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江津共返回1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江津方言

    来源期刊:《江津》 第16期  作者:鍾容昭 出版时间:1975-08-01
    关键字: 江津方言 张献忠 江津县志》

    我国历史悠久,幅员广大,以古今通塞,南北异同,故文字虽一,而语音方殊。江津处长江上游,语西南官话。顾明末张献忠乱蜀,十室九空,津人又多由闽赣粤楚等省,贸迁留居,遂经揉杂而成特有之方言,今据县志所载而补释之。为便在台出生同鄕阅读,变音注以国音,或用同音字释之。入声为国音所无,则注明(入声)。其音短促高亢,不收鼻音,发之略得。方言中带有儿化韵之词尾,则注(儿化)。拼之可得,排行第二,或呼为舍尸ㄜ,如二叔呼舍叔,第三或呼为筛尸ㄞ,如王筛爷。最幼则称么,如某么公

  • 文章推展續修縣志運動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79期  作者:天健 出版时间:1981-04-01
    关键字: 江津 同乡会 县志 纂修

    台北市江津县同鄕会,采纳该会名誉理事长周开庆先生的建议:续修江津县志。经该会全体理监事决议,组织续修县志委员会,推钟容昭先生为主任委员,已于本年一月二十日发出通知,即日起开始作业。所有周先生建议文,及有关通知,均载「江津」半年刋第二十七期(二月五日出版)。二月十五日,该会假杭州南路一段二十三号中美餐厅擧行春节团拜,到会同鄕二百余人,由该会理事长赵显桢先生提出报吿,获得大会一致赞同。续修江津县志编成,当可为整理四川地方文献开展一新的方向。周先生「续修江津

  • 文章嘉庆大清一统志中之江津

    来源期刊:《江津》 第20期  作者:懷襄 出版时间:1977-08-01
    关键字: 《大清一统志》 江津县城 江津县学 香草楼 石佛山

    淸嘉庆年间重修大淸一统志,江津县属于重庆府,所记虽属简略,但足资参考。兹摘录如次:建置沿革江津县:在重庆府西南一百三十里。东西距一百四十里,南北距一百九十里。东至巴县界五十里,西至永川县界九十里,南至綦江县界一百五十里,北至壁山县界四十里。东南至綦江县一百五十里,西南至泸州合江界一百里,东北至巴县界五十里,西北至永川县界九十里。汉江州县地,西魏分置江阳县,兼置七门郡。隋开皇初郡废,十八年改县曰江津,仍属巴郡。唐属渝州,宋因之。元属重庆路,明属重庆府,淸朝

  • 文章江津县志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28期  作者:蜀俠 出版时间:1964-12-01
    关键字:江津县志》 编纂过程 文献内容 编排体例

    江津县志,于淸代先后四修,民国十年新志总纂程德音曾敍其经过:「乾隆三十三年,知县曾受一,搜求前辈杨几川龚笋湄二家抄本,补正其残缺讹误,都为二十一卷,序而刊之,津志乃有刻本。后阅四十年而续修,董其事者,巴人杨彦靑,知县徐鼎,时嘉庆九年也。十七年,通州李寳曾权邑事,增所未备。自后则有光緖元年之役,时知县王煌,邑人吴方城主之,其间盖相距六十年。」上述乾隆年刊本,及光緖元年刊本,中国国民党中央党部图书室现有存书。民国新修江津县志,始于民国九年,由县人程德音(字农

  • 文章江津县志编入四川方志丛刋

    来源期刊:《江津》 第3期  出版时间:1968-02-17
    关键字: 江津县志 四川方志丛刊 周开庆 旅台同乡

    江津县志」一书,于民国五十五年,得旅台同鄕之赞助,影印出版。此书现尙有若干册存周开庆先生处,凡旅台江津同鄕,如尙未领有者,可去函索取。周先生年来编印四川方志丛刊,每辑二十县,第一,第二两辑已出版,共计四十县一百二十五册。现第三辑亦已交印,幷已将江津县志编入第三辑中。前次影印之「江津县志」,系缩小影印,订为一册。此次编入四川方志丛刋,则照原字大小影印,幷以上等模造纸精印,布面精装,预计分订三册。四川方志丛刋,由台北市学生书局发行,为世界各国图书馆所订购

  • 文章本社发行「江津县志」启事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53期  出版时间:1967-01-01
    关键字: 江津县志 重印发行 邮发地址 发行办法

    江津县旅台同鄕重印江津县志,委托本社代为发行,玆已印成出版。计原书一千四百面,影印为二十五开本三百六十面,用上等纸张精印,定价每部新台币四十元。规定发行办法如次:㈠凡江津县籍旅台同鄕,请函告原住江津县鄕鎭别,现任职务¬■通讯处,本社当即寄赠一册,不收任何费用。㈡优待本刋读者及各界采购;特价三月,照定价七折发售,邮费在内。价款请交邮政划拨账号第三九¬■四号。

  • 文章江津县志读后亿往

    来源期刊:《江津》 第6期  作者:冉鴻嗣 出版时间:1970-08-15
    关键字:江津县志》 阅读感悟 周开庆 回忆祖父

    同鄕周开庆兄在台影印江津县志成,以一部见赠,略事翻阅,置箧中,今夏开箧读之,见人物行谊篇,载有左之一则:冉隆泽号膏轩,年六十,邑人刘泽嘉为之传云:君福寿场人,生三岁父卒,未几母亦卒,家惟祖母,嫡母及弟四人,年十二,理家政。尝之渝,被人诱至妓家,扃户留宿,时方弱冠,卒以计脱身。时淸廷以科举取士,国贫弱,江津偏川东一隅,闭塞甚,君汲汲讲求农林工商,于宅前后种橘、枳、桐数百株,年获厚利,邑中始有言实业者。某岁偕诸绅,立农会,特究棉麻水产,以其法编为浅说,刊行各

  • 文章四川話保存的古語古音考

    来源期刊:《江津》 第28期  作者:津生 出版时间:1981-06-30
    关键字: 四川方言 古语古音考证 江津县志》 方言集锦

    确切的文字表达,每不能得到满意的回答。近读江津县志,在卷十一「方言」篇中,赫然发现不少家鄕话均源于古语古音及话中眞正的含意。特摘录于后,并参照其他典籍加以补充,以飨读者,如有谬误之处,敬希指正。▲「父」。说文:「父,矩也,扶雨切。」古无轻唇音,声变为「爸」所以故鄕人祖先原属粤藉者,呼父亲为「阿爸」。又广雅:「翁、爸、爹,父也。」家鄕有呼父亲为「爹」。而原籍江西者,称祖父为「公太」实为「太公」的倒语,因此,通称祖父为「公」。▲「母」。说文:「母,牧也。」入麻韵

  • 文章故鄉的年俗

    来源期刊:《江津》 第23期  作者:朱翔 出版时间:1979-01-25
    关键字: 蜡烛制作 按麻糖 年货置办 刨猪汤 江津县志》

    生活在今天台湾工业化的社会中,每天大家把时间一分一秒都扣得紧紧的,再也寻不着往日农村悠闲生活的余味,所以,「过年」的气氛愈来愈淡。笔者为使鄕长们重温故鄕过年的情境;同时让从未踏上过家鄕泥土的年轻的鄕亲们,窥知年俗的梗槪,特就见闻所及,笔之于后,如有谬误,尚祈诸位鄕长,不吝指正,衷心感谢!一、办年货在故鄕,时序进入冬月,便可嗅得出「年」的味道了。「办年货」是过年的序曲。每年一到这个季节,随处都可瞧见到江津县城,中白沙,李市坝等水汉码头,人头转动;石版路上

  • 文章江津县志序

    来源期刊:《四川文獻》 第97期  作者:劉澤嘉  出版时间:1970-09-01
    关键字:江津县志》 方志序言 《湘绮文集》 刘知几 续修方志

    續修津志,蓋始於民國九年。其時總纂為程農初師,旣設局,越五月而兵事起,占有局地,遂輟。十年秋,師病强起,覓地設局,乃不一月而歸道山。繼之者滇人宋鏡澄實來;宋固名進士,三宦吾津,更事多。無何之渝,竟辭不返,局事瓦解,時初稿未半也。都人士病志書之遲遲不獲覩,今夏丐嘉主任,完起草事宜,嘉誓與同人以三月成之。無何川亂大作,烽火逼津邑,川軍北軍數萬騎屯境上,供其資糧扉履日不給,羣情惶駭。戰伐稍遠,方事纂述,而駐津某師長與川軍北軍交鬨之事又作,波惡雲譎。自時厥後,羣...

共11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