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治水共返回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嵊州剡溪孕育治水英雄庙会祭祀凝聚村落和谐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41卷 第3期  作者:汪漩 出版时间:2009-03-10
    关键字: 嵊州 治水 英雄 祭祀

    的是,陈氏在家乡建设中,关注地域整治,选择村前报恩寺三门路廊,由陈贤主持建设一座拱梁相容的八字石桥,疏水引流,拓展良地,方便生活。古时,浦为「通大河的水渠。《吴郡图经续记》卷下〈治水〉:『或五里七里而为一纵浦,又七里或十里而为一横塘,因塘浦之土以为堤岸,使塘浦宽深,堤岸高厚,则水不能为害,而可使趋于江。』」(《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一九七九年版,第九三六页)因而称石桥为「浦桥」,村庄也由此得名。浦桥坐北朝南,背靠福泉山,村前良田千顷,物产丰富,剡溪流淌著唐诗

  • 文章周凯治水和郑观岳重筑陡门 浙南水利史上留辉煌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0卷 第3期  作者:俞光  出版时间:2004-06-01
    关键字: 周凯 治水 郑观岳 《重筑燕埭陡门记》

    在温州水利史上,有许多动人故事,其中尤以周凯治水和郑观岳修陡门最为突出。周凯是温州最早的治水英雄。他字公武,晋时世居临海郡之横阳(今平阳、苍南两县全境及泰顺县一部分)。周凯身长八尺,魁梧雄伟,善击剑,能左右射,而且还博闻而强记,可谓文武双全。他出身于贫苦的农民家庭,躬耕以养父母。后来,随当时名士陆机兄弟到了洛阳,张华爱其才,欲荐其为官。但是,周凯知晋室将乱,独辞不就。自洛阳归来后,他见境内三江(永宁江、安固江、横阳江,即今瓯江、飞云江、鳌江)壅塞严重

  • 文章川主考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9期  作者:周開慶 出版时间:1964-03-01
    关键字: 川主庙 神祀 李冰 治水功劳 史料考证

    川主庙是四川最普遍的神祀,不独各县县城里有,并且遍及鄕村。但「川主」这个神究竟是谁,则其说不一。有的说是秦时四川的太守李冰,有的说是李冰的儿子二郞,有的则说是隋嘉州太守赵昱,更有说杨戬的。年来我阅读四川各县县志,先后读了五六十部,曾将有关材料抄下,现在把牠综合起来,作一考证,在民俗学的研究上,不无意义。先说李冰,张澍蜀典上说:「今蜀人皆以李冰为川主,颜其庙曰川主庙。」据南川县志考证:「秦李公冰守蜀治水,或以为张仪所荐(刘芷塘李公父子治水记略),当秦惠王时

  • 文章江西會館萬壽宮永祀許眞君的由來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5卷 第1期  作者:思齋  出版时间:1973-01-20
    关键字: 许逊 万寿宫 治水 人物事迹

    水怪多潜居水底,水有浮力,箭如何能射到水底?原来眞君在离水不远的陆地上,挖掘丈许深的豪沟,投入活羊、鸡、鸭等家畜。水怪是夜出昼伏的动物,到了晚上,牠们上岸寻食,纷纷坠入沟中。第二天早晨,眞君率领善射的壮汉,站在沟边,对准水怪放箭,矢落如雨。只见那些水怪负痛乱跑,各自伸舌舐伤口,不到二个时辰,全部窒息而死。他这个方法,比韩愈写文章祭鳄鱼着实得多。眞君杀水怪的方法,很快就传遍全省,不多时,全赣不再有水怪为害了。水怪既除,眞君又率领郡民展开治水的工作。他在秋冬水浅

  • 文章爲政清廉的許遜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03期  作者:楊曉蒼 出版时间:2006-02-01
    关键字: 许逊 万寿宫 治水 道家 许仙祠

    瑞金 杨晓苍西山万寿宫,座落于南昌市西南三十公里的逍遥山下,是闻名中外的旅游胜地。在这里,人们祀奉一位许真君,把他当作江西的神灵,朝拜的香火经年不衰。许真君,即许逊,字敬之。我们撇开他神话的传说,在历史上,许逊是一位清官,是一位治水的专家,是一位为人民谋幸福的人。许逊在赤乌二年(公元二三九年)生于南昌长定鄕益塘坡,现为南昌县罗家鄕慈母村。祖父、父亲都是高节不仕的知识份子,他们无意功名的思想给许逊影响甚大。许逊生性聪明,姿容秀伟,五岁入学读书,十岁便能通经

  • 文章古今水利歷史掌故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0卷 第2期  作者:王宜忠  出版时间:1998-04-01
    关键字: 水利典故 史料研究 大禹治水 刘鹗年谱

    教授慧眼这一关,那就不得而知也。一、大禹治水此书,是一部水利史,据史书禹贡篇载:「禹别九州,随山濬川,任土作贡。」九州为:梁、雍、豫、徐、兖、青、冀、扬、荆,系以天然形势为分野。查九州中「雍州」之土原为上上,「扬州」之土为下下。数千年来,因为西北黄土高原,尤其是秦、晋及豫西一带,表土冲掉,童山濯濯,肥沃之地,变为贫瘠而泥沙下输,豫省首当其冲,亦首受其害,盖由来久矣。「扬州」原为卑湿多水之区,经历代列祖列宗胼手胝足,分别导入江、海,从此水有归宿,地不淹没,水道

  • 文章大禹渡地名考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77期  作者:張亦農 出版时间:2011-01-01
    关键字: 大禹渡 历史考证 大禹治水 神话传说

    同一时期的文化遗址,出土有灰陶片、蚌壳等。从禹门口向北过中条山,地方志记载以及清凉寺墓地发掘报吿认定,是一条古驮运道,遗迹尙存,通往解州东胡村。上述四处遗址,历史就是一条经中条山往南过禹门口(芮城境内)、清凉寺到大禹渡的南北古道,这是帝尧时已经开通,并成为向黄河以南运盐和南北交流的常用古道。传说大禹治水也选择了这一古道。《尙书·益稷》载:「禹曰:『予乘四载,随山刊木』」;《尙书正义》曰:「将欲治水,随行山林,斩木通道」;郑玄云:「必随州中之山而登之,除木为道

  • 文章咏大禹渡古柏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71期  作者:陳定一 出版时间:2008-01-01
    关键字: 大禹渡古柏 大禹治水 咏颂诗文

    皮里春秋纳汉魏,眼前九曲忆王侯;参天耸拔忠贞节,覆地长荫古渡头;大哉禹王曾息此,江山涌翠满神州。附记:山西芮城县黄河边有大禹渡,北依神柏峪,峪有古柏一株,下临黄河,目前树心已空,仅余空壳一皮,而周围甚粗,非三人所能合抱,历代有传言,谓昔日大禹治水曾于此树下小憩,后人为纪念禹王丰功伟绩,遂名此渡为大禹渡,此峪为神柏峪,古貌今容,尤为壮观,瞻仰之余,感而赋此。

  • 文章张申之治水治史情志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82期  作者:戴懷萱 出版时间:2001-01-10
    关键字: 张申之 鄞县水利 治水资金 《鄞县通志》 县志经费

    人首筹组商营鄞奉长途汽车公司,继又与孙性之等二十四人,创办商营通运长途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但终其一生,所化心血之多,历时之久,嘉惠之深,莫过于治水、治史两件大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张申之早于一九二三年拂袖南归家鄕时,就考虑整治鄞县水利之事。此前,鄞县迭遭一九二〇、一九二一、一九二三连续三年洪涝大灾,其中尤以一九二一年的所谓辛酉大水为甚,其范围之广,灾期之长,史无前例。塘圯岸崩田舍人畜随流荡然,鄞西大地哀鸿遍野,一片荒凉,好多灾户,全家灭顶,如家居樟村海岙的周炳

共9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