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方志学共返回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方志文獻)方志之性質

    来源期刊:《綏遠文獻》 第17期  作者:傅振倫  出版时间:1993-12-01
    关键字: 方志学 地理志 司马光 孟子

    吾國方志,導源甚古。周官:外史掌四方之志;誦訓掌道方志;小史掌邦國之志;職方掌天下之圖;司會於郊野縣都,掌其書契版圖之貳。四方之志也,方志也,皆爲地方之志,亦即地方之史也。邦國之志,亦國別之書;書契版圖,記戶籍,土地,形象,即地志圖經之類:皆方志之流也。孟子所稱晉乘,楚檮杌,魯春秋,墨子所稱燕,宋,齊,周等春秋(見明鬼篇下)及百國春秋(史通六家篇引墨子佚文),孔子所見百二十國寶書(公羊疏引閔因語),以及春秋左氏傳所引周鄭諸志,皆周禮外史所掌四方之志也。漢...

  • 文章方志学与史学之硏究

    来源期刊:《察哈爾省文獻》 第25期  作者:傅榮河 出版时间:1989-10-01
    关键字: 史学研究 方志学 历史发展 书目

    传统史学之一大支流,其硏究方法,和历史学皆为一致,其内容为记录一定区域人物活动之事迹,翔实可靠,当为我国史之基;故方志与我国历史之关系是密切的,虽然以后因时代之推移,社会之发展,可使其内容更见丰厚扩大,形态上略有相对之变化,然而方志学之内容总不会超出历史之范围,此乃可以推而确见。(本文选自中华文化复兴月刋21卷第2期)参考书目华阳国志 晋常璩作 世界书局隋书经籍志 唐魏徵 艺文印书馆元丰九域志 宋王存 商务印书馆原抄本日知录 明顾炎武 明伦出版社顾亭林诗文集

  • 文章方志典籍在史學中的地位與功用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7卷 第1期  作者:黃成助 出版时间:1987-03-31
    关键字: 方志学 历史学 地位作用 学术论文 方志学发展历史

    代,现已成为史籍中的要角了。这便是我们要介绍方志的缘由。㈢方志学的兴起方志自从明代提倡编纂,清代便昌盛起来。托庇于国学首先注重经史,再加文史素来兼顾的余辉,早年馆库所收的方志,皆有特定的水准。其实,在政府的通令鼓励下,各地主纂方志的,莫不兢兢业业,收集的史料,皆是可资信实的,并不限于官府的藏本。据朱士嘉统计:清代编成的地方志有四、六五五种,康熙间完成一、二八六种,乾隆间又有一、〇二四种;直隶最多,有四〇三种,四川、江西、山东、河南、陕西、浙江皆各有三百种以上。他

  • 文章方志学国际研讨会的成就

    来源期刊:《察哈爾省文獻》 第22期  作者:王萬福 出版时间:1988-02-01
    关键字: 方志学 国际研讨会 东方学术 汉学研究 学者观点

    一、前言中华民国的汉学硏究,为今日全球学者对东方学术共同崇尙的目标,在国内,自民国六十八年八月间,中央硏究院在南港召开第一届汉学会议以后,各国学者就以台湾为汉学中心热烈掀起硏究探索的热潮,教育部接受中外学者之建议,经于七十年成立「汉学中心」聘请王振鹄先生为主任、各大学硏究所教授为指导,统筹全球汉学资料图籍之收集,该中心在本年四月一日廿四日在师大所召开的方志学国际硏究会,就是第一次汉学会议的延续,为汉学硏究的开端。此次会议于民国七十三年四月一日假圆山饭店

  • 文章(专载)方志学与史学之研究

    来源期刊:《綏遠文獻》 第12期  作者:傅榮珂  出版时间:1988-12-01
    关键字: 方志学 史学研究 《元丰九域志》 《大清一统志》 章学诚

    见。(本文选自中华文化复兴月刊21卷第2期)参考书目华阳国志 晋常璩作 世界书局隋书经籍志 唐魏徵 艺文印书馆元丰九域志 宋王存 商务印书馆原抄本日知录 明顾炎武 明伦出版社顾亭林诗文集 明顾炎武 世界书局文史通义 清章学诚 史学出版社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清纪昀 艺文印书馆方志考稿 瞿宣颕 商务印书馆方志学 李泰棻 商务印书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 梁启超 中华书局中国方志学通论 傅振伦 商务印书馆中国史学要籍介绍 张训舜 民主出版社中国史学史 金毓黻 文力

  • 文章(中原文物)重印河南輝縣志序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80期  作者:馬永濤 出版时间:1993-10-03
    关键字: 河南辉县 重修县志 辉县志 方志学 礼制

    降及明清,政及里巷,府郡官史,重视社会人文之变革,始以志名,开馆纂录。清代学人章学诚、戴东原即以纂修志书驰名史界。戴重沿革,章重文献,方志便成为地方开拓之史乘,近代「方志学」便列入人文科学重要之一环。其史料既可以补国史之简略,且包涵经世济用之实用价値,乃具有「存史、资治、教化」等作用,故历代地方志典籍,皆受邑人重视。我国素称:礼仪之邦,礼学有礼制与礼义之分,礼制乃政治之迹象,因时制宜,因地制宜,时过境迁,礼制未必皆能适用。礼义则为政治之原理,源于人性,发乎

  • 文章近代方志学的经典之作写在通读民国《龙游县志》后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5卷 第6期  作者:勞乃強 出版时间:2003-06-10
    关键字: 方志学 《龙游县志》 读后感 《艺文考》 “三书体”

    自己虽然长期在龙游从事县志和文史工作,说来惭愧,却一直未能完整地通读民国《龙游县志》。今年因主持该志的标点重印,才得以不止一遍地读完全志,于是,也就有了一些感受和体会。作为一部名志,民国《龙游县志》颇受各方重视,各种评价文章甚多。特别是梁启超先生,在该志序言中,从对方志学的贡献和方志学上地位的角度,把余绍宋(越园)和清代著名方志学家章学诚(实斋)作关照性评价,认为「无实斋则不能有越园」,「然有实斋不可无越园」。还归纳出余绍宋先生编这部志书的十点长处。本文

共7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