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日军共返回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松江城內城外面面觀

    来源期刊:《松江鄉訊》 第43期  作者:柯展人 出版时间:1979-04-01
    关键字: 松江城墙 日军据点 古城布局

    交通,关闭城门有二个积极的作用,一是防止坏人混入,二是犯案者逃不出城,易于肃淸。抗战以前,县治重要机关及高等学校等都设置在城内,大槪就是易于保护,所以城里也是当地政治文化的中心,洋溢着一片祥和。抗战初期,家鄕沦陷,日军就利用城墙保护在城内作为驻营据点,城头为其瞭望四鄕的碉堡,四城门派驻衞兵守衞,其时,吾松爱国人士,纷纷组织游击队,散布于四鄕活跃,相机予敌以严重打击,因此有一时期,日军经常关闭城门,龟缩城内,不敢出城,但为恐惧游击队的进攻,在城头上架着重机关枪,严密

  • 文章我國染織業先驅——王啓宇

    来源期刊:《舟山鄕訊》 第98期  作者:李瑊 出版时间:2003-06-30
    关键字: 染织业 先驱 王启宇 日军 奖学金

    自整理的纺织染联合企业。产品有棉直贡、棉绉纹呢、人字呢、中山呢等,行销全国及南洋各地。一九三七年「八一三」事变爆发后,宝兴纱厂被日机炸毁,厂房设备损失惨重。达丰、振泰诸厂也相继被日军侵占,王启宇为拒不与敌合作,而离开上海。为谋求生存,达丰厂与英商信昌洋行商议,改组达丰诸厂,遂将达丰厂改为信昌染织厂。一九三八年五月又利用抢运出来的印染设备,在延平路一七一号建造印染工场,名为达丰股份有限公司印染厂。一九三九年,达丰和振泰两厂又和宝兴纱厂合并改组为英商中纺公司

  • 文章我也被「綁票」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5卷 第3期  作者:湯宜諧  出版时间:1993-09-01
    关键字: 地方军队 土匪 日军扫荡 遭遇绑票

    拜读上期海州文献(总五十七号)王仲鸣先生撰写的「绑票追记」大文,把民国二十八年后敌,伪、共盘踞下海属地区「官匪」不分的乱象,有眞切的记述,为那个时代,那个地区的社会治安留下了珍贵史料,也是鄕土志中「断代史」的横切面。尤其是「土匪变军队、军队变土匪」....写得既传眞,也传神。因此勾起笔者在同一年代,也遭到「亦官亦匪」绑票的往事,慈忆述经过,用以「补强」王文「军匪不分」的普遍现象。我家于卅年冬,因躱避日军大举「扫荡」六塘河圈地区,而再度逃往灌云三区新北鄕

  • 文章我所知之「劉海老」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1卷 第4期  作者:景佐剛 出版时间:1971-05-01
    关键字: 日军侵华 九一八事变 金融 禁烟

    在黑日久,熟悉俄人情形,并以中东铁路向由俄人独自经营,纵贯吉黑腹地,现初争得合办,关于国家权利外人观感,及地方经济金融者甚钜,乃畀以中东路督办,先生内加整顿,使面貌一新;外与俄人折冲,争取平等,维护主权与路权。至十五年,入长农商部,对于通商惠工多所奖掖,惜政局俶扰,收效未能理想。十六年调奉天省长兼领财政厅长,驾轻就熟,多所建设,于东北大学之发展,更多方努力。十七年夏,不幸皇姑屯事变,张大元帅被炸重伤,日军原期趁其纷乱,即为「九一八」之前演,赖先生商同留守

  • 文章小鬼灘的變遷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1卷 第2期  作者:徐一德  出版时间:1999-06-01
    关键字: 小鬼滩 盐滩 许新圩 日军入侵 天灾 地区发展 交通建设

    新浦原是一片盐滩,老铁路以南,盐河以东的一片盐滩叫许新圩。清末,盐滩废。这里便是一片沼泽,沟渠纵横。东南角的地势较高,一九一〇年后,陆续有少数外省及周边地区逃荒来的难民在这里搭棚舍居住。西边,盐河东岸便荒芜成一片坟地,人们便称之为小鬼滩。后来,老铁路以南,盐河以东,西至今海昌路两边,人们都泛称之为小鬼滩。一九三九年,日军入侵新浦,战乱末息,海属地区又遭重灾。七月流行霍乱,八月飓风暴雨,海啸并至,水势凶猛,历时三昼夜,堤决、房塌,农田绝收,饿殍遍野。灾情

  • 文章遙憶南嶺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0卷 第1期  作者:許保榮  出版时间:1989-03-01
    关键字: 边陲农村 山左口 南岭 抗日战争 地方武装 伏击日军 南岭保卫战 往事回忆

    应说难能可贵;因学箫不易,古有:「千年笛子,万年箫」之传说。当此良宵美辰,如有雅兴,不妨赋诗高歌;或约三两好友,踏着融融的月色,踱至瓜田,摘下一个香脆的瓜儿,到泉水沟洗净,蹲于岸头,大快朵颐,享受一番口福。未料,好景不长,甜美的生活,竟被日军侵华的炮火摧毁!首先是卢沟桥的开打,后继是台儿庄的大战;不久,轰隆隆的坦克,一下子,从山东的郯城,渡过沭河,越过西面的马陵山岗,冲进山左口村内。这突然而至的恶煞,吓呆了正在打麦场上的农民,个个面如土色,忙卸碌碡,欲牵牛

  • 文章讀棗陽縣志有感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2期  作者:周華禮 出版时间:1985-01-01
    关键字: 抗战惨象 县志讹误 北大街关帝庙 碑坊来历之谜 阜成桥 三闾书院 县立公园 北街生意 粮行生意 日军进攻 祖师爷搬家

    縣志在台影印發行,閱讀之際合書吁嘆!祖先們千百年來的血汗經營,毁於抗戰初期短短數日之間,往昔的市景,眼前只是殘垣斷壁,一遍荒涼!回憶民國廿七年日本飛機盲目濫施轟炸,血肉橫飛,房舍倒塌慘不忍睹,更令人難以忘懷民國廿八年,廿九年春夏交接之際,縣城淪陷,日本部隊進城姦擄燒殺慘無人道,今日仍有餘悸!這樣的血仇大恨怎能忘掉呢!卅四年日本投降,正欣喜之際,**又全面叛亂,苦難的家鄕又遭匪患,同鄕們逃避赤禍,嚮往自由,奔向台灣,我們住在台灣的日子要比住在家鄕多的太多(至...

共7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