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主题分类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共返回25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淤黄

    来源期刊:《淮陰文獻》 第1期  作者:丁永華  出版时间:1985-10-01
    关键字: 黄河 淮河 河水淤积

    下游原有独流入海水道,自南宋(公元一一九四)年黄在南岸决口,有一部份黄水即侵入淮下游,而与入海水道混合。迄明初(一四九四年),黄全部夺淮入海水道,因黄强淮弱,淮水被阻,又以黄水挟带黄土,随处沉淀,使槽高仰,延至清季(一八八五年),黄又在北岸冲决北趋而离淮域,但淮入海故道已为垫高,滴水不能下泄,致成废,故名曰淤黄。在本邑王营以东,水干涸,不通船只,夏秋雨多季节,大水氾滥,宽数华里,沿岸田禾淹没,交通不便,为害甚巨。

  • 文章尉氏縣沿革概况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34期  作者:張與仁 出版时间:1982-04-03
    关键字: 尉氏县 郑大夫 惠民 贾鲁 双洎

    尉氏之名,初见于春秋襄十五年传『尉氏之乱』乃指郑大夫尉止攻杀执政公孙驷之事,以尉止(弟尉翩)食邑于尉氏,相沿以为名。(狱官之说不足信)。至战国属于魏,汉属陈留郡,后汉将平陆县并入尉氏为陵树鄕,即旬攸封为陵树侯者。魏晋二代仍属陈留郡,后魏归开封郡,隋置州,唐废州又属陈留郡,宋属开封郡府,元明淸因之,民国初属豫东适,后设专员行政区,尉氏划归第一行政区。尉氏县城北距开封九十里,西南距洧川四十里,南距鄢陵五十里,东距通许五十五里,地势平坦,交通便利。尉氏

  • 文章麻城「夫子」趣谈孔子也有受窘的时候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08期  作者:王忠順  出版时间:1993-07-10
    关键字: 麻城 夫子河 孔子

    大家都不能用,而罢了官。而后,孔子很感慨的说:「道不行也,乘桴浮于海」,周游列国讲学。由弟子「子路」驭车,其目的地,是想先到「楚国」。可是,孔子这次出行,不知道是他把日子看错,或是他这年流年不利!此行,并未达成他讲学的心愿。就中途折返了。其原因安在?说来,读者或有些不信,却是孔子他自导自演的,而且是千眞万确。我们可从他下面两段有趣的话题对白中,很淸楚的品味出来,颇値得莞尔!事情是这样的,当孔子路过南「项城」时,适有一小儿在路中嬉戏!用瓦砾围筑一小城,阻车不能过

  • 文章新元史作者柯劭忞南遇险记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0卷 第4期  作者:吳洽民  出版时间:1995-03-20
    关键字: 柯劭忞 李吉侯 河南 遇险

    历知安阳、遂平、鹿邑,柯氏尝随侍其父于县署,力学苦读,几至废寝忘食,见者咸加叹异,卒掇巍科,入词林,为读书人吐气,渊源家学,别有心传,故兄(柯劭憼,光緖十五年己丑科二甲一三八名进士)弟皆成进士,名驰天下。封翁佩韦,虽未得科名,经史具有根柢,太夫人长霞,为潍县李公少白之女,诗学三唐,士林推重。柯氏之母舅李吉侯(丰纶),其岳父宫子猷(国勋)蓬莱人,道光十七年拔贡,分发南知县、署理信阳州,同治三年秋补禹州,(任内肃淸捻匪,励精图治,光緖三年,禹地大祲,广设粥厂

  • 文章细说永定

    来源期刊:《察哈爾省文獻》 第12期  作者:鄭肇經 出版时间:1983-02-01
    关键字: 永定河 绥远 治理 工程

    一、永定之槪况永定之上源,为洋及桑干。洋发源于绥远兴和县之北,其上游称为东洋,至察哈尔境之柴沟堡,会西洋及南洋东南流,北受新、东沙、淸水、吊桥、泥南受红糖,至涿鹿县东之朱官屯,与桑干会。桑干发源于山西朔县之神池,东流,北受左云、大同、怀仁诸县之水,南受山阴、应、浑源诸县之水,至朱官屯会洋,后始称为永定,再东流,折而东南,至怀来县之官厅附近,有妫水,自东北来会,入山峡凡一百公里,至北省之三家店,在卢沟桥以西,泻入平原

  • 文章北魏長城與畿上塞圍考

    来源期刊:《察哈爾省文獻》 第7期  作者:朱丕生 出版时间:1980-07-01
    关键字: 建筑 防卫 绥远 黄河 工程

    二月戊辰,筑长城于长川之南。)魏道武帝于皇始三年(公元三九九年),即帝位,迁都平城。由上列三则史书记载,北魏长城之赶筑是必然之事。因北魏开始南下江淮,统一中原。赶筑长城,以备北方蠕蠕及高车之犯边,兼而加强北方防务,便于继续南侵,而减少后顾之虑。①赤城是北魏长城东端起点,亦为军事重鎭,北魏太祖纪:「登国二年(公元三八七年)十月,癸卯,幸濡源(赤城东北方,濡水之源),十一月遂幸赤城,十二月巡松漠(热经栅县与围场之间),三年二月东巡,四日幸东赤城。五月癸亥、北征

  • 文章漫話揚州

    来源期刊:《江蘇文物》第2卷 第10期  作者:柳絮 出版时间:1979-04-10
    关键字: 扬州 运河 董仲舒 枚乘

    或充门客,风流韵事,远近流传。扬州的地势,也很重要,扼江淮的咽喉,津浦铁路未筑以前,南北交通,无论官运、商运,水路多赖运,扬城当北运入江之口,因此成为粮食、鱼盐的集散地。以军事言,江淮不守,则金陵难保,东南半壁便成问题。远代不谈,近代如:淸初屠城十日;洪杨之乱,屡犯扬城,曾国藩大军屯此作战;北伐时期,孙传芳负嵎江北,三战三退,故欲保东南,必须固守扬城。扬州最繁盛的时代,一为隋、唐,隋炀帝幸扬州,开辟运,建筑宫殿,恣意游乐;一为淸叶,淸圣祖(康熙)高宗

  • 文章曹娥江上憶曹娥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7卷 第5期  作者:林藜  出版时间:1975-05-30
    关键字: 曹娥 曹娥 孝女

    舜避丹朱于此,百官从之故名;又曹娥鎭西北的东关市,地在浙江省绍兴县东运旁,通上虞、余姚二县要路,旧亦名东城、商旅云屯,为一方大市。明置驿丞于东曹娥江西岸,其重要性可知。这么一来,百官、曹娥及东关,便鼎足而立,形成曹娥江上的三大鎭,人们把百官、东关比之于汉阳,而曹娥则为军政枢纽的武昌,俨然有点像武汉三鎭的雄风和态势了。

  • 文章潮汐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1卷 第2期  作者:李德生  出版时间:1999-06-01
    关键字: 灌河 潮河 黄河南迁 《潮河八景》 潮汐现象 修建水渠

    全长七十四点五公里,以灌南县境内的南、北六塘汇合处为始,去东北向后,在接近新沂处转湾流向东南方,进入向水县境即再转向东北,经四十公里左右直注大海。因其一直与黄海通连,有涨潮落潮的现象,是天然入海潮汐道,所以,若干年来人们一直称其为潮。南宋之前,尙没有灌。黄南徒后,下泄水量大,奔腾咆哮,汹涌肆漫,发源于山东沂蒙山的沂水和沭,本来由北向南流淌,此时,在徐(州)宿(迁)地区受到排济,转而东向;而淮、泗水流亦受黄之夺,转奔东北方向低洼地

  • 文章(歷史人物)韓愈里籍考正

    来源期刊:《洛陽文獻》 第4期  作者:韓清濂 出版时间:1997-01-01
    关键字: 韩愈 昌黎 南阳 邓州 河阳

    严格审查才敢决定,倘文公非孟县人,则韩氏子孙遍布宇内,政府可以独钟孟县韩氏后人,此又一明证也。[1] 一、韩愈,字退之,乃唐代之大文豪,殁后諡曰文,故世人尊称「文公」。[2] 二、笔者系韩文公四十世嫡裔,故尊称文公而不名。[3] 一、摘自韩廷一敎授所著「韩昌黎思想硏究」附录。[4] 二、文公上祖韩穨当,汉文帝时封弓高侯,故称弓高系。[5] 三、张傧生先生,南人,曾任师大敎授,考试委员,著述等身,为当代硕儒。[6] 四、古

共256条记录 1/26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