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民族共返回6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貴州土民總說

    来源期刊:《貴州文獻》 第13期  作者:任可澄 出版时间:1988-01-01
    关键字: 贵州地区 羌髳卢濮 土著民族 西南少数民族

    任可澄 遗著昔在黄帝尧舜之世。各族蠭起。孳乳寖多。蚩尤三苗。已有纪录。淘汰既烈。适者生存。文野递嬗。称谓渐殊。史家恒以荒裔目之。有所表见者寡矣。顾周书所载。犹可征信。牧誓有云。庸南蜀羌髳微卢彭濮人。孔传。八国皆蛮夷戎狄属文王者。羌在西蜀。髳微在巴蜀。卢彭在西北。庸濮在江汉之南。今按兹八国者。庸蜀同化于汉族。微彭小国寡民。亦早澌尽。惟羌髳卢濮者。与今日西南民族之关系。尙略可攷见。间尝就诸书所得。参以己意释之曰。羌者氐羌。西南夷多属之。髳即苗人。古三苗之裔

  • 文章漫談古大理國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16期  作者:李先庚 出版时间:1986-12-25
    关键字: 大理古国 历史沿革 哀牢民族

    吞并,古大理国至此乃变为历史陈迹,祇供后人作凴吊之用及史学硏究之佐证了,计段氏自思平至兴智,共传二十二主,皆称皇帝,凡传有三百五十余年。写记到此,我们确信,大理古国为哀牢古国之续,哀牢不仅代表朝代,也代表当时成长居留的民族,至少哀牢民族,为大理国民族构成的主流。而哀牢民族,乃今日民家族及泰族的古称,至少也是民家族及泰族的古老民族是铁订的了。而泰族民家族及经我们的考证,是属于古老的蚩尤民族为我轩辕黄帝战败,并经过与汉族无数次的鬪争后,便逐步逐步的由黄河流域,而

  • 文章寻根问祖,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9卷 第6期  作者:余方德 出版时间:1997-06-10
    关键字: 浙江 姓氏 中华民族 凝聚力

    我的祖先在哪里?我从何方来?我的根?近年来,海外华人兴起了「寻根热」,他们热爱祖国、怀念祖地,希望能找到自己的根。大陆华人在经济改革大潮的推动下,也在弘扬中华民族的古老文化,寻访祖根。树有根,水有源,每个家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祖先,而其祖先都以姓氏作为重要识别符号。因此,海内外华人寻根就寻到姓氏起源问题。浙江省地方志学会鄕村社会硏究中心,在浙江省地方志办公室主任、学会会长兼硏究中心主任、著名方志学家魏桥编审领导下,联合全省各市、县方志界同仁,正式开始

  • 文章云南地名与少数民族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25期  作者:雲華  出版时间:1995-12-25
    关键字: 云南 地名 少数民族 历史文化 民族语音

    群或百越、百濮三个系统)。商、周以来,这三大族群又各自分成许多大小不等的氐族、胞族或部落。经过漫长历史的演化,逐渐地发展成现今云南异彩纷呈的少数民族的先民。其中,氐羌后来形成藏缅语系各族,僚越则是壮族和傣族的祖先、濮则分化为孟高棉语系各族。因而,云南地名中有相当多的地名都与少数民族相关。仅以现今行政区划县以上得名于少数民族的即达三十多个,占五分之一强。县以下民族地名更是不胜枚举。这些地名的来源,有的源于历史某一少数民族首领的名字,有的来自某个少数民族、部落

  • 文章滇臺土著民俗通點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7期  作者:廖位育  出版时间:1977-12-25
    关键字: 滇西少数民族 台湾山胞 民族迁徙 族源考证 民俗文化

    街,由于昭通是迤东(云南亦称三迤)大邑,为四川、贵州、云南、西康四省交界地带之交通要地,与四川省之宜宾(旧称敍府),同等重要,俗谚有「搬不完的敍府,塞不满的昭通」,可以说明其吞吐量之大。昭通何以有如此大的胃口?就是附近的各土著民族咸以此为交易中心。抗日战争期间,政府执行「开发边疆先自敎育着手」政策,故昭通之各级学校,招收各族土著男女学生甚多,因同学关系,所以交了不少倮㑩及彝族朋友,不但学了一些普通应酬的倮㑩话,也知道不少他们的风俗人情,而且更应邀参加过他们

  • 文章佛國隨筆(下)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62期  作者:顧庭銘 出版时间:1995-05-01
    关键字: 中缅相依 缅甸少数民族风俗 民族同源 国家形成 共存共荣

    平方公里冲积沃野,适宜耕种稻米,是世界有名的谷仓。中缅两国非但江山相依,简直是共飮两江水,同踩一片土。大凡民族生聚都是沿河发展,溯水而上以登山泽,但缅甸民族则是顺江而下以至河口,因此他的根源来自中国。民族同源据导游介绍,缅甸境内民族多达一三五个,有些少数民族自古即在深山中遗世孤立,至今还过著原始生活,并不知世上另有花花世界,亦鲜为外界所知,居住在钦邦之钦族,直到二十世纪初才结束猎首和奴隶习俗。巴达温族妇女迄今仍以长颈为美,自小头部束铜环可多达二十五圈。布雷族男女

  • 文章(鄕國掌故)呼和浩特乃帝王之鄉

    来源期刊:《綏遠文獻》第30卷 第30期  作者:郝云(王宜生提供) 出版时间:2006-12-01
    关键字: 游牧民族 大青山 草原文化 历史传承 民族融合

    我国著名历史学家翦伯赞先生(时任北大副校长)一九六一年来内蒙古考察时撰文,把这次考察的收获称之为「见所未见、闻所未闻」,当时「大窑文化遗址」还没有发现,就发出了这种感叹。同时道:「内蒙古,对于历史学家来说,是一个富有诱惑力的地方,因为这里的悠久的历史时期中,一直是游牧民族生活和活动的历史舞台,而这些游牧民族的历史活动又是中国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些活动在世界史上也是不能没有他们的篇章。」同时还道:「早在战国时期,大青山南麓、沿黄河北岸的一片原野

  • 文章云贵地区少数民族的社会变迁及其限制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22期  作者:張朋園 出版时间:1992-12-25
    关键字: 云贵地区 少数民族 社会变迁 民族源流 人口分布 民族习俗

    域进入云南、广西、贵州,今日之傣族、壮族、布依族即是。百濮即古之西南夷,久居云贵,今之布朗、佤、崩龙等族即是。苗瑶早先是江西、湖南的原住民,说他们是百越的一支亦未尝不可。他们在秦汉以后,开始向云贵移居,近代大量进入。综合言之,越濮是中国东南的两个主要民族;近海岸的为越族,远海岸的为濮族;濮人山居,越人近水。加上氐羌民族,以滇池及洱海为中心,发展出今日多民族的状况。(见表二—一)表2-1 云贵少数民族源流示意除了上述三大族系之外,云贵尚有回族、满族、蒙古族等更为

  • 文章察哈爾省建制之由來(中)

    来源期刊:《察哈爾省文獻》 第3期  作者:朱丕生 出版时间:1978-07-01
    关键字: 察哈尔省 建制 历史考究 民族融合

    一、阪泉、涿鹿、釜山之古代史考二、黄帝时代三、中华民族之融合四、阪泉、涿鹿、釜山地理位置之比较硏究察哈尔省建制之由来(上)一文业于第二期刊载,先敍察哈尔省建制前与「察哈尔」三字有关的地方,如蒙古察哈尔部,口北三厅,察哈尔特别区,以及内蒙锡林郭勒盟等沿革及变迁。本期绩述察哈尔省南部(原直隶省口北道十县地方),上古黄帝时代变迁之槪况,下期再分敍州郡与口北道各县市之沿革。一、阪泉、涿鹿、釜山之古代史考阪泉、涿鹿、釜山三个地方是黄帝定天下之基地,但有若干人士对此

  • 文章白山黑水間的少數宗教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5卷 第3期  作者:陳嘉驥 出版时间:1975-02-01
    关键字: 通古斯族 少数民族 历史 费雅喀人

    的邻族雅古特族的厌恶,因而起了通古斯这么一个名词,因为通古斯在雅古特语是猪的意思。通古斯民族因为语言、地理、居住处所不同有许多分类的方法。由于语言的不同,有北方通古斯与南方通古斯二种;由于居住处所不同,有旷原通古斯与森林通古斯之分;在地理上,又有西伯利亚通古斯与满洲通古斯的区别。这些区分方法略嫌笼统与混淆不淸,一般上是根据通古斯族的风俗、习惯、分成七个族类:(1)鄂伦春人,(2)索伦人,(3)赫哲人,(4)达呼尔人,(5)奇勒人,(6)毕拉尔人,(7)玛湼

共66条记录 1/7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