,天性笃挚,问学精微,立心忠厚,勇于为义,惜未施于用。全祖望只称其所养大醇,善诗古文辞,郑梁为选刻

  • 文章嚴公紫卿家傳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311期  作者:馮煦  出版时间:1995-09-20
    关键字: 严金 无锡 清朝 西北

    編者按:無錫鄉前賢嚴公紫卿早年曾來臺任淡水廳同知官職,勳名卓著。可知我錫人在臺開拓有功,植基甚早,淵源流長。

  • 文章民国以来历任乐县行政首长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8卷 第5期  作者:黃信樵 出版时间:1992-10-01
    关键字: 知事 县长 乐清 名单

    国父孙中山先生于一九一一年推翻了满清,建立了中华民国,一九一二年称民国元年,形式上已脱离了君主专制政体,但因军阀割据,日寇侵略,国父之民主思想始终无法实现,所以迄民国三十八年大陆整个变色为止,乐县历任行政首长仍为官派,这期间历三十八个年头,总共派出三十一位行政首长,其称谓前十一位是「知事」,后二十位则称「县长」。中共机政后因党高于一切,县长之上还有「书记」,四十多年,不知凡几,故从略。兹将历任三十一位县行政首长列名于后,藉供鄕长们之回忆参故:一、知事

  • 文章福州地名之由來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37期  出版时间:1990-11-10
    关键字: 福州 闽清 永泰 福清 榕城

    一个地方的地名,往往跟当地的山川风物、鄕土民俗、民间传说等联系在一起。它对考察硏究当地的历史,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値。现将福州的一些地名来历和含义简介如下:福州:是福建省省会所在地。「福州」这个地名,最早出现于唐朝开元十三年(公元七二五年),它是根据西郊有一座「福山」而命名的。到了宋朝治平年间,福州太守张伯玉,发动居民按户种植榕树,从此榕荫满城,所以福州又别称「榕城」。闽:唐朝时叫梅溪县,因县里有一条梅溪而得名。又因梅溪与闽江水会合,闽江水浑浊,梅溪水

  • 文章浙江縣市地名出典(下)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5卷 第3期  作者:朱惠勇 出版时间:2003-03-10
    关键字: 浙江 温州 瓯海 乐清

    。「瓯」即狭小高地也。一九三一年出版《中国古今大辞典》中「瓯越」条目注释:今浙江以东为瓯越,以东瓯为越种也。南朝诗人谢灵运出任永嘉郡守时作诗《北亭与民吏别》中有「晚末爱余荣,憩息瓯海滨」。温州市的瓯江之名出源于此。按《大一统志》中《温州府图》亦有「瓯海」之名。(三九)乐清乐,春秋时属越,秦朝时为闽中郡,西汉初为东瓯国之地,后归属回浦、章安、永宁县。东晋宁康二年(三七四),分永宁县东境置乐成县。南朝后梁开平二年(九〇八),吴越王钱镠因避梁太祖朱温之父朱诚名讳

  • 文章樂成的過去與未來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9卷 第2期  作者:黃信樵 出版时间:1993-04-01
    关键字: 乐清 城市规划 地势 建筑

    乐成鎭为乐县首善之区,县城所在地,我在此出生,所以有特殊的情感,常常梦想如何建设此属于我童年玩游之地。今梦想将成事实,不无感触,特为记。在我的印象里,乐成鎭被一个「葫芦」形的城墙所囿,周围全长近五里。乐县城墙之多,在全浙首届一指,全县共有九城,我曾足迹四城,除县城外,有后所城、蒲岐城、以及虹桥北面一小山城,忘其地名。今「葫芦城」已成历史名词,据说蒲岐城尙完整无恙,蒲岐今也升格为镇,繁荣当在想像中。乐城三面环山,背山面水,形势天成,犹如一把太师椅。山自

  • 文章孟津縣沿革(九)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7卷 第9期  作者:杜新吾 出版时间:1975-09-25
    关键字: 孟津县 地理志 县志

  • 文章洪芳洲公年譜㈥

    来源期刊:《同安》 第47期  作者:洪福增  出版时间:1994-05-01
    关键字: 年谱 左都御史 吏使 巡按御史 洪朝选

    其然哉。公纯粹和平,学不厌矣,今而往,非止日广,好生之德,和我庶狱庶慎,行且晋长诸曹,弘化寅亮,用励相我国家,坐致位,育天下,皆仰泰山而朝宗于海,岂曰小补之哉。某不佞,敢扬言以代瞽之诵。诸君子咸曰:「公乐善不倦,固所欲闻也,可以献。」(见周讷溪文集卷一序)公就职伊始,核阅刑部山西吏司案呈文牍,则发觉山西太原府榆次县知县董三迁,与该县举人王里等勾结,挟隙陷害该县学廪膳生员阎焕之父即原任南京国子监祭酒阎朴,含冤身死。认该知县、举人,公然擅威作恶,戕害儒臣及其

共34条记录 1/4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