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民俗文化共返回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重视家谱整理、修订是国人美德和一项中华传统民俗文化的弘扬与光大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47卷 第8期  作者:傳良 出版时间:2015-08-10
    关键字: 家谱 家族 整理修订 民俗文化

    我譬中國人每人都有自己的「姓」氏,姓是我人血統的特殊徽號。人們常有說:「大丈夫頂天立地,行不更名,坐不改姓。頭可斬,血可流,後姓是決不改的。」平時,社交場合中,遇到素昧不知者,請教對方姓氏時,總是說:「您尊姓、貴姓?」對復姓歸宗,被視為光耀門庭,榮宗耀祖。我們有世代先祖含辛茹苦長久開創、經營,才有今日我等的生活環境。為不忘懷先輩,繼承先人事業,每人都擁有各自的宗親姓氏族祠,所謂「百家姓」即是社會的明證。近年來,祖國各地風起雲湧掀起重修家譜的熱潮,這已成為...

  • 文章歡迎您來從江

    来源期刊:《貴州文獻》 第34期  作者:梁全威 出版时间:2009-01-25
    关键字: 从江 投资兴业 风土特产 旅游资源 民俗文化

    從江 梁全威提供(注:世界上最後一個槍手部落一岜沙)從江縣地處黔桂兩省(區)交界,居都柳江中游,是西南地區出海的東南大門。從江山清水秀,風光優美,勤勞、善良、純樸的從江人民在漫長歷史長河中創造和形成了輝煌的民族文化,古樸神祕、獨特濃郁的民族風情鑄就了從江美麗的家園,被譽為「養心慧地、民族原鄉」。這裡是人類疲憊心靈的最後家園,是人類返樸歸真的聖境。從江物華天寶,人傑地靈,資源豐富。有享譽全國的綠色食品「從江椪柑」,有香飄四海的有機食品「從江香豬」,有二十多...

  • 文章广东民俗文化概述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31卷 第1期  作者:蕭亭  出版时间:2003-01-31
    关键字: 广东 民俗文化 形成过程 演变因素 优胜劣汰

    一、位於中國大陸南疆濱海之區的廣東,有著早期人類生存開闢的悠久歷史,中國自進入文明社會之後,東西南北之間發展不平衡的狀況,便開始出現;可上溯到父系氏族公社形成以後的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嶺南的原始人群聚落,只能獨自活動在這塊可供採集撈捕為生的土地上,而氣候環境卻特別惡劣。古代廣東地曠人稀,且多密林深谷和沼澤,北被峻峭重疊的五嶺所阻隔,與中原交往不易,難以接近肇原於黃河流域早已走在世界前列的中國古代文明;而南面煙波浩渺的汪洋大海,更是茫茫不可窺測。就當時的歷史...

  • 文章滇臺土著民俗通點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7期  作者:廖位育  出版时间:1977-12-25
    关键字: 滇西少数民族 台湾山胞 民族迁徙 族源考证 民俗文化

    滇北,這個地理名詞,實際上是包括川、滇、黔、康四省交界的一片地帶,那兒種族複雜,向被外界視爲「漢夷雜處」之區;所泛指的「夷」,大概說來,以倮儸、彝族、麼些、苗族爲多,就中除苗族同胞自成一個系統之外,其他各族,無論在生活上或風俗習慣上,都有許多共同相似之處,不容易劃出淸楚的界線,尤其是倮儸和彝族,更難分辨,幾乎已經是一而二,二而一了。筆者係雲南永善籍,該縣屬川、滇、康三角地帶之偏僻山陬,中學時代,就讀雲南省立昭通中學(原稱雲南省立二中),校址在昭通域內文淵...

  • 文章山西民俗文化發展概述(下)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73期  作者:張余 曹振武 出版时间:2009-01-01
    关键字: 山西民俗文化 区域划分 崇尚节俭 重商善贾 胡汉相融 沉稳保守

    三、山西民俗文化的五大区域民俗文化的地域划分,不完全等同于行政区域划分,而是与地理环境、经济生产、方言土语、民间音乐、地方戏曲等有密切关系,比如晋南的方言土语和民间音乐与晋中就有很大差别,而与陕西关中相近,音乐界称之为「音片」或「音乐色彩区」,民俗界称之为「民俗文化圈」。山西民俗文化可分为五大区域或五大民俗圈,即:晋南地区民俗圈、晋中地区民俗圈、晋北地区民俗圈、上党(晋东南)地区民俗圈和晋西地区民俗圈。晋南民俗圈含今临汾、运城两市,晋中民俗圈含今太原市

  • 文章福州民俗文化丛书之(三)《福州地名》出版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131期  作者:秦文軾 出版时间:2001-06-30
    关键字: 福州民俗文化丛书 福州地名 社会问题 榕城考古略 地名读物

    的社会问题:地名不可疏忽。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福州地名》(『福州民俗文化丛书』之三)便是满足了读者考释地名的需求。全书近三十万字,分述鼓楼、台江、仓山、晋安、马尾五区及《榕城考古略》记载今划入闽侯、长乐、连江地域的五百余处地名,既有地名的来由与衍变的史况,又有当地历史遗存及人文本貌,是首部福州地名的读物,充盈乡土气息,令人可读、可查,解疑释惑。全书有几个突出特色:一、释明地名的本称及其演变,引史为证,如《从『茶焙』至茶会村》《得贵巷倪家得贵》等;二、介绍地名

  • 文章襄汾縣民俗文化藝術(中)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70期  作者:邱文選 出版时间:2007-07-01
    关键字: 山西襄汾 民俗文化 七十二呆 太平版画 雄狮登天塔 社火焰火

    七十二獃是襄汾民間民俗文化藝術的又一奇葩:由中國民間曲藝家劉潤恩先生經多年廢寢忘食、費盡心血,搜集、整理、編寫的七十二獃故事,是襄汾縣現代民間民俗文化藝術產品中的又一枝奇葩,是一部生動活潑、情節感人的「獃」故事集大成,是襄汾縣人民用自己聰明才智,經過漫長歲月的磨礪,千錘百練,集思廣益,提煉開拓出來的民間民俗文化藝術遺產。它—七十二獃故事,既用惇僕、敦厚、通俗、鮮明的語言,平淡、有趣、幽默、沉著的形象,表露出襄汾人的倔強、執著、寬厚、直爽和堅執是非曲直的虎...

共7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