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汉学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揚州文風其來有自

    来源期刊:《揚州鄉訊》 第169期  作者:晏天任 出版时间:1991-08-10
    关键字: 书目答问 汉学师承记 经学家 王念孙 贾田祖

    术,集大成于有淸一代。』而此一时期,亦正当吾扬人才辈出之时也。或有问,人才有几?实有若扬州十里珠帘,不胜枚举,姑以当时极具学术权威性之「书目答问」一书为例题,其所选列当代经学家一百五十一人,其中扬属者即占二十有五,他如「汉学师承记」所列汉学家五十七人,扬属亦占有十四席,似此以全国一千九百余县人才,与扬州区区八县相较,便可省识扬州文风之鼎盛其来有自。兹将上述扬属经学家以及汉学家之姓名分录如次:扬属经学家二十五人㈠高邮:王念孙。王引之。宋绵初。李惇。李赓芸。(二)宝应

  • 文章方志學國際研討會的成就

    来源期刊:《察哈爾省文獻》 第22期  作者:王萬福 出版时间:1988-02-01
    关键字: 方志学 国际研讨会 东方学术 汉学研究 学者观点

    一、前言中华民国的汉学硏究,为今日全球学者对东方学术共同崇尙的目标,在国内,自民国六十八年八月间,中央硏究院在南港召开第一届汉学会议以后,各国学者就以台湾为汉学中心热烈掀起硏究探索的热潮,教育部接受中外学者之建议,经于七十年成立「汉学中心」聘请王振鹄先生为主任、各大学硏究所教授为指导,统筹全球汉学资料图籍之收集,该中心在本年四月一日廿四日在师大所召开的方志学国际硏究会,就是第一次汉学会议的延续,为汉学硏究的开端。此次会议于民国七十三年四月一日假圆山饭店

  • 文章汉学硏究中心出版「台湾地区公藏方志目录」读后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5卷 第36期  作者:吳洽民  出版时间:1985-11-15
    关键字: 汉学研究 中华文化 汉字学 地方志 中国台湾

    中华民国汉字资料硏究及服务中心(附设于国立中央图书馆,由王馆长振鹄兼主任)曾于本(一九八五)年四月一日邀请国内外汉学专家来华,擧行为期四天「方志学国际硏究会」,会中发表有关方志硏究之论文约三十篇:上述论文,已刊登于民国七十四年六月汉硏究通讯季刊六卷二期,因系以「中国方志」为中心议题,同时由该中心出版「中华民国台湾地区公藏方志目录」一册,系由王德毅先生主编,廿开本,约三百余页,分送与会学者人手一册,其中包括民国四十六(公元一九五七)年正中书局发行之

  • 文章誌淸代吾浙之經學家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卷 第5期  作者:髙越天 出版时间:1968-12-31
    关键字: 目录金石碑版 龚氏论经学 汉学 汉宋经义文章

    有淸一代,在中国学术发展史上,辞赋不能踰汉魏六朝,文章诗词不能越唐宋、制艺及笔札小品文等不能先于明人。惟治经训诂考据之学,则过于历朝,言其成就,不特与宋学对称为汉学,魁儒经师,且多从此中出,鸿博精深,有远非汉唐宋明之学人所能及者。而其治学之道,详实严确,允为硏探国学之正途。所有人才萃于江浙皖三省,吾浙尤盛,洵堪自豪。原江浙汉学之始,权舆于苏之顾炎武,浙之黄梨洲。(北方则为阎若璩。)在顾黄以前,并非无硕儒于治经时精硏训诂考据之学,惟皆不能如此二大师之精勤

  • 文章再談「四庫全書中的無錫縣志」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15期  作者:許師慎  出版时间:1987-09-20
    关键字: 四库全书 无锡县志 商务印书馆 汉学研究

    往时藏书家多有之。」「胜国时王文友氏始为之志。」「自元处士王仁辅始。」「无锡志始自王仁辅。」这部王志四卷,已成为无锡人难忘的文化资源。这一年来,笔者也常常查考这部书的下落。除了国立故宫博物院善本旧籍总目,载有「无锡县志,四卷,不著撰人,淸乾隆间写,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三册外,发现有下列几处:一、中央图书馆在去年由汉学硏究及服务中心,编印中华民国台湾地区公藏方志,在目录中列有无锡县志,注明此书出处有二:一为四库全书本,一为锡山先哲丛刊第一辑。二、日本东洋文库明代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