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海防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明清大鵬軍事沿革初探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4卷 第3期  作者:沈思 出版时间:1984-09-30
    关键字: 深圳大鹏 历史发展 军事沿革 海防机构

    礮台,多安礮位,内设衙署兵房,不惟屯兵操练,足壮声威。而逼近夷巢(香港岛),更可藉资牵制,似于海防大有裨益」[36]。九龙寨城在道光二十七年(一八四七年)三月竣工,建成之后,大鹏协指挥核心从大鹏城转移,副将移驻在寨城内)隶水师提督,统辖大鹏协左、右营[37]。自这时起,大鹏城便将明淸新安县海防重鎭的任务转交九龙寨城,放下军事行政核心的地位。[1] 见嘉靖黄佐(广东通志)卷七,事纪五。[2] (明史)志六十六,兵二。[3] 明天顺卢祥(东莞

  • 文章阜寧縣志序

    来源期刊:《江蘇文物》第1卷 第7期  作者:阮本焱 出版时间:1978-01-10
    关键字: 《阜宁县志》 海防同知 县志修订过程

    邑之有志,犹国之有史。然史贤奸杂着,劝惩并用,志则异是,有襃而无贬。盖不特忧畏讥,惧为世所诟病,亦云善善从其长也。阜寗固前明之庙湾鎭,万历二十一年,以备倭,始设海防同知。国初仍其秩不改。康熙时,同知侯恽延,武生陈一舜,箸庙湾鎭志十二卷。雍正九年,始分划山、盐设鎭,移同知专治河。乾隆时,知县冯观民箸草检八卷,皆未刊行,今府志多取裁于此。同治纪元壬戌正月,邑陷于捻,旋复。八年,沈国翰来知县事,以邑擧人顾皋兰辈,请修县志,岁贡生陈肇礽熟究学滩缘起,任其事,而受

  • 文章王公十八判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61期  作者:張傳興 出版时间:1992-11-30
    关键字: 王公十八判 王绍兰 福州海防同知 李翠娥 林桂英

    王绍兰原是侯官知县,由于判案如神,廉洁奉公,被福州人誉为王包公,得到提拔,升为福州海防同知,今天王绍兰接到李印仑状纸,反复看了三遍,觉得翠娥一案破绽百出,必然有冤,闽县不该如此草率结案。闽县直接与按司衙发生关系,海防同知按例可以不管。但是,王绍兰这个人,只要让他看到不平之事或含冤不淸的案件,他便一定要接手审理。当下,王绍兰写了请求审理李翠娥一案的公文,连同李印仑的状纸,派公差面呈按司何明山。何明山看过闽县结案之批语,又看了李印仑辩词,究竟谁是谁非?实难

  • 文章干览西碼頭的歷史地位

    来源期刊:《舟山鄕訊》 第123期  作者:順之 出版时间:2007-08-31
    关键字: 干览西码头 海防要塞 历史地位 克难码头 国军撤退

    干西码头,位于舟山本岛定海区境内的北部海滨,这是一个不起眼也不引人注目的小地方,但它却有着特殊的历史地位。根据历史考证:干在宋·宝庆《四明志》中原名为「竿缆」。竿者,乃篙竿,缆者,乃系船之缆绳。并在西码头设有「竿缆渡」,就是码头。在宋代,干西码头就有众多船集舶聚于滩涂海边。当时,这些船集不仅只是捕鱼之用,也有很多船只是通向大陆和岱山、嵊泗的交通工具。干西码头历来也是舟山的海防要塞之一,是兵家的必争之地,具有很高的战略地位。据志书记载,元末有方国珍占据舟山

  • 文章鹽城地理環境述略

    来源期刊:《江蘇文物》第1卷 第5期  作者:宋兆珩 出版时间:1977-11-10
    关键字: 盐城 县志资料 地理位置 人口数量 历史沿革 土壤地质 气候水利 山川河流 湖海形式 海防问题

    成立远在纪元以前无疑,而同为冲积地形也。志称「洼邪西广,瓯窭东博,曷盈车篝,载防载壑,壑无垔淤,防毋痺薄,微牍扦潮,何民不寞」,为论述盐城地理环境之精心杰撰。内外形势,海防第一:湖海屡变矣。然而内外形势,海防第一不变也。盐城地理环境,特征有三:一为中纬位置、二为温和气候,三为南北分野。建置以来,地位日渐显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从大环境着想,作多元性设计,确为首都附近之堂奥。余读志载盐邑之历代兵戎,有若干不朽事蹟存在。广陵射阳候曾据以拒吴王濞而安汉也,陈登曾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