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气候共返回3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嘉應五屬絮談

    来源期刊:《嘉應五屬年刊》 第1期  作者:林鴻標  出版时间:1986-10-01
    关键字: 嘉应五属 地理 气候 物产

    琴江可通航至琴口,潭河可至歧岭。锦江可通航至下坝及平远的柚树。㈢气候⒈温度 嘉应州界于北纬二十三度半至二十五度之间,在北囘归线之北,系属亚热带地区,距海不远,每年温度变化并不大。一般来说,北区温度每年一月,常在十二三度,七月时为二十八九度,以八月份为最热,温度最高亦不过三十三四度。但若遇久晴或久雨,则略有变动,冬季有时升至二十度,夏季亦有降至二十二三度的时候。查百科全书气象类;各纬度平均温度表,北纬二十度间平均为二十五度半,至北纬三十度平均为二十度。嘉应五属

  • 文章岱山縣和嵊泗縣

    来源期刊:《舟山鄉訊》 24、25  作者:資料室 出版时间:1989-02-15
    关键字: 岱山 嵊泗 渔业 气候 地形

    点一米,大岛多山谷少盆地,沿海有面积广濶的滩涂和盐田,耕地和盐田约占全县总面积的百分之十五。气候和潮汐 本县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气候宜人,年平均温度摄氏十六点二度,无霜期二百九十二天,年降雨量九〇四毫米,全年降雨四至十月最多,以梅雨、台风雨为主,七、八、九月间气候炎热,常有台风过境,台风袭击时易造成灾害。潮汐每年农历八月潮为最高,初春最低,一昼夜潮汐涨落两次。渔业 本县地处舟山渔场的中心,渔场相连,海域辽濶,渔业资源十分丰富,渔业在全县国民经济中占主要

  • 文章家鄉系列介紹之三瑞安——新興的工貿港口城市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9卷 第5期  作者:陳金賢 出版时间:1993-10-01
    关键字: 瑞安 交通 气候 风景

    一萬八千多公里綿延曲折的中國海岸線上,在上海經濟區與廈漳泉金三角區之間,浙江東南沿海的飛雲江口,崛起了一座新興的港口城市——瑞安市。瑞安依山臨海,全市陸域面積一三六〇平方公里,海岸線長二十一公里,人口一一三萬,現轄四十六個市鎭,九五八個行政村。瑞安歷史悠久,人文會萃。据史學和出土石器、陶器等考證,早在新石器時代便有人類在飛雲江畔的五陵、河谷地區繁衍生息。三國孫吳赤烏二年(二三九年)始建縣,稱羅陽,後改稱安陽、安固,唐天復三年(九〇三年)更改為瑞安縣。一九...

  • 文章新蔡縣地理畧誌(二)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4卷 第5期  作者:萬良 出版时间:1982-05-30
    关键字: 新蔡县 地理 河川 气候

    三、气候新蔡县无气象因素纪录,因此对其气候,难以翔实而正确之敍述。兹仅以位于同一平原之开封等地气象资料,藉以说明其梗槪:⒈气温:由表二:「开封四季及历时」示知之冬季日:一百四十天。夏季日:一百十五天。秋季日:六十天。春季日最短:亦五十天。显示四季分明。同表示气温C:一月零点七度,四月十五点二度,七月二八点八度,十月十六度,全年十四点七度,绝对最低温零下十五度,绝对最高温四十二度。可知中原冬夏温差,趋于极端,最热亦远超过台湾,呈现典型大陆性气候型。新蔡位于

  • 文章鄢陵簡介

    来源期刊:《鄢陵雜誌》 第14期  作者:縣政府 出版时间:1999-01-01
    关键字: 鄢陵县 简介 气候 交通 工业发展

    鄢陵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雨量适中,无霜期长,土质疏松,适宜于农业的发展。是全国商品粮和优质棉生产基地之一。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棉花、花生、烟叶等。棉花种植历史悠久,棉田面积常年保持在四十五万亩左右,棉花产量高,品质好,畅销国内外市场。鄢陵名贵花卉繁多,品种达七五〇余种,古有「花都」、「花县」之美誉,久负「鄢陵腊梅冠天下」的盛名。鄢陵交通便利,许郸地方铁路、国道三一一公路横穿东西,省道一六二六公路纵贯南北,公路成网,四通八达。通信事业发展

  • 文章湘北華容道風貌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第9卷 第3期  作者:何賢報 出版时间:1981-07-15
    关键字: 华容道 故土风貌 地理气候

    越王勾践而灭吴之功臣。黄湖山——有书院,黎状元(文僖公)墓地,山下有状元街。另有四十五里的挑花山、石山门、仙人洞。城内有西山寺,刘尙书碑志及一座古色古香的文庙,庙中央奉祀的是大成至圣先师孔子牌位,前面有堵高大的红墙,上题有:「宫墙万仞」四个大字,庙里还创办了一所县立小学。城外又有马鞍山,白鼎山、石矶山和田家湖环绕着,山光水色,相互辉映,使故鄕风景显得更为秀丽,这些胜地,是我小时在家鄕唸书及常去远足游览的地方。故里气候是:春温、夏暑、秋肃、冬寒,一年四季,分得很淸

  • 文章民國三十年靑田概況

    来源期刊:《青田會刊》 第18期  出版时间:1980-02-01
    关键字: 地方志 人口 教育 气候 青田

    九三一·八三八亩。重要物产:稻谷、甘藷、靑田石、茶。气候:温和、春夏秋冬四季分明。名胜古蹟:石门洞、百丈漈、试剑石、马鞍山。右系内政部地政司库存靑田地图二张之一,民国三十年十二月印行者所刊载之县治概况,甚具研究参攷价値,特抄录如右。另三十一年十一月印行者已影印两份,该图较通讯录所刊之县图详细,较洪启虞鄕长所印之靑田部份鄕鎭图完整,惟因时値战时,系用毛边纸刊印,纸张年久磨损,影印图不够清晰,不能翻印,必须据以另行绘制。请有绘图经验之鄕长,或知有可请为绘图者,电话

  • 文章姜山人物誌(二續)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105期  作者:侯中一 出版时间:1977-04-01
    关键字: 石天中 预知气候 侯狮南 经魁 顾清廉

    清代人物:一、石天中先生,鄞县南鄕东石人。石家距姜山仅四华里之遥。据石氏族谱记载中期排行为「天开昌运,仁忠奇英,家传孝敬,四季可明。」十六字,天中生于乾隆初年,幼时读书,过目不忘,有神童之誉,十三经中尤精于易。弱冠鄕试中擧,赴京考进士,落第归,无意出仕,穷硏经史,对宋明理学,最心折陈搏及邵康节象数之学,故能预知气候之变化,何时大风,何日大雨,屡言皆中。族中姪孙晚辈五六人,某日谒见天中先生,要求一试预知之事,并谓公公(吾鄕俗称呼伯祖叔祖为公公)上通天文,下

  • 文章(參、乾隆舊誌)二、輿地

    来源期刊:《寧都文獻》 第1期  出版时间:1983-07-01
    关键字: 县志 气候 山川 风俗

  • 文章林森县的地势和气候

    来源期刊:《闽聲》 第2期  作者:振瀛 出版时间:1966-08-01
    关键字: 冬天 地势 气候 中秋

    林森县在闽江下游两岸,在地图上的位置是东径一一九度二五分,北纬二六度三分。冬至日出是六时四十九分三秒,日没五时十分五十七秒。夏至日出五时二十五分五十七秒,日没六时四十九分三秒。全县面积二万八千方里。全县山多平原少,属亚热带气候,温署期长而寒冷期短。六七两月最热,可达华氏九十九度。冬天最冷时只有华氏三十四度。但只闻降霜,不见落雪。(大体上和台北差不多),二月至五月是梅雨期,六月以后又须预防台风洪水。中秋以后至十月属秋孝,所谓秋高气爽,气候最佳。

共36条记录 1/4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