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氏族共返回1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無錫華氏可代表中國最古的舊族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65期  作者:石愴  出版时间:1991-11-20
    关键字: 华氏 泰伯庙 吴泰伯 氏族

    長江下游太湖一帶,爲中國近代精華會萃之區,財賦人文甲於全國。考若其文化發祥地,則不在蘇杭,不在京鎭,而在無錫的梅里。無錫縣東南鄕有人工河流曰泰伯瀆,相傳爲吳泰伯所開,爲無錫至蘇州交通要道。梅里今名梅村,當伯瀆之中路,有橋跨河上,即名伯瀆橋。梅里雖是一個村落,實泰伯之舊都,想不到這彈丸之地,乃是江南最老的都城。梅里在縣城東南三十里,今尙有泰伯廟,俗稱讓王廟,其東北九里皇山西嶺,爲泰伯葬地,俗稱吳王墩。廟貌及墓道,皆儼然在望,並非古代神話不可徵信之事。當夏殷...

  • 文章蓝田知止园翊圣公在台刘氏族志序(草案)

    来源期刊:《湘鄉文獻》 第29期  作者:劉陽先  出版时间:2002-01-01
    关键字: 蓝田 知止园 翊圣公 台湾 氏族志序

    ,是为元王,故我族属彭城郡派。自人类始祖黄帝起,至迁湘始祖翊圣公止,共传一五〇代(公元前二六九八—公元一三〇六),计四、〇〇四年。代出贤能帝王将相,氏族历久弥昌,裔孙以刘姓为荣。翊圣公,字益赞,生于元朝大德十年(公元一三〇六)十月十五日丑时。原籍江西吉安府太和县圳上早禾市梅子村,官拜凤阁学士。因忤慢当道,贬衡州(一说潭州)别驾,落籍湘鄕县第十都蟆潭上车埠。殁葬潭台市西北约十里许何家埠上洋潭渡下漩塘鲵鱼山(今湘鄕市苏波鄕何家埠上何家村);一九九二年,裔孙曾醵资

  • 文章漫谈武进氏族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110期  作者:北苑  出版时间:1977-11-15
    关键字: 武进 氏族 姓氏起源 吴姓 虞姓

    氏族之于地方,犹民族之于国家。盖一地方之氏族,与地方之开发繁荣乃至政经文敎,都有莫大关系,尤其是地方巨族,往往左右地方政治经济。然地方氏族情形,历来方志甚少记载,若干典籍中也只说到姓氏的起源,至其迁徙发展等,散见于各典籍者也只一麟半爪,如通志云「季札避国,子孙居齐鲁之间」,其后如何呢?便无下文了。我们武进县志关於氏族情形,根本只字未提,因此欲明我武进各氏族情形,只有求诸各氏族谱乘,但有几人曾将族谱带来台湾?纵然有,也只有少数一二姓而已。笔者细数同鄕通讯录

  • 文章陈大络教授谈宗亲·宗族·氏族和国族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3期  作者:陳大絡 出版时间:1982-11-01
    关键字: 宗亲 宗族 氏族 历史考究

    我们的地缘组织是同鄕会,血缘组织是宗亲会。闽北陈大络鄕长为国立师范大学敎授,近届休假一年考察进修之期,但仍不忘写作,有所建白。他说:「百篇勤著述,卅载乐弦歌;谁谓舌耕苦,小休为养和,」应该这也是其心愿。客岁,曾为「亚太地区华人宗亲谱系硏讨会」,引述「宗法、宗谱、宗族的溯原」;近者复应台北市文献委员会之邀,撰述「陈氏根源、祀典与宗法、修谱之探微」一稿,约五万余言。刋在「台北文献」,稽考源流,至为详尽,其于宗亲、宗族、氏族的定义尤见精确。他说:宗亲,也可叫做

  • 文章对当前氏族修谱的我见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43期  作者:李鴻儒  出版时间:1980-10-15
    关键字: 氏族修谱 谱学 文化研究 学者评论

    谱牒。即谱系也。同为记述氏族世系之书。史记太史公自序:「取之谱牒」后汉书袁绍传:「上告祖灵,下书谱牒」(见辞海)准此以言,可见谱、谱系、谱表、谱牒、家乘………同为姓氏之书,其有助于愼终追远,弘扬伦理道德,复兴文化的功效则一。二、中国谱学的演变中国谱系之学,创于周,兴于汉,盛于魏晋,其间纵遭秦火之厄,然自魏晋以迄隋唐,官府民间,同为重视。且民间所撰必上之官府,以备综覈。故其撰作,限制綦严,待赵宋以后,则大异其趣。就谱学的体制言,虽其地位似觉逐渐降落,若从谱学

  • 文章平遠風物

    来源期刊:《嘉應五屬年刊》 第1期  作者:黎義本  出版时间:1986-10-01
    关键字: 平远 历史沿革 氏族 教育 物产

    部份地区划出归鎭平县。至淸朝雍正十一年,程鄕县升格为嘉应州,本县乃改属嘉应州。民国成立后,废除府、州、厅后,本县直属于省。本县面积有一、四八二·七五平方公里,行政区分为十三个鄕,人口依据民国二十七年数字,有十万余人。二、居民与氏族本县居民,均为客家人,其祖先均系由北南迁之中原移民。语言均为客家语。至於氏族,计有六十个,绝大部份都是传统的聚族而居。其分布情形如次:⒈仁居鄕有:王、丘邱、朱、李、吴、林、兪、马、涂、袁、翁、陈、郭、冯、曾、温、刘、黎、潘、卢、严等二十一氏族

  • 文章(拾、氏族世系堂联:一、氏族简介)北刘氏族简介

    来源期刊:《瑞金文獻》 第2期  作者:劉惟佐 出版时间:1977-01-31
    关键字: 北刘氏族 铁墓记 上龙坊 宗祠 望族

    溯我劉氏祖宗爲陶唐之後,自累公封於劉,姓劉氏以來,支分派衍,流於全國。本族系出漢中山靖王之後,至唐玄宗時,宗臣公以功勲晋封爲金紫光祿大夫,出掌南京通判,嗣調贛州通判,後率妻子移居於雩都縣之五百口,歿後葬於寧都之安福鄕,有鐵墓記。復分居於上老,(亦稱上牢)一帶地方。至道祥公(卽本族始祖)生子二,長尙續,次尙紹。道祥公歿後,尙續公隨子慶正遷居於瑞金之智鄕丁陂村,尙紹公則留居上老。尙續公生子三,長鵬公,次鶚公,三鴻公。尙續公歿後,其子鵬公等遷居瑞金北門外之上龍...

  • 文章(拾、氏族世系堂联:一、氏族简介)瑞金黄姓世族槪述

    来源期刊:《瑞金文獻》 第2期  作者:黃嘉煥 出版时间:1977-01-31
    关键字: 黄姓氏族 绵江书院 宾兴祠 务农 族谱

    瑞金黃姓,共有三族。其中北關族人口較多,居黃埠頭,岡下、黃荆垇、勝潭、銅鑼塘、上陽等處。係與石城族同修譜牃;上田族次之,居渡頭、新坡、上田等處;再爲水南族,居謝坊水南及萊子坑一帶。黃姓各族,曾建宗祠於縣城西門內,與原綿江書院,今改建賓興祠之參議會,以及謝洞口毗鄰。堂名「類本」,祠宇深邃,除上下享堂外,尙有左右進祠舍。前、左、右三面,均爲池塘。每年淸明前後,均有祭祀集會。右側池塘,本緊接城垣,民國二十五年後,城垣拆除我黃姓父老,曾於新闢之建國路塘岸,籌建商...

  • 文章(拾、氏族世系堂联:)二、各姓氏族宗派世系

    来源期刊:《瑞金文獻》 第2期  出版时间:1977-01-31
    关键字: 氏族宗派 钟氏 朱氏 黄氏 张氏 胡氏 周氏 陈氏 李氏 田氏 刘氏

    大應背鍾氏:振守文明顯。崇仁本大宗。士期登榮日。克趙應昌隆。石湖茶鍾氏:五文天明普。伯仲智顯京。鍾子朝勝尙。(最近)嘉啓萬象萃。光輝景運彰。祖德本淳厚。蘭桂衍慶祥。恭敬昭士品。禮義植倫常。紹接勤書裔。科名自傳芳。西關鍾氏:伯廷翁振敬。本隱光舜朝。承良才鳴秉。啓泰文章遙。國運同天久。宗支與日高。源泉盈科進。實至名自昭。從斯膺上錫。歷世樂唐堯。東關鍾氏:應景善遠虔。禮叔永世華。仲子定懋吉。宏敷盛道觀。光騰文蔚起。先德益鴻章。衍慶家聲振。祥開運會長。興隆承國泰...

  • 文章無錫文獻叢刋第五輯書目敍錄(三)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147期  作者:楊保和  出版时间:1982-01-20
    关键字: 无锡文献 文献专刊 无锡乡志 氏族

    考乘卷十二著述一目,紀錄當時邑志未載之鄕先輩著書一百六十六種,每書註明或存、或佚、或刊行、或未刊,間亦註明何人爲撰序跋,略及諸家論斷。周氏或有所考證,亦附錄於後,雖網羅未稱宏富,究爲吾邑舊志所未及於此者,筆者嘗爲補訂數事,不備述。前人纂修地志,率以徵材之所餘,輯爲雜識,餘錄,附編卷末,爲歷來著錄家所不廢,良以耆舊傳聞,遺文瑣事,例如神仙踪跡,奇遇異數,仕宦世家,科名盛事,俱爲一邑之掌故,足資茗邊酒後之談助,雖非史體所重,亦難聽其湮沒。於是次而存之,亦可爲...

共19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