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民主共返回1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建國未畢身先死常使全民淚沾巾——紀念國父逝世七十一週年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7卷 第1、2期  作者:鄧勵豪  出版时间:1997-06-30
    关键字: 孙中山 三民主义 建国方略

    灵柩暂停于西山碧云寺之石塔里,毕生致力于革命奋斗的领袖安息于此。以供后人凭吊。由此国民党一群右派人物,在该寺于国父灵前发誓组成西山会议派,其领导人如邹鲁,谢持,居正等,成为国民党的一大派系,以后与左派不断斗争,演成国民党以后的内斗。降及尔后,国民党的派系未能终了。形成国共相争,其目标为民主与反民主,自由与反自由,以及尊重崇洋之争。国父是民主与科学的集大成者,如果读了三民主义与建国方略的卓著,使后辈的政治家如能遵照实施,中国不会贻为中西合一的文化失败者!但愿

  • 文章紀念先知先覺的鄉賢徐松龕先生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73期  作者:原馥庭 出版时间:2009-01-01
    关键字: 徐继畬 代表著作 推崇民主 大事纪要

    武功,亦迥与诸国异。余尝见其画像,气貌雄毅绝伦。鸣呼,可不为人杰矣哉。……泰西古今人物,能不以华盛顿为首哉」。』徐松龛先生推崇华盛顿天下为公,民主选举,有如中国尧舜帝位传贤,不以天下为私,足以先后媲美。现代世界所行之民主选举多有名无实,学者以为「美国现在是资本专政的时代」,美国竞选国会议员,一人的竞选费达七千万美元,由财团资助,名为「政治献金」,但财团岂肯白助白捐。日本竞选国会议员,二十年前已是「五当三落」,有五亿日元的竞选费才有希望当选。因此,学者叹曰

  • 文章民主义下的钮氏宗族组织(续五)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6卷 第1期  作者:鈕長耀  出版时间:1989-07-01
    关键字: 三民主义 钮氏宗族 宗族族训

    族訓吳興鈕氏兪塘支,根據民族主義,謀爲族人提高人格充裕生計,健康身體,增進能力,改良家族,俾得生存及發展於此人類大競爭之世界,保持及發揚我漢晉以來千餘年優秀之族望,公定族訓,期以本支之努力,進而與吾鈕氏全族,及中國全民族大結合,以發揮我大中華之民族精神,凡我族人,務須切實奉行,自求多福,條擧如左:提高人格四條(一)族人須以忠孝仁愛信義和平爲道德標準,格致誠正修齊治平爲智能標準,以振起民族精神,並不得與侵略主義之外人合作,爲一切病國害人的事業,於可能範圍內...

  • 文章百餘年前帝國主義侵略的遺跡(五)——今天的香港問題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192期  作者:錫江  出版时间:1985-10-20
    关键字: 香港问题 历史遗迹 民主化

    香港民主化争取香港民主化的最大阻力,是香港的两局(行政及立法局)非官守议员,如果香港实行民主化,他们可能失去委任的机会,竞选也未必能当选,就算将来仍有委任席位,与民选议员一起工作时,却没有后者的代表性,故两局非官守议员反对香港民主化,否定民选议员能力,否定民众的选举眼光,以港民代表的身份提出「维持现状」的建议,不仅是针对中共,也针对一般民众「开放政制,争取权益」的改革要求,反对实施民主改革(当然是获得英伦的同意),因此,港民在现阶段中如还不

  • 文章缵成革命家风 效忠三民主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3卷 第3期  作者:吳神農 出版时间:2001-03-10
    关键字: 革命家 三民主义 陈立夫 悼念 陈氏

    士公元配何氏夫人,系出吴兴名门,对古藉造诣很深,常以孔孟仁恕之道敎导子女。虽是清末旧时代女性,对子女管敎甚为严格,但思想却甚为开明、民主;所以她虽以一介家庭主妇,而也常与参加反清革命,被视为造反派的小叔陈英士深谈时政,发抒见解。立夫先生早年虽有违自己〈科学工业建设报国〉之初愿,但自投身革命后,始终坚持理念,襄赞革命领袖,完成统一大业。及晚年以弘毅斋主,著书立说,弘扬孔孟之道,发展中国医药等事功,肇基于严父慈母的家敎,功不可没。立公的二叔陈其美字英士,少年

  • 文章缵成革命家风,効忠三民主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3卷 第5期  作者:吳神農 出版时间:2001-05-10
    关键字: 革命家 三民主义 陈立夫 公祭 悼念

    灵骸,将发引安葬于可遥望神州故土的北市西北郊观音山西云寺傍的陈氏墓园,陪伴先他九年而去的德配孙夫人禄卿。而远在大陆的湖州鄕亲,则期盼陈氏伉俪能早日归葬故里的灵安墓园,[2]与其尊兄果夫先生长相左右。正是『孤魂翔故域,灵柩寄客鄕』也。在追怀悼念先哲之余,于公祭送别鄕长之后,余仍久久不欲离去,直到目送立公灵柩在满堂子孙护侍下,发引观音山,尙兀自竚思堂前,低回流连,不能自已。后记:本篇原应赓续㈠㈡篇,以绍介立公言文化、讲政治、谈医药,曁其于军,于党、于国,立功

  • 文章「衞挺生文存」自序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4期  作者:衞挺生 出版时间:1987-01-01
    关键字: 卫挺生 训政时期 宪法 三民主义 人物自序

    淸光緖庚子(一九〇〇年)之乱,八国联军入北京。时挺方十岁,父兄诏我,当以为中国图富强康乐为己任。光緖乙已(一九〇五年)挺往日本东京读中学时,得在「富士见楼」之「欢迎 孙逸仙先生会」中,面聆 国父讲三民主义建国之大义而好之;遂锐意求学以准备日后作三民主义建国之工作。其明年,返国读书于武昌文华书院,补习英文。当时友好,井勿幕自日本、曹亚伯自英伦、王子匡(鸿猷)自比京皆时有书函来鼓励我进修。宣统辛亥(一九一一年)挺考中淸华学校第一班遣美留学,始入密溪干大学。因

  • 文章民主义之理论与实践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2卷 第1期  作者:張天生 出版时间:2010-01-01
    关键字: 三民主义 孙中山 政治思想 思想研究 两岸双赢

    中华民国十四年三月十二日,上午九时,地坏天崩,山枯海泣,一代伟人 孙中山先生,竟撒手尘寰,魂归天国,举世同悲,举国同哭!鸣呼!痛哉! 国父,英年早逝,终一生致力国民革命,缔创中华民国,未得见建国大业之完成,留给国人的遗言,是「革命尙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中华民国开国,已历九十九年。其间,风云变幻,屡经横逆,然中华民国政府与两岸同胞,为实现三民主义,建设国家之理想,与促进全民福址的奋斗,亦是再接再厉,愈挫愈勇,勇往直前,义无反顾。正与逆,仁与暴,相互冲击

  • 文章國父北上宣言

    来源期刊:《湖南文献》 第6、7期  出版时间:1972-10-10
    关键字: 国民革命 孙中山 北上宣言 三民主义 国民会议

    民國十三年十一月十日本年九月十八日,本黨對於出師北伐之目的曾有宣言,其主要之意義,以爲國民革命之目的,在造成獨立自由之國家,以擁護國家及民衆之利益。此種目的,與帝國主義欲使中國永爲其殖民地者絕不能相容。故辛亥之役,吾人雖能推倒滿洲政府,曾不須臾,帝國主義已勾結軍閥以與國民革命爲敵,務有以阻止國民革命目的之進行。十三年來,軍閥本身有新陳代謝,而其性質作用,則自袁世凱以至於曹錕,吳佩孚如出一轍。故北伐之目的,不僅在覆滅曹吳,尤在曹吳覆滅之後,永無同樣繼起之人...

  • 文章(伍、人物傳記:)先祖考象三公事略

    来源期刊:《瑞金文獻》 第2期  作者:楊榮崢 出版时间:1977-01-31
    关键字: 杨世鼎 宿儒 教育事业 西杨家塾 罢科举 民主政治

    杨远宩、杨祥波、赖允嘉赖兆兴昆仲及杨庆玑诸君子,均为其得意门生,在社会上俱有所贡献。光宣间,淸廷筹备立宪,各省成立咨议局,全县士绅集会,一致擧公为咨议局议员,亦为吾邑参加民主政治之第一人;公对本省应兴应革事宜,献替良多。公生平体健神淸,甚少疾病,不意淸宣统三年辛亥五月初四日晨起,一切如常,峥侍立其侧,共进早㸃,食未竟,忽倒地不起,经家人及医师急救罔效,延至中午,终吿不治,与世长辞,享寿六十有二,呜呼痛哉!

共12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