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文化风俗共返回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倮黑山與倮黑族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7期  作者:平凡  出版时间:1977-12-25
    关键字: 拉祜族 地理历史 文化风俗 云南少数民族

    倮黑山是雲南瀾滄縣的別稱,據淸光緖雲貴總督岑毓英奏摺稱:「倮黑大山,界處極邊,外接耿馬,孟連兩宣撫司地,西達緬境,內與順寧,普洱兩府毗連,縱橫二千餘里(注一),可見昔日倮黑山範圍,遠較今之瀾滄縣爲廣,足有兩個臺灣大,實有過之而無不及。」顧名思義,倮黑山自然是以倮黑族聚居而得名,正如卡瓦山也是由於卡瓦族聚居而叫卡瓦山,是同樣的道理。倮黑族是雲南四十八種少數民族之一,根據雲南省政府資料,該族人口約爲五萬多人(注二),事實上此一官方資料,並不正確,筆者因身爲倮...

  • 文章故鄉祭祀祖先祠墓追記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鄉會會刊》 第13期  作者:丘秀強  出版时间:1999-02-27
    关键字: 祭祀礼仪 祖先祠墓 梅县风俗 客家文化 往事回忆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孝道自周公制礼作乐以来,即为我国立国之根本,传统文化之精髓。吾梅乡俗,例在每年春季(清明节前)或仲秋前后(至农历九月间)祭祀祖先祠墓,视为我客家人特别重视的大事。盖因血缘关系的传承,相信祖宗有灵,予子孙会有所感应的(这不是迷信,是亲情道义的孝思)。所以在传统文化中,咸认裔孙应表示对祖先的崇拜,永远感恩戴德。兹考对祖先祭祀之来历,读吾梅乡先贤、教育家黎伯通先生遗作「侨乡忆俗」一文,谓「所谓祖先,即上代有功德于人民之上

  • 文章古陝西與客家族源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38卷 第1期  作者:馮秀珍 出版时间:2010-01-31
    关键字: 中原 河洛 客家族 客家话 礼仪文化 风俗

    客家是汉民族的一个分支,她是古时中原汉人南迁到赣闽粤间的山区、同化和融合了有关土著居民而逐渐形成的具有独特客家方言、风俗习惯和文化心态的稳定共同体。客家人根在中原、情系河洛。客家来自古代中原大地,客族根在河洛之域,客家族源与古代陕西密切相关紧紧联系。客家先民第一次迁徙来自秦关五岭;客家话应为周朝官话,周朝官话(尤其西周)以陕西为核心;从礼仪文化等看,客家保存上古周朝遗风;此外,客家风俗习惯与今陕西极为相近。

  • 文章江蘇各縣市志略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4卷 第29、30期  出版时间:1976-10-20
    关键字: 兴化县 地理沿革 物产风俗 交通教育 经济文化

    興化縣沿革:戰國時爲楚令尹昭陽之食邑,漢海陵縣地。五代楊吳始置興化縣,宋紹興中廢縣爲昭陽鎭,尋復置爲縣,元以後因之,淸時屬揚州府。別稱白塗,則以境內有白塗河而名。民初隸淮揚道,復員後屬第六行政區。疆域:東與南俱界東臺縣,西界高郵,寳應二縣,北界鹽城縣。東西距一百公里,南北距五十七公里,面積二千〇二十五平方公里,分爲六區。人口:六十萬零六百九十七人。(內政部三十五年公布)山川:縣西二公里有昭陽山,不甚高聳。串場河即運鹽河,直貫縣之東境,東岸爲范公堤,西受界...

  • 文章海州虎俗源流考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5卷 第1期  作者:劉兆元  出版时间:1993-03-01
    关键字: 虎方 虎族人 地方风俗 文化 民间传说 歌谣谚语

    就是古海州地方(当然不可能完全是海州的属地范围)据有关史书记载,当时这支虎族人的文化很发达,不仅影响南邻淮夷和北邻菜夷,而且对吴越、荆楚、齐鲁乃至中原的文化,均发生很大影响,虎族文化成为整个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大约在夏末商初,这支虎族的经济文化实力更加强大,致使商祖成汤对之都有威慑感,商王朝从商丘迁都安阳,据说就同虎族人的威胁有关。后来周灭商后,这支虎族参与纣王之子武庚的「东国五侯」叛周活动,成为周成王东征的主要目标之一,结果被周公旦之子伯禽

  • 文章西陽鄕簡介之一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鄉會會刋》 第2期  作者:李碧廉  出版时间:1988-02-28
    关键字: 西阳乡 地理交通 文化教育 山川文物 风俗特产

    民國七十六年農曆端陽節後不久,接閱台北市梅縣同鄕會楊理事長尙霖先生大函,要我撰述西陽鄕簡介一文,刋登會刋第二期。原擬婉謝,因我學殖荒疏,且少小離鄕,對鄕情多已淡忘,率爾操觚,難辭閉門造車之譏,貽笑方家。但感於楊理事長不遺在遠,盛意拳拳。且余多年來身在異域,心繫桑梓,曾六度發動捐募及提供珍貴書刋,資助台北市梅州文獻彙編之印行。轉念及此,遂又欣然應命,以「西陽鄕簡介之一」爲題,藉以抛磚引玉。西陽鄕人才濟濟,風雅之士所在皆有,至盼吾鄕碩彥賢達不吝,續寫之二之三...

  • 文章黃梅縣略誌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5期  作者:石瑞麟  出版时间:1967-10-10
    关键字: 黄梅县 人口渔业物产介绍 风俗文化 佛教信仰 名人名胜

    土松耐久,所产之米、油润而好吃,也可为农业生产上一大帮助。风俗:黄梅为山隅之区,交通阻涉,民俗习惯,仍谨守旧礼敎,各姓均有宗谱,派序井然,祖孙叔伯兄弟姐妹之称呼,无论年龄之大小,均有尊卑长幼之定义,及对异姓,亦以年龄分大小,长吾一岁者以兄称之,长吾父或小吾父者以叔伯称之,与吾祖父年龄相若者,亦以某爹称之,没有一个称名而道字,随便呼喊者,这是鄕党之论齿也。至于新年初一,大家庭及书箱家,做孙孙子姪儿媳女儿,大早起来,梳洗完毕,整装轮贯前往祖父母父母房间下跪

  • 文章瑞昌縣簡介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27期  作者:朱垂鍸 出版时间:1987-02-01
    关键字: 瑞昌 地理地貌 历史沿革 人口概述 经济 社会风俗 中华文化

    政治敎育,及抗日动员之需要,并配合保甲制度,每保设一保学(相当初小程度),联合数保设一中心小学(相当高小程度)。抗战军兴,县境陷敌悉遭破坏。胜利后,除各鄕鎭小学均予恢复外,县城始设有县立中学,师资设备颇具规模,地方靑年除已于外埠升学者外,多进入县立中学肄业,是对吾邑敎育质量之发展,均有相当效益。更有县文献会从事县志之筹编及地方文物之整建,并有民众敎育舘、图书舘等以配合进行,惜中共窃据大陆后,消灭一切文化,是其情况当已不堪闻问矣。社会风俗邑内山河综错,地利未开

  • 文章永新縣槪述(下)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26期  作者:劉定志 出版时间:1986-10-01
    关键字: 永新县 科举功名 人员名单 学术背景 文化教育 地方风俗 物产

    女,留学美国硕士。谭天瑜,西鄕人,女,国立政治大学敎育硕士,现任华侨大学副敎授。周颕蔚,西鄕人,台大毕业,升读本校获硕士学位。刘兆淸,北鄕人,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敎育硕士,一向在联合国服务,现已退休。段晓林小姐,北鄕人,已获美国乔治亚西南学院敎育硕士,现在乔治亚州立大学读科学敎育博士中。三、党政军任敎育文化民意代表人物党:中央委员—段锡朋、刘兆田江西省党部委员—段锡朋、贺其燊、谭之澜、刘宜廷、尹敬让。南京巿党部委员兼书记长—胡钝兪。三民主义靑年团江西支团部

共9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