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方言字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餘生憶往

    来源期刊:《揚州鄉訊》 第88期  作者:楊祚杰 出版时间:1977-08-10
    关键字: 解文译 区域方言

    巳、一(续)(九)够—本是满足的意思,装的饭够不够吃,拿的钱够不够用。引伸而为达到目的为「够」,譬如擧手取物或挂物,够得着方达目的,够不着只好空手缩回。(十)漫—读「满」去声。溢出叫「漫」,如:倒酒倒茶溢出杯外,或河中的水溢出堤外,都叫做「漫」。国剧中有出戏叫「水漫金山」,就是白娘娘与法海和尙斗法,率领虾兵蟹将,掀波作浪,将金山淹没。(十一)光—读去声。去毛而光谓之「光」。如:「光」脸、「光」胡。又几凳之横木称「光」,不知是何,可能是「杠」的变音

  • 文章乡士俚语 海属方言修辞技巧浅析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9卷 第3、4期  作者:張啟天  出版时间:2007-12-01
    关键字: 海属方言 解文译 乡土俚语

    编按:旧制海属五县市(东海、赣榆、沭阳、灌云、连云)地区方言,包括一般所流通的俚谣谚语,大致并无差异。本文作者张启天兄,以灌云一地之方言为题,诠释五县市共通的乡土俚谚,稍嫌狭隘,爰易「灌云」为「海属」,以符实情,而广认知。海属方言土语采用各种修辞手法,非但使土语不土,且饶富趣味,谨举若干常例,试作粗浅解析。——【人人有面,树树有皮】:每个人皆有面子,就像每棵树都有皮那样;树剥去皮就失去水分而枯死,人失掉面子也难于生存。所以为人应该珍爱自己的面子;对别人也

  • 文章灌雲方言語法特點初探之二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7卷 第1期  作者:張可  出版时间:1995-03-01
    关键字: 灌云方言 语法特点 解文译

    副词是用来修饰动词、形容词以表示时间、范围、程度、情态等的词,如:已经、还、仍然、很、极、非常、最、太、十分、都、全、难道、简直、一定、竟然、也许等,在灌云方言中也都会用到,但灌云方言中的副词比普通话中的这些副词还要丰富得多,许多灌云方言副词在普通话中是见不到的。本文拟在这方面举例加以探讨。有些灌云方言副词在口语中虽经常用到,但却没有本字,文中只好用同音代替,词后加(音)以示并非本字。首先谈谈表示时间的副词。一、表示发生的动作虽已过去,但距说话时时

  • 文章灌雲方言語法特點初探之三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7卷 第2期  作者:張可  出版时间:1995-06-01
    关键字: 灌云方言 语法特点 解文译

    笔者在前两篇拙作中,初步探讨了灌云方言中几个代词和副词的用法特点,本文则想再探讨一下灌云方言里其他几个词类中一些特殊词语的用法特点。在探讨中仍尽量用举例的方法来加以说明。一、介词、连词。介词是用在名词或者代词的前边,跟它合起来表示时间、处所、方向、对象等的词;连词则是能够把两个词或者比词大的单位连接起来的词。凡是普通话中用到的介词、连词,灌云方言中都会用到,但灌云方言中有几个介词、连词是比较特殊的,是普通话里所见不到的。(一)「搞」。「搞」在普通话中

  • 文章闽南方言过台湾~「综合闽南方言基本字典」代序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26期  作者:吳守禮 出版时间:1986-09-01
    关键字: “闵”由来 福建行政沿革 福建方言形成问题 台湾历史沿革 字典编辑的缘由与旨趣

    吟诗作文,目的是在科擧。唐宋时代北方文学的影响力是绝对优势。趣味本位的小书亦可以用文言编写。因此,即使曾有以闽南话表达的书刊,不一定能留传下来。就像明清两代的荔镜记、荔枝记,清末民初的闽南、台湾的「歌仔册」(七句有韵的唱本),现在一般人哪能看得到。——只是因为看不到,我只好猜想:到了明朝,闽南地区才开始把北方文学中的故事,戏曲用闽南语翻译改编、编出方言色彩浓厚的民众读物,而且看起来很勉强。这裹我说勉强的意思是:因为「语言和文」,闽南方言和中国古典、文言文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