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景色共返回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憶巽園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1卷 第4期  作者:楊瑞津  出版时间:2005-08-01
    关键字: 巽园 景色 往事回忆

    舊時溫州市區規模大大小小的私家花園頗多,像如園(池上樓)、怡園(曾宅花園)、于園(呂宅花園)、涉園(周宅花園)、依綠園等等,年紀七、八十歲的老人記憶中或許還有許多許多……。而我祖父雨農公營造的「巽園」(亦稱綺園)在當時溫州私家花園中算不上很有名次,但那占地三千多平方米的私家花園和歐式建築風格的樓房,卻為花柳塘的整體格局與檔次增色不少。祖父楊公雨農(一八八〇—一九五一)名振炘、譜名天炘、號巽園、字雨農、以字行,永嘉城區(今鹿城區)人。民國時期溫州著名商紳和...

  • 文章綠、綠、綠——朱自清在溫州的日子裡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4卷 第4期  作者:陳學文  出版时间:2008-08-01
    关键字: 朱自清 温州 绿 温州景色

    每當聽著:「雁山雲影,甌海潮淙,看鍾靈毓秀,桃李蔥籠,懷籀亭邊勤講讀,中山精舍坐春風,英奇匡國,作聖啟蒙。上下古今一冶,東西學藝攸同。」心潮澎湃。這是朱自清先生當年為溫州中學所作的校歌。多麼深情,多麼精彩!抒發了他對溫州特有的風光和學統的贊頌之情。朱自清(一八九八—一九四八),字佩弦,祖籍紹興,生於揚州。一九二四年二月離溫去上虞春暉中學任教,在溫約一年時間。時間雖短,他對溫州留有很深很好的印象,也在此寫下了多篇優美的散文,如《歌聲燈影裡的秦淮河》,是記他...

  • 文章一和吟草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7卷 第4期  作者:潘一和  出版时间:1995-12-01
    关键字: 咏梅 黄山景色 歌秋

    咏梅一、疏影微香面带娇,霜欺雪压未弯腰;婷婷玉立庭园内,疑是嫦娥下九霄。二、雪请冰邀始放开,颜娇蕊嫩带羞腮;眉开眼笑庭前站,疑是佳人赴宴来。黄山景色步入黄山境,松杉遮满天;茫茫云似海,霭霭雾如烟。涧水潺潺响,鸟声阵阵欢;心情顿旷达,顺口咏新篇。歌秋农民汗水流,果实满枝头。羊壮丘山翠,鱼多泽水稠。红菱够味美,换盏醉丰收。天上嫦娥乐,人间共赏秋。黄花夸秀色,红叶解人愁。秋夜怀新意,秋烟忆旧游。冬去春来到,夏后又临秋。悼世平同鄕同志又同窗,爱好相同情义长;抗日

  • 文章探花樓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1卷 第1期  作者:林雲江  出版时间:2005-02-01
    关键字: 孙希旦 探花楼 历史文化 景色

    昔年台嶠歸來日,曾向滄江溯舊遊。太息清廷科舉變,更無人識探花樓。——池志澂

  • 文章南嶽衡山峯巒迂迴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第3卷 第4期  作者:林藜  出版时间:1975-10-15
    关键字: 南岳衡山 南岳庙 景色介绍 寺庙介绍

    華夏五嶽,衡山是其一。五嶽指東嶽泰山,西嶽華山,南嶽衡山,北嶽恆山和中嶽嵩山。南嶽衡山,位於湖南省的南部,爲五嶺山脈之支阜,起於衡山縣西北;西南行,綿延於湘、資二水之間;盡於溈山,稱衡山脈,主峯在衡山縣西北和衡陽縣北,世以衡山爲五嶽中之南嶽。後來漢武帝嘗移南嶽之名於霍山,隋文帝始復以衡山爲南嶽,山有七十二峯,以祝融、紫蓋、雲密、石廩、天柱五峯爲最著;此外岩洞羅列,不可勝數。衡山在隋、唐以前還是一座荒山,所以說到它的史實,當然不能和東、西、北、中各嶽相比,...

  • 文章漂流资江尽览原始灵秀景色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86期  作者:唐惠彦 出版时间:1999-10-01
    关键字: 资江景色 风景名胜 旅游 所见所闻

    桂林山水甲天下」,桂林岩溶地型之美,为文人墨客颂扬,名满天下,一直是广西推广旅游的重鎭,为丰富游程,向来藏于山林、景色原始灵秀的资江,近年以漂流之旅包装走入旅游市场。旅游业者认为,广西漓江桂林到阳朔奇石嶙峋,景色秀丽令人难忘,游程中可加入秦代古运河灵渠,结合动人的资江飘流,行程更添魅力。没有历史赞叹、也没有文人墨客画龙点睛,榕湖国际旅行社颜向东说,离桂林车程三小时资源鎭的美只有内陆人知道。资江两岸淸岚倒影、湖光山色,美景不亚于漓江,近来广西省以资江浅滩

  • 文章(憶舊懷往)東霧山景觀與李氏源流

    来源期刊:《寧鄉文獻》 第4期  作者:李懷恕 出版时间:1986-03-01
    关键字: 东雾山 山川景色 思念家乡 宁乡李氏

    「國有國史,地方有方誌,各姓氏有族譜,均爲根本之所繫,故欲亡人之國者,必先亡其史,亡其方誌,亡人之族者,必先亡其譜。」金藪、李氏源流:李字從木從子,乃象形字。遠古之時父母辭世,子女木刻父母生辰,負在背上,以示不忘,故李字爲木在子上,後因長久負在背上不便,安置於居所正屋,遺留至今的祖先神位,尙存精神遺意,以爲愼終追遠,孝思不匮。李字的象形遺意,又由孝的意義演變,而由象形爲會意字,人子不忘父母,心存父母爲孝。金藪、李姓,爲唐高祖李淵後裔,載在族譜,李淵隴西狄...

  • 文章諸城九仙山的景物續述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9卷 第1期  作者:丁筮宜  出版时间:1983-06-20
    关键字: 诸城 九仙山 景色概述 天然花园 龙潭沟 乡野趣闻

    诸城的五莲山,九仙山,景色靑翠,天然风物。寺宇雄伟,高山峻峰,闻名遐迩;业经由马剑虹(字念庭)李者安两先生撰文,在山东文献一卷三期及四卷三期,先后发表。笔者在抗战期间,因公到该县,适逢日军进犯,经县府派员,送到九仙山下一村(靴石村)避难,在闲暇无聊之余,曾游览九仙山及龙潭沟瀑布和龙潭等处。关于该山壮丽,寺庙、名人、风物、诗词等,马、李两君,已有详尽的介绍,勿须重敍。兹就所到之处,续述如次:天然花园的奇景由靴石村出发,往东南步入九仙山,经过数里之遥(约五华

  • 文章談花城八景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6卷 第1期  作者:廡翁 出版时间:1986-03-31
    关键字: 广州市花都区 风光景色 山川文物 方志谱乘

    廡翁原籍花縣,幼時在縣中讀私墊,稍長雖赴省城(廣州)讀高小、中學、大學,但每逢年節假期,均在縣鄕渡過,對縣中一切,六十年來猶歷歷在目也。花縣在廣東八十四個縣中,雖是一個三等小縣,但是却有兩件事,使它全國知名;其一是太平天國天王洪秀全,是我花縣芙蓉障村人,其二是辛亥革命黃花岡之役、殉難七十二烈士之中,我花縣籍的烈士有一十八位,佔了四分之一,這是我花縣人引以爲傲的。花縣建縣係在清康熙二十四年,是由番禺及南海兩縣,分割部份疆土而成的;計番禺割烏泥、擢桂、紫泥、...

共9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